APP下载

司法改革的“冷思考”

2014-09-15郭敬波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检察风云 2014年17期
关键词:冷思考员额法官

文/郭敬波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司法改革的“冷思考”

文/郭敬波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没有什么比司法改革更让法律圈的人期待,也没有什么比司法改革更牵动法官、检察官的心。然而,当新一轮司法改革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之时,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对司法改革“冷思考”的文章。

人们对新一轮司法改革效果的疑虑并非只是杞人忧天,现有司法体制中的一些痼疾,事实上有些就是之前改革的“成果”,甚至曾一度被认为是“成功的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法改革如同猛药治疾,有对症下药后药到病除的可能,也有药不对路伤及身体的可能。因此,在司法改革还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多点“冷思考”并非坏事,可以让改革的顶层设计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让改革的步伐更加扎实稳健。笔者以在基层法院工作近20年的经历,不妨再给改革的“激进派”泼几盆冷水。

“分类管理”不是“分等对待”。本轮司法改革把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作为首要内容,“员额制”“遴选精英”等成了分类管理的关键词。“员额制”改革让人最为忧戚的就是“行政领导抢滩,办案法官退守”,年轻人担心自己成为改革的“牺牲品”。按照上海法院33%的法官员额比例,这块“蛋糕”委实连院、庭长都不够分,事实上我国历次减员增效的改革,往往都是拿年轻人开刀。

“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被一些人贬损为“不干活”的人。实际上法官与辅助人员只有工作性质之分,忙闲差别并不大。这几年,“法官流失”现象多次被提及,事实上基层法院中“书记员流失”与“法官流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线法官都有切身感受,一个好的书记员“搭档”流失,会让法官有一种“断臂”的失助之感。如果“抬高一面,打击一片”,无疑会在人员分类的同时,加重“等级分化”,使以年轻人为主的司法辅助人员的流失更为严重。

“完善责任”并非“无限责任”。“加责”“压担”在任何一种改革中似乎具有天然的正当性,本轮司法改革中“完善司法责任制”也是最没有争议的内容。而事实上,“司法责任”问题一直是压死骆驼,促使法官“出走”的最后一根稻草。“审判权”是一种“判断权”,对于案件审理的“亲历性”和“连贯性”是法官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与当事人直接接触的法官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执行人”,因为法官并不需要执行上级的决策,正如马克思所说:“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

过去法院“领导定调子,法官挨板子”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现象,一直是“司法责任”中权责不明的诟病对象,本轮“以法官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虽然可能改善法官“代人受过”的情形,但推行法官“终身责任制”的前提是要让一直如镜花水月的司法责任明晰化。审判的过程如同一架黑白相机,把丰富多彩的社会争议固定为黑与白的是非之分,然而即便是黑白相机,出的照片也有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判断”永远正确,只有承担“有限责任”,法官才能有尊严、敢担当。

“职业保障”要让“前景明朗”。同样作为法律人,法官经济待遇远低于律师群体,两者收入比达到1∶3或更高;同样是“公务员”管理,法官行政职务和级别晋升相对缓慢,发展前景小于一般公务员,这种反差是法官流失的主因。本轮司法改革中“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可谓是法官最期待的一项内容。然而,由于法官员额的限制,一些年轻法官声称好不容易盼来了司法改革,却发现自己将不能做法官了。“上升通道尚狭窄,晋升限制却加大;未看到多大希望,先感到压力山大”是一些年轻法官对本轮司法改革颇感悲情的原因所在。

“统一管理”不能“利益先损”。对本轮司法改革最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当属“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对于西部而言,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平均主义,可以让他们在财政保障“平均主义”下多分一杯羹;而东部沿海的法官则忌惮于“平均分配”下,审判压力增加而工资收入反而要减少。

法官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司法改革不能耻于言利益,改变“内部的法官想往外跑、内地的法官想往沿海跑、基层的法官想往上级跑、一线的法官想往综合部门跑”的状况,平衡利益是关键。如何让司法改革更加接地气、聚人气,而不至于让人、财、物统一管理成了另一种“大锅饭”,确实值得深入思考,认真调研。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冷思考员额法官
涞水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
做“德法兼修”的好法官
法官员额制改革须跳出“零和博弈”的逻辑
关于共享经济热的冷思考
员额内检察官退出机制研究
科普热中冷思考
当法官当不忘初心
“代实习”火爆的冷思考
留学热背后也需要“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