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

2014-09-14潘芙蓉王冬梅彭艳洪湖市人民医院感控科湖北洪湖4332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感染率病原菌脑出血

潘芙蓉,王冬梅,彭艳 (洪湖市人民医院感控科,湖北 洪湖 433200)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患者常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往往严重,住院和卧床时间均较长,该类患者常发生医院感染,所以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成了医护人员探讨的重点,本次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126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有入住我院的脑出血患者1126例,其中男676例,女450例。年龄38~83岁,中位年龄 (45.75±8.3)岁。发生医院感染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有28例患者在全麻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共44例,留置导管时间2~38d,平均留置时间(11.45±7.57)d。6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有22例死亡,感染患者死亡率达32.35%,在死亡患者中有19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

1.2 方法

对患者病历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按照设计的表格填写月报表,所有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诊断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由各科内医院感染质控医师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112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92例次,发生≥2例次感染者占35.29%,感染率6.03%,例次感染率2.13%,68例感染患者中死亡22例,死亡率32.35%。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3.53%,下呼吸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9例,占58.00%,见表1。

表1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2.3 病原菌分布

68例次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59株,检出阳性率86.76%,其中多药耐药菌株51株,占86.44%。病原菌分布见表2。

表2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检出病原菌构成

2.4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对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年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和浸入性操作等是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分析

调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126例中,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为6.03%,说明脑出血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统计显示脑出血患者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其次为手术切口、血流感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脑出血急性发作后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烦躁、意识障碍等,同时有颅内压升高,出现喷射呕吐,导致呼吸困难,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全身缺氧,给感染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肺部感染死亡率最高。

3.2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预防与控制脑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对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比较分析,结果显示:①年龄大的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身体机能退化,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感染机会。②抗菌药物滥用,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会抑制人体正常菌群的生长,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导致耐药性强的革兰阴性菌大量繁殖,引发二重感染[1]。③有糖尿病史特别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因素之一,患者血糖代谢紊乱,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刺激炎症因子分泌,免疫力差。④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极易发生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吞咽困难等,而这类患者往往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导致排痰困难,咳嗽无力,呼吸功能减弱及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⑤浸入性操作比如气管插管、鼻饲、插导尿管、吸痰和使用呼吸机等,这些操作不可避免会损伤患者皮肤黏膜,为细菌浸入提供有利机会,增加感染率。

3.3 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病室内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利空气对流,从而减少病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室内每周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地面用湿式打扫,以免尘土飞扬。吸痰导管及超声雾化吸入器的含嘴均应严格消毒;另外要控制探视及陪伴人员;医务人员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查房时应戴口罩,以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感染的机会;吸痰时,应将患者的头部稍仰起,以减小鼻腔与气管的弯度,便于插入吸痰导管,另外要根据鼻孔的大小,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导管,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30s,边吸边转动吸痰导管,不可固定在一个地方吸痰;对于痰液粘稠者,可行超声雾化吸入,以利痰液稀释,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振动,以利痰液的排出[2]。

鼓励患者多进食。昏迷者应上鼻胃管,给予鼻饲,以加强营养,从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选用抗生素前,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病原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从而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对吞咽困难患者护理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选择合适体位,减少食物反流。

尽量减少浸入性检查和操作。如必需进行浸入性操作时应当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同时保持管道通畅,尽量减少导管保留时间[3]。

总之,针对脑出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产生的各种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从而清除细菌原、切断细菌进入人体的途径,对于成功抢救脑出血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1]许西娟,刘培玲 .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 [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2):118-120.

[2]沈小芳 .重症非人工气道患者痰液湿化效果观察 [J].护理学杂志,2008,22(3):43-44.

[3]陈炳,张恒,杨堃,等 .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3(20):4902-4903,4906.

猜你喜欢

感染率病原菌脑出血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