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切内缝术配合芍倍注射液治疗混合痔29例

2014-09-14陈志明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英德513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外切痔核外痔

陈志明 (英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英德 513000)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合痔在临床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绝大多数混合痔核大且多,某些混合痔甚至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1],从而使得术中难度增加,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研究采用外切内缝术配合芍倍注射液进行治疗混合痔,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混合痔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男10例,女19例,年龄21~56岁,平均(38.29±5.54)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 (1.15±0.27)年;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5~60岁,平均 (41.02±8.39)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 (1.02±0.11)年。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病程等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均≥20岁;②均符合2009修订版《痔诊疗暂行标准》[2];均为非环状混合痔;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20岁或者>60岁;②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及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④有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外切内缝配合芍倍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在骶麻或腰硬联合麻下,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扩肛,显露痔核,检查内痔部位,数量,大小,用1∶1芍倍注射液 (0.5%利多卡因∶芍倍注射液)于痔核表面中心进针,回抽无血后,见痔进针,先小后大,遇肌性抵抗感后,退针均匀给药,饱满为度,每个痔核注射3~5ml,最多不超过3个痔核。外痔部分先用直钳平行夹取外痔部分至齿状线下,用手术刀切除外痔部分,尽可能保留齿状线,用弯血管钳夹取内痔部分,剪除钳上部分,用4-0可吸收线绕钳连续缝合3~5针,抽出弯钳后打紧结。术后处理:常规便后换药并用化痔栓纳肛,观察大便情况,应用有效抗生素3d预防感染。

1.2.2 对照组 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为:①外痔剥离。根据 “先大后小,交叉进行,不同平面,不同大小”的基本原则进行手术,即首先选择外痔隆起最为显著的地方作为剥扎点,以弯钳轻轻提起所要剥扎外痔顶部中心,从肛缘外沿提起的痔两侧距离基底部约为5mm的位置将皮肤切开,沿着剥离皮下结缔组织以及静脉丛,将剥离组织向肛内游离至齿线处进行结扎[3]。②内痔结扎。采用大弯止血钳从游离至齿线位置的外痔基底部连同齿线上内痔的2/3部分一起夹住,于止血钳下侧行单纯结扎,保留5mm的长残端,其余进行剪除,然后将其推回至肛内,相邻两个结扎点应上下错位,即不在同一个平面,以防止术后肛门出现狭窄现象。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手术时间 (40.36±13.43)min,术中出血 (20.0±5.3)ml,对照组分别为(61.45±17.79)min、(60.0±5.4)ml,治疗组好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27±1.08)d,对照组为7.5d,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治疗组术后疼痛、便血、外痔突出、内痔脱出、肛门狭窄及术后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以往注射液治疗痔疮,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局部组织硬化及坏死而达到治疗之目的。硬化剂的代表药物为消痔灵注射液、5%鱼肝油酸钠、10%碳酸甘油等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在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使得血管出现闭塞反应,通过纤维硬化粘连而达到防止痔脱出以及出血之目的。坏死脱落剂的代表药物包括枯脱油、枯痔油、痔全息等药物。痔注射治疗的机理为:药物直接作用于组织处,从而引起蛋白质发生变性,二是药物作用于血管以及血液的有效成分,使其形成血栓而阻断远端组织的血液供应。相关临床资料报道显示,硬化及坏死剂会使得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大出血、直肠狭窄以及直肠阴道瘘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死亡。临床治疗痔建议少用或慎用上述注射液[4]。

本术式主要采用外切内缝术配合芍倍注射液对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基础上做了改良,切除了外痔缝扎了部分的内痔,消除了痔核脱出的症状,避免了创面的渗血,且避免了行内痔注射时,内痔注射药物的流失,术中尽可能保留齿状线,术后精细的排便能力不受影响,创面愈合时间相对缩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肛管解剖结构的破坏,保护肛管生理功能。

芍倍注射液是纯中草药制剂,具有收敛固涩,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作用,可使痔核萎缩,肛垫肥大消失,促进肛门生理功能恢复,它作用于组织,不发生明显的炎症、出血、坏死等改变,其直接作用是引起组织发生一种非炎症性的蛋白凝固样变性,且这种变性可逆,容易 “复活”[5]。经3~7d可原位修复,无瘢痕形成。此术式行内痔的注射,避免了内痔的大部分结扎,减少了内痔结扎的创面,芍倍注射液能使痔核萎缩,起到了巩固疗效,防止痔的复发,将两种手术方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提高其安全性及疗效,符合肛门手术个体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可以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得出,外切内缝合配合芍倍注射液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价格低廉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但需注意,此术式不适合重度环状混合痔。只要我们严格的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病人的检查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查明,孙礼侠,胡郁之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 (24):52-54.

[2]杨新庆,王振军 .修订痔诊治暂行标准会议纪要 [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9.

[3]李德勇 .外剥内扎术加HCPT技术治疗混合痔156例疗效分析 [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3):177-178.

[4]郭晓峰 .开窗缝扎法与外剥内扎术治疗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疗效比较 [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5):441-442.

[5]吴文宗,曹富全,吴双美,等 .芍倍注射液内痔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83例 [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6):354-355.

猜你喜欢

外切痔核外痔
关于椭圆外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几何不变量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探究抛物线内接、外切三角形的性质
椭圆内接外切六边形的几何特性研讨
圆外切三角形与圆的关系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