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2014-09-13山东省公务员局培训教育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能力

山东省公务员局培训教育处

(山东省公务员局,济南 250014)

山东省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山东省公务员局培训教育处

(山东省公务员局,济南 250014)

山东省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培训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全省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培训体系建设、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内容开发设计、培训形式以及师资队伍、教材、教学基地建设等各方面都存在薄弱的环节,为此要进一步理顺公务员培训教育的管理体制、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搭建配套联动机制、夯实培训教育工作基础等,改进和加强全省公务员培训工作。

公务员;公务员培训;培训需求分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增强公务员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时效性,山东省公务员局培训教育处采取书面问卷的形式,对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培训情况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本次问卷调查的说明

本次调查的问卷设计主要依据《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山东省“十二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等文件中有关公务员培训的要求,结合近年来我省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经验和实际而设计,既注重了公务员培训内容和形式的规范性,又兼顾了培训工作的可操作性。

问卷内容采取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客观问题与主观问题相结合,就公务员培训的内容、形式、组织管理、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全省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培训的需求、要求、意见和建议等。

(一)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问卷调查在省内7个市、10个省直部门进行,包括省直、市直、县(市、区)和乡镇机关。调查对象涵盖处级、副处级、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856份,回收率为85.6%,其中有效问卷804份。调查对象具体构成见表1。

(三)问卷统计与分析

问卷中的客观问题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主观开放式问题则采用人工汇总梳理、归纳方式,以便获得更为直接、具体的反馈。

二、调查结果

(一)培训总体情况

1.参加培训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近一次参加公务员培训的时间在2013年的有424人,占52.7%;2012年的122人,占15.2%;2011年的51人,占6.3%;2010年的48人,占6.0%;2009年的32人,占4.0%;2008年的80人,占10.0%;从没参加过的47人,占5.8%。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最近参加过的公务员培训,属初任培训的177人,占22.0%;任职培训的97人,占12.1%;在职培训的314人,占39.1%;专门业务培训的143人,占17.8%;从没参加过的73人,占9.1%。调查对象中接受过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继续教育的占56.8%(457人),仍有高达43.2%的调查对象(347人)没有接受过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继续教育。

在参加培训之前,只有59.7%的调查对象(480人)接受过与培训有关的问卷调查或有相关部门就培训工作征求其意见,40.3%(324人)则没有接受过类似的调查或征求意见。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全省公务员培训参训率还不够理想,仍有较大比例的公务员长期得不到培训。就培训类别来讲,目前通用培训较多,但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和专门的业务培训力度还相当不足。而事先调查或征求意见的统计结果表明,部分单位在公务员培训需求方面事先的调查和情况摸底还不够,在培训内容、形式和组织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随意性、盲目性。

2.培训效果

对“十二五”期间我省公务员培训的整体效果,有509人感觉满意,占63.3%,251人感觉基本满意,占31.2%,两项合计占94.5%,仅有38人感觉不满意,6人感觉很不满意,两项合计只占5.5%。

对于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认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所最好的有393人,占48.9%;认为干部学院和培训中心最好的有 280人,占34.8%;认为党校最好的有275人,占34.2%;认为行政学院最好的有271人,占33.7%;认为其他培训机构最好的有36人,占2.8%。

对于培训教师的培训效果,认为大学教授培训效果最好的有356人,占44.3%;认为政府官员培训效果最好的有227人,占28.2%;认为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培训效果最好的有281人,占35.0%;认为职业培训师培训效果最好的有241人,占30.0%;认为企业高级管理者培训效果最好的有166人,占20.6%;认为其他教师培训效果最好的有3人,占0.4%。

调查对象对培训的整体效果满意度很高,感觉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高达94.5%,说明近年来我省公务员培训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培训机构中认可度最高的是高校和科研所,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处于第二梯队,三者的认可度较为接近,与高校和科研所差别也并不很大,说明其作为公务员培训的主渠道也具有相当的综合实力。

3.对培训的态度

认为所在单位领导对公务员培训工作重视的有609人,占75.7%;比较重视的有136人,占16.9%;一般的51人,占6.3%;认为不太重视的8人,占1.0%。

对于调查对象对培训所持态度,积极主动参加的有537人,占66.8%;听从组织安排的有239人,占29.7%;不想参加的有15人,占2.1%;无所谓的有13人,占2.0%。

绝大多数单位领导都非常重视公务员培训工作,同时广大公务员对培训所持态度是积极的,愿意主动学习或者服从组织的要求学习,呈现出态度积极、意愿强烈、需求旺盛的特点。

(二)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内容

调查对象认为,在公务员应具备的九大通用能力中,对工作而言最重要的前三项分别是协调沟通能力(382人,占47.5%)、依法行政能力(381人,占47.4%)、公共服务能力(283人,占35.2%),其他能力依次是政治鉴别能力(277人,占34.5%)、创新能力(243人,占30.2%)、应对突发事件能力(218人,占27.1%)、学习能力(215人,占26.7%)调查研究能力(201人,占25.0%)、心理调适能力(124人,占15.4%)。

对工作而言最重要的三项知识分别是业务知识(711人,占88.4%)、管理知识(522人,占64.9%)和法律知识(443人,占55.1%),其次是领导知识(364人,占45.3%)和经济知识(202人,占25.1%),外语知识(41人,占5.1%)、国际知识(37人,占4.6%)。

调查对象认为为加快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政府公务员急需提高的能力依次是政务创新能力(571人,占71.0%)、自主学习能力(448人,占55.7%)、应对突发事件能力(426人,占53.0%)、国际交往能力(162人,占20.1%)、其他能力(9人,占1.1%)。

对于本单位领导最需要加强培养的能力,科学决策能力(470票,占58.5%)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政策研究能力(241票,占30.0%)、政策执行能力(209票,占26.0%)、领导管理能力(195票)分列二、三、四位且差距不大,说明作为单位领导,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主要是在对政策充分深入理解把握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并切实推行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149票,占18.5%)、应变能力(129票,占16.0%)和政治鉴别能力(109票,占13.6%)相对重要,这也是单位领导为完成领导和管理工作应具备的。道德完善能力(42票,占5.2%)、其他能力(30票,占3.7%)要相对次要一些。

总体来看,我省公务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要求和特点。从统计结果看,最重要的知识前三位分别是“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最重要的通用能力前三项分别是“协调沟通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它们与公务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实际工作需要大体上是一致的。而急需提高的能力中“政务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票率明显高出其他选项,这也正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公务员所必备的重要能力。

2.培训形式

对于最希望的培训形式,有532人选择案例讲授式,占66.2%;456人选择体验式,占56.7%;368人选择实战操作模拟式,占45.8%;223人选择讲授式,占27.7%;209人选择模拟式,占26.0%;106人选择研究式,占13.2%;71人选择网络培训,占8.8%;2人选择其他形式,占0.2%。

在培训时间上,63.3%的调查对象(509人)最希望参加全职培训,29.4%的(236人)最希望参加半业余培训,7.3%的(59人)最希望参加全业余培训。

网上在线培训得到了66.9%的调查对象(538人)的认同,不认同的占33.1%(266人)。同时,他们认为网上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首先是“缺少良好的学习氛围”(454人,占56.5%),其次是“学习过程不够主动”(276人,占34.3%),再次是“网上学习资源质量不高”(122人,占15.2%),而“受个人信息技能限制”位居最后(88人,占10.9%)。

这组数据表明,调查对象更倾向于案例式、贴近工作实际的体验式、模拟式及实际操作等培训形式,更注重培训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多采用论坛式、交流式、经验介绍式等活泼一些的培训形式提高学员积极性和实际成效。另一方面,讲授式的授课方式作为适用面最广的授课形式,也仍然具有相当的认可度,因此,在追求培训形式丰富化、灵活化的同时,也不应对传统的授课形式“一棍子打死”。在培训时间上,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希望参加全职或半业余培训,以全身心投入培训,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网上在线培训具有学习时间灵活、学习内容可选择等优点,但对学员的自觉性、自律性要求较高,受学员业余时间、个人事务、信息技能、精力体力等因素制约,是1/3调查对象不认同的主要原因,而培训形式受限于网上学习方式的制约,参与性、互动性较差,确实难以与面对面式、直接的学习交流有同等的效果,也是重要原因。

(三)公务员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于我省公务员培训比较薄弱的方面,363人认为是“培训的保障体系”,占45.1%;262人认为是“培训施教体系(培训机构、教材、师资)”,占32.6%;243人认为是“培训内容体系”,占30.2%;183人认为是“培训测评和评估体系”,占22.8%;161人认为是“培训管理体制”,占20.0%。

对于我省公务员培训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356人认为是“培训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占44.3%;224人认为是 “培训保障机制缺乏效力”,占27.9%;181人认为是“培训内容设计不科学”,占22.5%;175人认为是“培训师资水平不高”,占21.8%;169人认为是“培训教材体系不完善”,占21.0%;167人认为“培训缺少实际效果”,占20.8%;163人认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占20.3%;121人认为是“培训经费困难”,占15.0%;58人认为是“培训机构条件较差”,占7.2%;58人认为是“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占7.2%;4人认为是“其他”,占0.5%。

对于教材建设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299人认为是“缺乏先进性、实用性”,占37.2%;162人认为是“缺乏特色”,占20.1%;137人认为是“教材更新较慢”,占17.0%;70人认为是“质量不高”,占8.7%;68人认为是“缺乏统一教材”,占8.5%;68人认为是“缺乏规划”,占8.5%。

对于培训师资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469人认为是“师资类型单一”,占58.3%;163人认为是“师资授课水平不高”,占20.3%;85人认为是“师资队伍管理不规范”,占10.6%;50人认为是“师资资历不高”,占6.2%;37人认为是“师资责任心不强”,占4.6%。

对于培训基地建设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407人认为是“培训机构分工不明确,没有形成优势互补”,占50.6%;296人认为是“政府性培训机构众,社会性培训机构少”,占36.8%;101人认为是“培训机构数量众多,缺乏合理有序竞争”,占12.6%。

以上结果反映了我省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培训体系建设、培训模式创新、培训内容开发设计、培训形式以及师资队伍、教材、教学基地建设等各方面都存在薄弱的环节,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培训的保障体系、施教体系和内容体系。对相关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情况也表明,调查对象反映较普遍的问题有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不强、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机会较少且不均等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培训整体目标和效果的实现。

(四)公务员培训组织管理上应重点加强的环节

在培训机构上应重点加强的环节上,第一是“培训课程设置”(352人,占43.8%),其次是“培训师资队伍”(299人,占37.2%),第三是“培训管理水平”(191人,占23.8%),最后是“培训机构硬件设施”(180人,占22.4%)。最需要加强的是培训课程内容、形式以及师资授课水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在培训管理方面应重点加强的环节上,319人认为要“完善培训工作机制”,占39.7%;认为要“完善培训管理制度”和“加快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数相同,都是233人,占比29.0%;认为要“职能部门加强指导和监管”的170人,占21.1%。这表明培训管理尤其是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面临着创新、提升和优化的内在要求。

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上应重点做好的工作这一问题上,认为要“促进培训与使用有效结合”的有530人,占65.9%;认为要健全培训评估体系的有173人,占21.5%;认为要“落实培训奖惩措施”的有166人,占20.6%;认为要“加强培训考核”的有91人,占11.3%。这组数据表明通过强化培训评估以促进培训效果的提高得到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也反映了调查对象对培训与本职工作相关性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向,497人认为是“创新培训模式”,占61.8%;318人认为是“创新培训方法”,占39.6%;311人认为是“更新培训内容”,占38.7%;172人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占21.4%;90人认为是“完善培训服务”,占11.2%;83人认为是“加强培训管理”,占10.3%。由此可以看出,培训模式、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的创新是改革的主要目标。

为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排在最重要的措施前两位的是“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569人,占70.8%)和“加强激励与约束”(369,占45.9%),“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建设”(259人,占32.2%)和“加强培训管理工作”(197人,占24.5%)分列三、四位。

对于培训应如何引入竞争机制,358人认为应将“重点教学课题面向社会招标”,占44.5%;328人认为应“实行‘菜单式’教学”,占40.8%;260人认为应“实行点师授课制”,占32.3%;144人认为应“专职教师授课专题招标”,占17.9%;142人认为应“聘请兼职教师”,占17.7%;6人认为应采取其他措施,占0.7%。

对于应怎样考核培训情况,选择“综合鉴定”的有316人,占39.3%;选择“培训结束后进行跟踪考察”的有200人,占24.9%;选择“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的有164人,占20.4%;选择“闭卷考试”的有54人,占6.7%;选择“以上几种方式并用”的有191人,占23.8%;选择“其他”的有16人,占2.0%。

三、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公务员培训教育的管理体制

一是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规划、计划,统筹安排,整体部署。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组织部门总负责,人社(公务员)部门分工负责,各行业主管部门(单位)积极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切实提高公务员培训规模和质量。二是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主渠道作用。调查显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培训主渠道作用不明显。要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强化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建设,突出公务员培训特色,推进教学实践改革创新,增强办学实力。完善以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干部学院为主体,各级高等院校、职业学院为补充的公务员培训教育体系。三是坚持创新发展公务员培训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要转型发展,改革创新,不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各部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按照计划和要求抓好公务员培训量化指标的贯彻落实。各级公务员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检查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一要加强培训需求调研。要将培训需求调研作为培训组织的必要环节。培训计划制定、具体课程方案设置前要向重点行业、部门和参训学员发放需求调查表,准确了解和掌握公务员培训需求,使培训方案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公务员实际需要,将公务员个人需求、组织需求、岗位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二要明确培训重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以提升公务员协调沟通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公务员通用能力普及培训,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基本素质;要规范专门业务培训管理,以部门、行业为单位编制业务培训计划,纳入计划管理,重点加强与公务员履职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的培训;要发挥重点项目、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我省“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外合作交流等重点领域公务员培训工作;要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开展多形式的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队伍素质。三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研讨等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培训吸引力和实效性。大力推广自主选学、送教上门等形式,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降低培训成本。鼓励政府购买服务和自主研发网络,加大网络培训力度,发挥网络培训优势,构建科学化、信息化、灵活适用的网络培训平台。

(三)加强培训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搭建公务员培训、考核、奖励、使用等配套联动机制

一是制定完善公务员培训教育法规制度。依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的要求,结合我省公务员队伍建设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尽快研究制定《山东省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实施办法》、《山东省公务员初任培训办法》等,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体系。二是建立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评估。定期对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机构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公务员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每期培训结束后,及时对培训方案、培训教学、培训保障和培训效果作出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参训学员做好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评估培训目标的实现程度。三是完善教育培训与考核奖励、选拔任用相结合制度。针对当前存在的公务员参加培训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建立完善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坚持把培训经历和成绩作为提拔使用的参考因素,对应参加培训而不参加或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称职”以上等次;对培训不合格者,不能提拔任用。使培训与考核、任职、定级和职务晋升等真正挂钩起来,切实增强培训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夯实培训教育工作基础,增强培训生机与活力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培训登记制度。通过完善培训证书、培训档案、电子档案等制度,对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种类、内容、时间和考试考核结果等情况进行登记,真实、全面记载公务员参加培训情况,并将参加初任、任职培训等重点培训情况纳入公务员人事档案,监督公务员依法履行培训义务。二是打造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着眼公务员培训教育任务的需要,培育和打造以沂蒙精神、孔繁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实践基地,为公务员培训教育提供鲜活生动的实践课堂。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每年选取认定一批具有我省公务员培训特色的教学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加强公务员培训教材体系建设。由省公务员局牵头,组织精干力量,加强公务员培训系列教材开发,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部门和行业特点的教材体系,满足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的需要。四是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考察访问、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法规政策、基础理论、培训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师资队伍和培训管理者的现代培训理念,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教学保障水平;建立省级公务员培训教育师资库,到2014年底争取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师资队伍。

(编辑:李 磊)

2014-05-20

D630.3

B

2095-7238(2014)10-0032-06

10.3969/J.ISSN.2095-7238.2014.10.006

猜你喜欢

公务员培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篮球公务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