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合并心脏病59例临床分析

2014-09-12王芳芳李彩霞中航工业汉中3201医院产科陕西汉中723000

吉林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产科孕产妇先天性

王芳芳,李彩霞 (中航工业汉中3201医院产科,陕西 汉中 723000)

妊娠合并心脏病在我国约占全部妊娠妇女的1%[1],是产科领域的重要课题,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严密监护,合理孕期处理,减少围生期的并发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目前产科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近5年来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近5年妊娠合并心脏病完整临床资料59例,规律性产前检查30例,其发生率占产科分娩人数的0.98%,年龄21~40岁,初产妇45例,经产妇14例,经产妇中前次妊娠有心脏病史者3例,其中48例剖宫产终止妊娠,阴道分娩者11例,剖宫产率80.1%。

1.2 统计学分析:统计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诊断方法:根据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心功能分级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诊断标准[3]。

2 结果

2.1 疾病类型:21例为妊娠期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其次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16例,不明原因心律失常15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围生期心脏病2例,肥厚性心脏病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贫血性心脏病1例。

2.2 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级30例,心功能Ⅱ级15例,心功能Ⅲ~Ⅳ级14例,发生急性左心力衰竭的9例,其中3例系先天性心脏病,且1例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术后1小时死亡,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3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为肥厚性心脏病,其于30周终止妊娠,新生儿抢救无效死亡,1例为围生期心肌病。

2.3 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以频发性室早(呈联律7例),房颤2例,房早2例,交界性早搏2例,预激综合征3例。

表1 孕妇心功能与各项观察指标关系表(s)

表1 孕妇心功能与各项观察指标关系表(s)

心功能分级例数 终止妊娠周数(w)胎儿出生体重(g)早产儿(例)围生儿死亡(例)Ⅰ~Ⅱ级45 37±2.1 3 100±105 0 0Ⅲ~Ⅳ级14 32±3.2 1 600±150 10 1

由表1可见心功能Ⅰ~Ⅱ级终止妊娠周数与心功能Ⅲ~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出生体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心脏病疾病仍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报道约占孕产妇死亡率的5.6~8.5%[4],近来对风湿热的有效控制,减少了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内科、外科的诊断及治疗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则妊娠并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改善心功能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心功能Ⅰ~Ⅱ级以心律失常为主,90%能安全妊娠,但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会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需积极治疗,尽早终止妊娠,心功能Ⅲ~Ⅳ级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需及时确诊,尽早治疗,随心内、外科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是妊娠有良好结局。

心功能疾病及手术对母儿的影响,本资料心功能Ⅲ~Ⅳ级的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其早产儿及小于孕龄儿的发生率高,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减低,新生儿窒息率发生率高,由于目前心功能不良,心输出量少,导致低氧血症,胎盘灌注不足,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及宫内缺氧,孕期血容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率的改变以及高凝状态,势必使严重心脏病患者负担进一步加重,为抢救孕妇生命,导致医源性早产,低体重儿的增加,从而增加围生儿发生率及死亡率[5]。对孕产妇加强孕期管理,对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孕妇应早期劝其终止妊娠,待心脏手术后再次妊娠,以免发生孕产妇死亡的严重并发症,已妊娠中期者应加强监护心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积极治疗并发症,改善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

妊娠合并心脏病导致孕产妇死亡,同时导致剖宫产率升高,换而言之,心功能分级也是决定分娩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医师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存活到生育年龄的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为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充分了解不同心脏病类型及不同分级的心功能对母儿预后的影响,严格的孕前评估,孕期监护,多科室的协同合作有助于产科医师对心脏病的管理,最大程度的保护母儿的生命安全。

[1]李维敏,周 容.4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I):27.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78.

[3]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9-144.

[4]郎景和,主译.威廉姆斯产科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2001:1135.

[5]陈 玥,刘淑英.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8):5873.

猜你喜欢

产科孕产妇先天性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