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16例小儿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

2014-09-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半球功能性癫痫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综合护理在16例小儿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

张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探讨小儿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32例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术后停抗癫痫药物、并发症、偏瘫及性格温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患儿的预后。

大脑半球切除术;功能性;小儿;综合护理

大脑半球切除术是主要应用于儿童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手段,能消除癫痫灶、阻断癫痫的传导通路,能很好的控制癫痫发作,疗效显著[1]。但年龄较小的患儿术后早期易出现发热症状,晚期有脑积水及脑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故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6例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儿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患儿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Rassmussen综合征22例,HHE综合征10例。所有患儿均通过头颅MRI、脑电图等检查确诊,且均出现超过一个脑叶或一侧大脑半球萎缩,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13岁,平均(8.2±1.5)岁。Rassmussen综合征10例,HHE综合征6例。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3~14岁,平均(9.1±1.8)岁。Rassmussen综合征12例,HHE综合征4例。两组患儿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法,包括:术前与患儿及家长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效果,给予心理支持,消除家长及患儿的焦虑。做好术前常规检查,术后24h有人陪伴,遵医嘱按时服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向患儿家属耐心讲解癫痫疾病病程较长,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疾病,行大脑半球切除术的目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理解而配合治疗与护理;指导患儿与家属肢体的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术前测定言语功能半球的位置,便于术后对比,术前1d剃头,做好皮试、备血、甘油灌肠剂灌肠。

1.2.2 术中护理 小儿机体血容量较少,而术中需要处理很多条大动静脉,大出血是术中最危险因素,故应充分备血,常规应用血液回收装置,回收术中失去的血,然后输注至患儿体内,可大大降低手术的危险;术中常规给予抗生素,避免开放的大创面发生感染,术毕30min给予抗癫痫药物,可避免术后短期内癫痫发作;积极配合医生血气、电解质、血常规的复查工作,并密切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补充红细胞与血浆;手术体位选择侧卧位,而操作时间较长,极易会造成足踝、髋、肩、耳等部位受压,为了避免发生压疮,可将海绵或充气垫垫在受压部位,术中也要注意保暖,保证患儿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1.2.3 术后护理 术后麻醉未清醒前患儿应取侧卧位,手术侧朝上,24h后逐渐平卧。护理时动作要轻稳,避免头颈部过度摆动、受到震动、受压等发生,保持头部伤口敷料干燥,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术后大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且在24h后可升至39~40℃,持续一周左右,应给予大量抗生素、激素治疗,避免感染或减轻症状,同时也可采取酒精浴、毛巾包裹冰袋等物理降温;患儿往往大便不能自行控制,加之皮肤娇嫩,术后短期内神经功能障碍,为了避免压疮的发生,应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协助家属勤翻身,尤其应注意头部绷带压迫的耳廓部,多放松减压;仔细观察伤口有无渗出,一旦出现污染及时更换。若术后出现皮下积气、积液,应及时汇报医生行皮下穿刺处理。由于术后一侧有很大的空腔,其里面脑脊液循环很慢,若出现脑脊液漏感染,就不易控制,故应仔细观察切口拆线后愈合情况;做好术后癫痫发作记录的抽搐部位及眼球活动等情况;术后病情稳定后,患侧应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家属按摩患侧肢体,2次/d,每次持续半小时,鼓励患儿尽早下床活动,练习步行锻炼,应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告知家属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持续2年左右,并定期复查,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不能自行停药。

1.3 疗效判定[2]治愈:癫痫发作完全消失;显效:癫痫发作减少70%;有效:癫痫发作减少50%;无效:癫痫发作减少<50%或无改善。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用药、并发症及一般生活状态进行观察。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两组术后用药、并发症及一般生活状态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停抗癫痫药物、并发症、偏瘫及性格温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3 讨论

大脑半球切除术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手术方案逐渐得到改进,临床上较为广泛的采用改良大脑半球切除术与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本研究是在后者上采取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疗效显著。相关报道显示,术后癫痫发作消失>80%,其余也大部分显著改善,并发症减少、减轻[3]。由于儿童大脑的可塑性、功能代偿好,早期手术均能收获满意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经过全面的护理术后癫痫发作情况全部改善,治愈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观察组100%的总有效率更能说明了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重要性。根据术后各项指标的分析,观察组有6例抗癫痫药物使用量、种类减少,10例停药,均未复发,16例患儿性格均变得温顺。对照组仅4例停药,2例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1例短时间内偏瘫加重。其中停药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杨雪梅[4]报道的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疗效好,提高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黄月艳.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右江医学,2011,39(04):104-107.

[2]王华.儿童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12(07):27-29.

[3]潘宜,乔忠祥.小儿癫痫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04):28-30.

[4]杨雪梅.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 2011,24(04):142-143.

张萍,女,(1974-),主管护师。

R473.6

A

1007-8517(2014)18-0111-02

2014.08.10)

猜你喜欢

半球功能性癫痫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一种改进PSO-ARMA半球谐振陀螺温度误差建模方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奇特国家趣闻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