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临床观察

2014-09-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通率精氨酸左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ICU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临床观察

郭林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ICU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激酶溶栓和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STE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6.7%和46.7%、)和死亡率(分别为0和6.67%)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STEMI可明显提高患者冠脉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

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尿激酶;左旋精氨酸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对其治疗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近年来应用左旋精氨酸联合溶栓治疗STEMI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标准[1],发病时间<12h,并排除溶栓禁忌症以及对所用药物过敏者等。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3±5.4)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9.2±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镇静止痛等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将150万U尿激酶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并于30min内滴注完成;对照组仅给予上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注射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1692)治疗,剂量为200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3次。且两组患者均在溶栓12h后静脉滴注肝素1mg/kg,12h给药1次,以防血栓再形成。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治疗4周后的不良反应、死亡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其中溶栓后冠脉再通标准:①心电图显示溶栓治疗2h内ST段回落到50%以上;②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14h内达峰值,符合上述2项即可判定冠脉再通。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资料,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冠脉再通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6.7%、46.7%,两组比较,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冠脉再通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分别有5例(16.7%)、6例(20.0%)患者发生出血、过敏以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3 死亡率 观察组治疗4周后无一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2例(6.67%)患者死亡,两组比较,观察组死亡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以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且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和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对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AMI中的常见类型,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救治AMI患者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在患者就诊后必须及时做出再灌注治疗的决策[2]。溶栓治疗是救治AMI的常用方法,尿激酶为临床最常用溶栓剂,是一种由人肾小管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可作用于纤溶酶原,间接构成双链的纤溶酶,而纤溶酶可以水解纤维蛋白原和凝血蛋白,促使血栓溶解,从而使梗死的冠脉再通,心肌得到有效的再灌注,从而缩小梗死范围,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3]。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溶栓治疗后常难达到理想效果,且短期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左旋精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是体内一氧化氮的前驱物,具有增加机体自由基清除力,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心肌细胞膜的作用[4]。在本组资料中,观察组STEMI患者在常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仅给予溶栓治疗的对照组,死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根据作者临床经验认为这可能与左旋精氨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降低效果有关,同时左旋精氨酸的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STEMI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冠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值得强调的是,药物溶栓治疗后易发生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应给予严密监测和观察,注意调节静滴速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性,改善预后。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11.

[2]罗泽波.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4(6):837-838.

[3]吴伟生.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12(1):81-83.

[4]秦忠文.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L-Arg)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13(11):53.

R542.2+2

A

1007-8517(2014)18-0044-01

2014.07.26)

猜你喜欢

通率精氨酸左旋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左旋的柳
精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对动物免疫调节作用的分析
左旋的柳
精氨酸改善宫内发育迟缓、对胎儿生长发育及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精氨酸、可乐定、精氨酸联合左旋多巴不同激发试验对GH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