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及其联合检测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4-09-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磁共振多普勒彩色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 贵阳 550004

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及其联合检测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沈晨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 贵阳 550004

目的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US)、磁共振(MRI)及联合诊断对小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US及MRI的图像特点,比较US、MRI及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果US检测肿块直径≤1cm者26个(78.79%),在1~2cm间者44个(91.67%);MRI检测肿块直径≤1cm者27个(81.82%),在1~2cm间者45个(93.75%);联合应用检测肿块直径≤1cm者33个(93.93%),在1~2cm间者47个(97.91%)。联合应用检出率及敏感度显著高于US及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US与MRI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联合检测;小乳腺癌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仪器的迅速更新与完善,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深入人心,临床上对小乳腺癌(直径<1cm)的诊断也成为了医疗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1]。在影像学检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US)及磁共振(MRI)属于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对两者诊断小乳腺癌的准确率尚且存在争议[2]。为分析US、MRI及其联合应用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我院对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于我院诊疗并经病理证实为小乳腺癌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32~59岁之间,平均年龄(42.3±5.6)岁;其中黏液腺癌5例,乳头状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12例,导管内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49例,髓样癌1例。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前均已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

1.2 一般方法 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频率为7~13HZ。患者取仰卧体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选择乳腺检查条件行灰阶US扫查,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扫描患者乳腺,发现病灶后,观察乳腺病灶的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内部有无钙化、钙化灶的粗细、有无侧方声影、纵横比等特征,同时依照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管的具体形态及其走向,测定血流阻力值。②磁共振检查:采用美国Philips公司Achieva 1.5T磁共振,取患者俯卧体位,保持双侧乳腺自然悬垂,首先行平扫,快速反转恢复磁化准备自旋回波序列行横断面脂肪抑制T2加权扫描,设定矢状位为T1WI。而后实施多时相增强磁共振扫描,同时静脉推注血池对比剂(轧喷酸葡胺注射液),控制推注速度为2.0ml/s,完成注射后,进行连续性无间断扫描,共计8次,分析其图像表现。③联合检查遵照平行实验原理,两项检查任一结果为阳性,则视为检出。

2 结果

结果表明,81例纳入研究的小乳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为81个病灶,其中肿块直径≤1cm者33个,1~2cm者48个。US检测肿块直径≤1cm者26个(26/33,78.79%),1~2cm者44个(44/48,91.67%);MRI检测肿块直径≤1cm者27个(27/33,81.82%),在1~2cm间者45个(45/48,93.75%);联合应用检测肿块直径≤1cm者31个(31/33,93.93%),在1~2cm间者47个(47/48,97.92%)。联合应用检出率敏感度显著高于超声及MRI检查,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对小乳腺癌患者诊断敏感性[例(%)]

注:与彩超检查,磁共振检查比较,*P<0.05。

3 讨论

当前在乳腺癌的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均已得到普及与推广[3]。US检查具有简便易行、费用较低及适用于初筛等优点;MRI不受病灶位置、大小和周围腺体致密程度的影响,对小叶癌和小叶原位癌有很高的检出率,与钼靶和US比较,能更清楚、准确的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和边缘[4]。且大量研究证实,两者在小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有其积极的意义。

在本组研究中,多普勒超声检测肿块直径≤1cm者26个(78.79%),在1~2cm间者44个(91.67%),且能够清晰显示小乳腺癌病灶特征及边界表现,与近期相关研究报告内容一致[5],对小乳腺癌诊断敏感性较强,检出率相对来说比较高,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的检测而言。但对良性肿瘤来说,敏感性相对比较低,需经过多角度、反复扫描检查[6]。MRI技术虽然对比超声检测而言,检出率较高,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钙化检出率并不明显[7-8]。

彩色多普勒超声查与磁共振检测均为临床上诊断小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两者均有其自我的优势与局限[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在诊断1~2cm之间肿块时敏感度较高,无显著差异(P>0.05),但相较来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明确≤1cm肿块病灶方面则相对比较敏感,但对非曲型病灶特点的显示有其局限性。MRI虽然成像特点比较明确,但对肿块钙化的敏感度低于超声检测。

综上,临床上对早期小乳腺癌患者的病灶检查应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案,它有其经济、简单的特征及优势,同时可将MRI检测作为评估患者术前病情的主要依据,对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为提高其诊断符合率,则应联合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磁共振检查方案。

[1]陈雁威,何翠菊,罗娅红.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诊断小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39-41.

[2]许颖,张建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R钼靶X线摄影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44-245.

[3]夏长虹.超声弹性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

[4]卢向军.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摄影表现与病理、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1.

[5]李金娥.直接与间接超声征象对小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2.

[6]Bauerle T,Bartling S,Berger M,et al.Imaging anti-angiogenic tracement response with DCE-VCT,DCE-MRI and DWI in an animal model of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J].Eur J Radiol,2010,73(2):280-287.

[7]赵亚娥,胡静,汪登斌,等.MRI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16(2):166-170.

[8]林小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3):30-31.

[9]郭春燕.小乳腺癌应用高频彩超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J].河北医学,2012,18(9):1264-1266.

沈晨(1984-),女,汉族,贵州省贵阳市人,住院医师,硕士,主要从事胎儿筛查、妇科及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与研究。

R737.9

A

1007-8517(2014)18-0089-02

2014.07.16)

猜你喜欢

磁共振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