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命神器缘何沦为鸡肋?

2014-09-09张海澄

大众健康 2014年8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心脏设备

请看下面这条新闻——

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前两年,在国内心血管专家和公共卫生专家的倡导下,一批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心脏病患者生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落户首都国际机场,从此AED正式进入国人的视线。

如今,8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此来到首都机场时,却发现大部分的AED都已经被锁在柜子中,仅有少数可以即刻取出使用。咨询机场工作人员得知,8年来,几乎没有人使用过这些设备,而了解这些设备的用处、使用方法的人也寥寥无几。

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救命神器缘何沦为鸡肋!

除颤相当于给硬盘进行一次格式化

AED的全称是自动体外除颤器,主要应用于心脏病患者发生室颤时的紧急除颤抢救。

所谓除颤,就是指在某些严重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例如室颤)发作时,用外加的高能量电脉冲通过心脏,使全部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电活动暂时停止;然后负责心脏节律的最高级司令部——窦房结重新开始发放规律的电冲动,引导心脏重新走上规律跳动的道路。如果把室颤时的心脏比作被病毒入侵无法工作的电脑硬盘的话,除颤就是相当于给硬盘进行一次彻底的格式化,从此重新开始正常的工作。

我国心脏性猝死人数居全球之首

心脏疾病之所以可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发作的突然性以及可能导致的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心血管临床工作领域有一个名词叫做“心脏性猝死”,指的是急性症状出现一小时内,发生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死亡。在心脏性猝死的原因当中,90%是因心律失常所致,其中80%由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引起,20%由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

在美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30万。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脏性猝死的年发生率为0.1%~0.2%,欧洲的发生率与美国相似。在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年发生率为41.84/10万,发生率约为一般人群的0.04%。虽然这一比例远低于欧美国家,但是如果考虑到我国13亿的巨大人口基数,每年心脏性猝死的发病人数仍是十分惊人的,这一数字高达54.4万人,位居全球各国之首。在我国,每分钟便会有2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黄金4分钟”内除颤至关重要

关于心脏性猝死救治的成功率,在过去是很低的,美国为8%,欧洲仅为5%;在不发达国家,这一数据甚至不足3%。近年来,随着相关科普知识的普及,公众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以及大量公共场所AED的装备与应用,上述情况已经明显改善。

在心肺复苏的最新要求中,黄金4分钟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谓黄金4分钟,即指应该努力在4 分钟内开始初级复苏。统计数据表明,如果能够在猝死发生4分钟之内进行除颤治疗,心脏性猝死患者生存率可提高到60%~75%;而如果在间隔较长时间之后才得到电除颤或胸外按压治疗,救治的成功率仅为15%。因此,对于心脏性猝死的病人,如果能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及时展开施救,在“黄金4分钟”之内对病人进行除颤治疗,这可能将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AED:普通人可以操作的傻瓜式除颤仪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除颤仪多种多样,有可以在体外应用的,也有植入体内的,有必须专业人士操作的,也有普通老百姓可以操作的。AED就是一种操作简单,普通民众通过简单培训即可正确应用的傻瓜式除颤仪。

体外自动除颤器的设想最初是在1979年由德国的狄克医生首次提出,上世纪80年代,其技术逐渐成熟,在本世纪逐步推广开来,主要应用于医院大厅、银行、体育馆、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以应对不时之需。

AED的最大特点就是设备内置的心律自动分析功能,操作人员只要连接好设备,内置的心律自动分析仪会自动对收集到的心电图信息进行分析,如果患者出现室颤,AED会识别出来,并提示操作者按下除颤键,在第一时间急救。这也就使得除颤技术可以推广到普通群众中,大大提高心脏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下图是一台AED。

怎样正确使用AED

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AED呢?当我们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没有征兆地突然晕倒、意识丧失的时候,就应该到周围寻找有没有AED,一般有AED设备的地方会张贴一个这样的标志:

当我们找到AED之后,应该立即取下设备,然后根据以下的“四步走”展开施救:

1.打开AED盒子,连接设备,开启电源;

2.分别将两个电极片连接到右胸上部和左乳头外侧的地方;

3.按下“分析”键,根据语音提示决定是否按下“放电”键;

4.当一次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患者心律,指导操作者是否需要再次除颤。

当然,虽然AED的操作非常简单,为了确保AED能够得到正确的使用,提高急救的成功率,操作者仍然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技术和AED使用技术两方面。整套操作并不复杂,一般人在数小时之内足以掌握这项可以救人一命的技术,就像下面图中人物所做的那样。

AED在欧美已经很成熟

目前,在推广普及AED 的使用方面,北美与欧洲国家处于领先位置,他们无论在AED设备的配置,还是普通民众的急救素质方面均领先于我国,从而造福了一大批心脏疾病患者。上述优势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项 “公众启动除颤计划”(Public Acess Defibrillation,PAD)。所谓PAD计划,就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与大型社区设置AED,以便于在心脏骤停发生时,由熟悉AED使用的现场目击者或“第一反应人”(通常是非专业人员)在第一时间实施除颤,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设置AED的公共场所包括院校、健身俱乐部、体育场(馆)、企业车间或集体办公室、机场与客机、娱乐场、大型购物中心等。在发生心脏骤停事件时。警察与消防队员往往是接到报告最早到达现场的人员“第一反应人”,故警车与消防车通常也配备有AED。

AED在我国还刚起步

但是,在我们国内,AED在公共场所的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不仅设备数量有限,而且能使用AED的非专业人员的数量也少得可怜。因此,这也就导致了绝大部分的AED被闲置,而遇到心脏性猝死患者时,周围人群仍然手足无措,浪费宝贵的急救时间。目前,AED主要局限于在医院内部或急救中心使用而已。

面对这一现状,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完善我国心肺复苏的专业培训体制,同时还要健全各级医疗急救机构的AED配置。由于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因此,分阶段地在国民中开展AED的推广普及工作是我们目前工作的当务之急。这项工作既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也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政策或财政上给予倾斜和资助。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先在部分非专业人员(例如巡警、消防员、志愿者)中进行AED培训。对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者授予资质证书,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培训范围,最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掌握AED的基本操作。

专家简介:

张海澄,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常委,熟练掌握右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PTCA、射频消融与心脏起搏器等心血管介入治疗。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心脏设备
调试新设备
防偷拍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广东:免费WiFi 3年内全省都有
美国一城市 规定体臭违法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