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操锻炼对改善老年人肺功能的效果观察

2014-09-06陈亚华林慧慧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锻炼者呼吸肌肺活量

陈亚华,刘 燕,林慧慧

(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 315012)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不仅新陈代谢减慢,体内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之一就表现在呼吸系统的肺功能降低,出现胸闷、气促症状。我中心全科医生深入社区,积极开展老年人体育锻炼宣教,引导老年人加强呼吸操锻炼,对改善老年人的肺功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时间 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辖区内能坚持并耐受常规体育锻炼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124例在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操锻炼。其中:男58例,女66人;年龄分布:60~65岁47例,66~70岁44例,71~75岁15例,76岁~80岁12例,81岁以上6例,平均年龄67.78岁。

1.2 方法

1.2.1 呼吸操锻炼

1.2.1.1 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锻炼 即吸气时尽量鼓腹,吸气时间尽量延长;呼气时缩唇并尽力内收腹肌,可用一只手稍稍向内加压,提高腹内压,迫使横膈上抬,以能轻轻吹动面前20~30 cm的白纸为适度,两种呼吸运动交替进行。

1.2.1.2 全身性呼吸体操锻炼 运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等运动结合,起到进一步锻炼呼吸肌和增强体质的作用。开始时每次时间为5~10 min,3~4次/d。以后逐渐延长,不断调整呼吸频率、深浅、缩唇的程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一般在4~6周时间达到每天持续30~45 min的有效训练强度,每周至少5 d。

1.2.2 呼吸操锻炼中的心理社会支持 全科医生进入社区,与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联系,加强对老年人锻炼时的心理支持,开展体育锻炼中的心理干预、辅导,经常与锻炼者保持联系,促进相互经验交流和信息分享。

1.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肺功能测定统一采用我中心“健康小屋”配置的日产捷斯特(CHESTGRAPH)HI-101便携式肺功能仪,于呼吸操锻炼前、锻炼后6个月分别测试一次。测定项目为3项: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C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男性老年人呼吸操锻炼前后肺功能比较 结果详见表1。

表1 男性老年人呼吸操锻炼前后肺功能比较

2.2 女性老年人呼吸操锻炼前后肺功能比较 结果详见表2。

表2 女性老年人呼吸操锻炼前后肺功能比较

3 讨 论

运动学研究表明,不锻炼人群呼吸系统老化速度比经常锻炼者增快1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肺功能逐年下降,据统计每10年下降9% ~27%,但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者,其肺活量将延缓下降或仍能保持正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对延缓衰老进程、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有积极作用。老年人呼吸系统的主要变化是肺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增多,肺泡壁弹性减弱,肺泡、呼吸肌萎缩[1]。这些变化引起肺组织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肺活量减小,残气量增加,呼吸做功增加,故有气促的症状。呼吸操锻炼能提高呼吸肌的收缩力,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保持肺组织的弹性,提高和改善呼吸的效率和功能,从而增加吸氧能力,改善组织的通气及换气功能。扩胸、弯腰、下蹲等运动能加大胸廓、膈肌的活动幅度[2],同时也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可以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提高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延缓衰老。

肺活量是指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反映呼吸肌的潜在能力。用力肺活量指尽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最大通气量实质是测定通气储备能力,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人体解剖学将呼吸肌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构成呼吸肌的肌肉纤维有3类:抗疲劳的Ⅰ型、Ⅱa型和易疲劳的Ⅱb型,相对来说吸气肌最容易疲劳和功能衰竭,运用腹式呼吸能减少吸气肌做功,保护呼吸肌,提高老年人摄氧能力,改善生活质量[3]。

本文观察发现老年人上述肺功能的指标均比正常成年人低,也符合生理规律。但经过6个月的呼吸操锻炼后肺功能的3项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最大通气量的增幅最大,男性增幅达到30.0%,女性达到17.8%,提示经过锻炼后动员了所有的呼吸肌,使最大通气量得到提高,通气储备能力得到增强,从半年的呼吸操锻炼中可以看到肺功能提高的效果。

呼吸操锻炼时应遵循呼吸肌负荷的循序渐进原则,尤其是对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因此全科医生在开始锻炼时应指导老年人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急救知识,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初步体育锻炼计划,然后逐渐调整运动量[4]。在进行呼吸操锻炼中,不能操之过急,如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出冷汗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地休息,缓解后必须明确不适原因,根据原因决定是否继续锻炼的方法和强度。

呼吸操锻炼简单实用,且受场地和气候影响小,可在家庭、社区活动室进行,值得在社区推广。但老年人呼吸操如不坚持训练,则呼吸肌功能将会逐渐下降,因此全科医生、社区健康管理教育者应给以心理上支持,鼓励老年人长期坚持[5],锻炼者将获益匪浅。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7-221.

[2]陈瑞,陈功,毛晓群,等.踏车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气肺功能的影响及与运动能力改善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8):621-625.

[3]黎毅敏,郑则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呼吸肌的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2):100-102.

[4]张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社区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06,9(5):411-412.

[5]吴春容.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11.

猜你喜欢

锻炼者呼吸肌肺活量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浅谈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肺活量的故事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健脾益肺汤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