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A、HbA1c与早期肾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2014-09-06周雪颖原永明尹良平田雯婵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肾小管糖化肾小球

周雪颖,王 慧,张 菁,原永明,徐 峰,尹良平,周 丹,田雯婵

(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上海 20023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又难治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主要死因之一。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对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目前评价血糖情况的金标准,能反映6~8周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糖化白蛋白(GA)可反映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本实验拟通过对以GA16%、HbA1c6.5%为临界点不同分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γ-谷氨酰胺转移酶(UγGT)、血 β2微球蛋白(β2-MG)、尿 β2微球蛋白(Uβ2-MG)、血 α1-微球蛋白(α1-MG)、尿α1-微球蛋白(Uα1-MG)检测结果的分析,用GA、HbA1c正常组作为对照,探讨肾脏损伤发生的时段,试图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肾损害的存在。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检测236例,其中:男108例,女128例;年龄60.69±10.35岁。系本院2011—2012年住院、门诊或体检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贫血、肿瘤、肝病、肾脏疾患、高血压、严重感染。根据GA和HbA1c检测值分组。GA<16%且HbA1c<6.5%者为对照组,共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59.1±12岁。GA≥16%且HbA1c<6.5%者为A组,共48例,其中:男 22例,女 26例;年龄 60.7±11.5岁。HbA1c≥6.5%者为B组,共145例,其中:男64例,女81 例;年龄61.2 ±9.3 岁。

1.2 方法 所有试验对象均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及留取晨尿,分别测定血中 GA、HbA1c、CysC、α1-MG、β2-MG 和尿肌酐(Cr)、mALB、UNAG、URBP、UγGT、Uβ2-MG、Uα1-MG。GA用液态酶法(日本旭化成制药株式会社Lueica GA.L试剂盒),血尿α1-MG用免疫比浊法(宁波赛克生物科技α1-MG试剂盒),血尿β2-MG用免疫比浊法(浙江康特生物科技公司β2-MG试剂盒),CysC用增强免疫比浊法(广东虹业科技有限公司CysC试剂盒),尿肌酐用酶法、UγGT用速率法(日本积水株式会社肌酐、γGT试剂盒),UNAG用酶比色法(浙江康特生物公司NAG试剂盒),URBP用免疫比浊法(上海北加生化公司URBP试剂盒),以上均使用雅培C8000生化分析仪检测;HbA1c用高效液相法(日本东曹HLC-723G8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mALB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西门子BNP特殊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所有尿液测得结果均用同一标本中尿Cr(g/L)比值表示:mALB/Cr、UNAG/Cr、URBP/Cr、UγGT/Cr、Uβ2- MG/Cr)、Uα1-MG/Cr。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所有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作对数转化;组间差异性研究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方程Levene检验及均值方程t检验);各组指标相关性研究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肾小球性检测指标组间比较 结果详见表1。

表1 GA、HbA1c及肾小球性检测结果比较

A组mALB、CysC及血β2-MG与对照组比较显示不同程度的升高,B组mALB、CysC及血α1-MG与对照组比较显示明显升高,B组CysC较A组有所增高。

2.2 肾小管性检测指标组间比较 结果详见表2。

表2 肾小管性检测指标比较

A组UNAG、URBP及Uα1-M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 组UNAG、URBP、Uα1-MG 及 Uβ2-MG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2.3 相关性分析 GA在 A组与 mALB、URBP、Uα1-MG及Uβ2-MG呈正相关(P<0.01),在B组不仅与 mALB、URBP、Uα1-MG、Uβ2-MG 而且与 CysC、UNAG及血 β2-MG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HbA1c只在 B 组与 mALB、URBP、Uα1-MG、Uβ2-MG、CysC、UNAG 及血 β2-MG 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 <0.05)。

3 讨 论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非酶糖基化反应产生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水平与红细胞寿命(平均120 d)和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有关,它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质量分数。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WHO/IDF)发布接受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的切点[1]。同HbA1c相似,糖化白蛋白(GA)是血清白蛋白的非酶糖基化产物,由于白蛋白的合成比血红蛋白快,它反映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对血糖值的变化较HbA1c灵敏,能够更好地反映近期血糖的漂移变化[2]。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使非酶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血液黏滞度增大,同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变化,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害[3-5]。

正常情况下,由于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荷同性排斥作用,绝大多数白蛋白不能通过滤过膜。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滤出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mALB在尿中排出增加。故mALB被认为是评估肾小球功能不全的早期指标。和白蛋白相似,胱抑素C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是一种人体内几乎各种有核细胞均可表达、分泌的碱性蛋白,每日分泌量恒定,分子量小,可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再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几乎全部摄取、分解,并不回到血液中,尿中仅微量排出,因此血中CysC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和mALB、CysC相似,血β2微球蛋白、血α1-微球蛋白也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时,血中上述指标就会升高。同样,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也是小分子蛋白,可自由从肾小球滤过而进入尿液。原尿中的RBP几乎全部在肾小管被重吸收而分解代谢。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γ-谷氨酰胺转移酶则是存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大分子酶类,当肾小管缺血、缺氧,细胞坏死分解,上述酶类释放入尿,被认为是近端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6-7]。

本实验结果显示,当GA高于正常且HbA1c尚低于6.5%时,不仅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mALB、胱抑素C及血β2微球蛋白已显示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及反映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的指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也有明显升高。说明在此阶段不仅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也已出现了早期受损。与HbA1c≥6.5%、GA更高的B组接近。在本实验所有的检测项目中,有7项指标在糖代谢异常的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尤以m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α1-微球蛋白更为明显,可以认为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同时也提示,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相关性分析显示,当GA高于16%时,随着GA的增高,更多的肾损伤指标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HbA1c≥6.5%时,则与多项肾损伤指标也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超出正常范围的平均血糖的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与有的文献报告不同[8],本实验结果中,尿γ-谷氨酰胺转移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敏感性。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或方法学的适用性等,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1]刘蔚,周翔海.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WHO咨询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1):2-10.

[2]Yoshiuchi K,Matsuhisa M,Katakami N,et al.Glycated albumin is a better indicator for glucose excursion than glycated hemoglobin in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J].Endocr J,2008,55(3):503-507.

[3]王琳.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927-928.

[4]魏玫都.糖尿病肾小管损害标记物及其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2):2079-2080.

[5]回园敕,向红丁,平凡,等.2型糖尿病患血尿酸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7,30(5):23-25.

[6]Babooled K,Meyer TM.The effeef of aaiteangiotensim II.Blockodeon renal function in rats with reduced renal nlass[J].Kidney Int,2002,46(4):980-985.

[7]张秀梅,王受梅.尿微量蛋白尿酶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08,14(14):2157-2158.

[8]宋志强,霍萍,李丽,等.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51.

猜你喜欢

肾小管糖化肾小球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3对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