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横电站大坝安全鉴定及加固处理

2014-09-05危承康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坝顶除险基岩

危承康

(江西省抚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江西 抚州 344000)

里横电站大坝安全鉴定及加固处理

危承康

(江西省抚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江西 抚州 344000)

近年来,各地山区兴建了许多小型水电站,抚州市小水电蓬勃发展,但因许多电站由外商以及私企开发,没有正规设计与施工,为四无电站,以致大多电站建成后出现诸多隐患,给防洪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文章主要介绍里横电站建成运行后,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鉴定大坝安全性,阐述大坝除险加固采取的处理措施。通过对大坝安全进行重新复核,确定对大坝进行坝顶加高,新建WES型实用堰,两坝肩下游进行混凝土回填及固结灌浆处理。加固处理后工程运行正常,工程效益得以正常发挥。

混凝土拱坝;应力分析;拱座稳定;重力墩;溢流堰;固结灌浆

1 工程概况

里横电站位于江西省黎川县德胜关境内的里横村张家陂,距县城约20 km,距德胜关政府所在地1.8 km。

大坝座落于抚河流域黎滩河支流里横水上,坝址以上集雨面积8.99 km2,设计发电装机容量160 kW,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小(2)型水电工程。电站于2003年10月兴建,2004年2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混凝土拱坝、坝内放水管、输水发电隧洞、发电厂房。

拱坝体型基本参数为:拱坝为C15混凝土埋石坝,坝顶高程245.47 m,坝基高程229.27 m,最大坝高16.2 m,坝底宽2.95 m,厚高比0.182。坝顶弧长44.61 m,坝顶弦长38.55 m,河谷宽高比2.38,坝顶宽1.15 m,两岸坝顶下游侧设有50 cm高混凝土挡水。

顶拱外半径24.175 m,顶拱最大中心角105.736°,底拱中心角18.34°,采用定圆心单曲拱。溢流坝段位于拱中心处,为坝身表孔开敞式泄流,溢流净宽19.3 m,堰顶高程245.47 m。

坝内放水管位于大坝右侧坝体内,内衬钢管,管径50 cm,管中心高程233.0 m,管后设一只Z584T—50闸阀控制。

输水发电隧洞位于大坝左侧山体内,隧洞全长265 m,纵坡1∶500,进口闸式底板高程为235.0 m。洞身为城门洞型,尺寸为1.4×1.8 m,隧洞出口接压力钢管,钢管伸入隧洞,与隧洞段用混凝土封堵,钢管内径50 cm。

厂房布置于里横水左岸河漫滩上,距大坝约300 m,采用地面引水式厂房。厂房为单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尺寸为6 m×9 m,电站装机160 kW。

2 工程存在问题

水库自建成以后,工程已出现多处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建筑物安全,给水库下游造成严重损失[1]。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溢洪道泄流能力不够,以至汛期坝顶过水,水流直接冲击坝肩,两坝肩山体已形成冲沟,局部坝脚悬空。

2)未设消能设施,水流冲击坝脚,影响大坝安全。

3)大坝基岩裂隙发育,施工时未进行灌浆处理,下游有大量黄泥析出[2]。

4)两坝肩基础差,施工时未达可利用基岩面,存在少量松动块石[3]。

2005年6月坝顶过水1 m多,冲刷两坝肩,严重影响大坝安全,时刻危协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电站大坝进行除险加固迫在眉睫。

3 工程加固前安全复核

工程加固前安全复核内容包括3项:大坝抗洪能力复核、大坝应力复核和大坝拱座稳定分析计算。

3.1 大坝抗洪能力复核

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按20 a一遇设计,按100 a一遇洪水校核大坝的安全性;现状设计洪水位(P=5%)为247.44 m,现状校核洪水位(P=1%)为247.98 m。

大坝需要的坝顶超高,按下式计算:

△h=hb+hz+hc

(1)

风浪要素hb及hz按下式计算:

(2)

(3)

(4)

计算中采用吹程0.6 km,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9.6 m/s,正常运用条件风速采用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5倍,非常运用条件风速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经计算所需最大坝顶高程为248.60 m,实际坝顶高程仅245.97 m,远低于计算所需坝顶高程,洪水直接过坝,冲击两坝肩,严重影响大坝安全[4]。

3.2 大坝应力复核

坝体应力、变形计算采用北京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拱坝通用程序GADAP28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对坝体拱梁网络的划分,采用10层水平拱,水平河谷一侧加1根梁。

温度荷载形成方式按规范方法。库底平均温度按8℃计。荷载组合分为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二类。

1)基本组合包括3种类型:①正常蓄水位及相应尾水位和设计正常温降、自重、泥沙压力;②正常蓄水位及相应尾水位和设计正常温升、自重、泥沙压力;③设计洪水位及相应尾水位和设计正常温升、自重、泥沙压力[5]。

2)特殊组合:校核洪水位及相应尾水位和设计正常温升、自重、泥沙压力[5]。

经计算,坝体出现的最大压应力为21.24 kg/cm2,最大拉应力为13.72 kg/cm2。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符合要求。

3.3 大坝拱座稳定分析计算

拱坝坝基岩性主要为细质砂岩,两岸坝基基岩开挖较浅,基岩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其中大致平行河流方向的节理最发育,垂直河向的节理也有。

节理等结构面互相切割,造成坝肩岩体完整性较差。右坝肩岩层倾后河床,坝肩基岩中有多组节理分布,其中以平行河流向的节理为主,部分垂直坡向的节理裂隙分布,尤其微张开的裂隙对岸坡稳定不利[6-7]。深部微~新基岩中的节理等结构面大都呈闭合状,没有发现控制岩体整体稳定的软弱结构面。

整个坝基岩完整性较差,稳定分析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中的空间矢量代数法进行计算,分析中假定坝肩滑移体为四面体,由前裂面P1、侧裂面P2、底滑面P3及临空面P4构成。

计算出滑移体各结构面面积,四面体重量及渗透压力。拱端作用力由拱坝应力分析结果求得,并计算稳定安全系数。

选取滑动四面体采用沿顶拱拱端上游面切向取为前裂面,前裂面倾角为90°,侧裂面通过顶拱拱端上游点的铅直面,夹角取值为0°,5°,10°,15°等,以求出安全系数最小值,底滑面为水平面,各取拱圈高程。

各层拱圈计算时,侧裂面及底滑面摩擦系数f=0.60,按剪摩公式计算时,侧裂面及底滑面的摩擦系数和凝聚力取f′=0.75,C′=0.3 MPa。

经计算,纯摩公式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为0.97,剪摩公式计算的最小安全系数为3.50,接近规范允许值,拱座稳定处于临界状态,拱座稳定存在安全隐患[8-9]。

4 除险加固设计

除险加固设计内容有以下5项:工程等级、标准及总体布置、大坝坝顶加高处理、大坝两坝肩新建重力墩、溢流坝段改造和两坝肩下游侧冲沟处理。

4.1 工程等级、标准及总体布置

里横电站为小(2)型水电工程,大坝为混凝土拱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本工程等别为Ⅴ等;水工建筑物级别: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5级,永久性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永久性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 a一遇;永久性次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 a一遇;临时性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5 a一遇。根据现场安全检查与分析上述工程现状复核成果,本次加固设计对大坝进行加固处理。确定的主要加固设计项目有:大坝坝顶加高处理;大坝两坝肩新建重力墩;溢流坝段改造;两坝肩下游侧冲沟处理。

4.2 大坝坝顶加高处理

由于大坝防洪要求不满足要求,大坝坝顶过水,本加固设计对两边非溢流坝段进行加高处理,加高坝沿顶拱圈弧线布置,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宽1.15 m,高2.13 m,加高后坝顶高程247.60 m。

坝顶上游边设置60 cm高C15混凝土防浪墙,墙厚25 cm,下游边设置栏杆,栏杆采用Φ8管钢。浇筑新坝体前,应对新老坝体间的接合面进行凿毛并冲洗。

4.3 大坝两坝肩新建重力墩

本次大坝加高后,大两侧岸坡新建C15混凝土重力墩,重力墩沿顶拱拱圈切线方向布置,其中左侧墩长3.5 m,右侧墩长3.6 m。

重力墩顶与坝顶齐高,并设置防浪墙,墩顶宽1.15 m,上游面铅直,下游面为1∶0.4斜坡。重力墩基础应开挖至可利用基岩,并对基岩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4.4 溢流坝段改造

原溢流坝溢流堰为折线型实用堰,泄流能力小,且下游出口为跌流,水流直接冲击坝脚,影响大坝安全,固本次设计对溢流坝段进行改造。

改造后溢流堰堰面为WES堰型,堰顶高程为245.47 m,堰顶高现状坝顶上游边,溢流段平面收缩角为49.77°,中心线与拱中心线重合,溢流净宽21 m,

下游出口净宽18.73 m。下游出口设置挑流鼻坎,挑角15°,两边设置边墩,为C20钢筋混凝土结构。

4.5 两坝肩下游侧冲沟处理

由于坝顶过水,两坝肩下游侧已被冲毁,并形式冲沟,局部坝基悬空,固本次设计对两坝肩下游冲沟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处理,并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处理。

回填混凝土表面使与现状山体表面齐平,回填混凝土与基岩接处面设置锚筋,锚筋伸入基岩≥1.5 m,间距为2 m。固结灌浆孔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孔深≥3 m,间距1.5 m,平行坝轴线布2排,在混凝土浇筑到一定厚度后进行灌浆。

灌浆材料为水泥砂浆,灌浆压力应根据实验确定,一般应≥0.3 MPa。

5 结 语

除险加固后,两坝肩通过混凝土回填与固结灌浆,基岩整体提高,解决了拱座稳定隐患问题。

采用WES堰型进行改建溢洪道增大泄流能力,且两侧加高非溢流坝坝顶,洪水泄入原河床部位,两坝肩坝脚不再受到水流冲刷。

工程目前运行正常,解除了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使电站正常发挥其效益。

[1]曾贞志.老园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合评价[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7,34(01):30-34.

[2]张红丽.东武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分析评价[J].小水电,2009(01):26-28.

[3]蔡红娟.杭州市青山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分析评价[J].浙江水利科技,2002(04):60-62.

[4]李志云,齐国成.河北省陡河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综述[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0(03):44-45.

[5]于莉莉,吕文丽.石塘水库大坝安全鉴定[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4):35-37.

[6]王琦,马国花.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问题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08):29-30.

[7]杨德新.小型水库土石坝病险问题及除险加固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9(08):75-76.

[8]张大伟,李雷.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体制机制问题与对策思考[J].2013(10):31-36.

[9]周万文.广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问题的探讨[J].广西水利水电,2009(02):56-60.

1007-7596(2014)12-0108-03

2014-07-27

危承康(1977-),男,江西抚州人,工程师。

TV698.23;TV697.3

B

猜你喜欢

坝顶除险基岩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缺水基岩山区蓄水构造类型划分及其属性分析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的问题探究
薄基岩工作面开采覆岩运移规律*
柴达木盆地东坪基岩气藏裂缝发育规律研究
河北省基岩热储开发利用前景
太浦闸除险加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基于验算点法的重力坝坝顶水平位移可靠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