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武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4-09-05孟宪茹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彰武县饮水供水

孟宪茹

(彰武县水利局,辽宁 彰武 123200)

彰武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孟宪茹

(彰武县水利局,辽宁 彰武 123200)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关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切实把饮水安全工程建成真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已迫在眉睫。

饮水安全;建设;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管理建议

1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处E122°53′~121°58′,N42°51′~42°23′,北部是内蒙古哲盟的库伦、科左后旗,东靠康平县、法库县,南接新民市,西与阜蒙县为邻。全县南北长79 km,东西宽87.5 km,全县地形、地貌总的是东西部山地丘陵区,北部沙丘前沿坨甸区,中南部为平洼区。

彰武县为季风大陆性气候,冬季多北及西北风,春夏多为南及西南风,多年月平均气温为7.1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5.4 mm,蒸发量为1 781 mm,无霜期为152 d,自然灾害特点是:全县东、西、北部怕旱,中南部平洼怕涝,全县普遍怕秋吊。

全县总土地面积3 641 km2,其中耕地面积1 106.7 km2;共划分为24个乡镇,183个行政村,1 291个自然屯,全县总人口41.85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06万人;全县人均收入2 888元。

彰武东西山部丘陵区,由于剥蚀作用强烈,基岩裸露,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发育形成裂隙系统,造就了基岩裂隙水的赋存环境,北部和中部平原区广泛分布的第四系,结构松散孔隙发育,构成孔隙潜水含水层组[1]。

全县水资源总量4.8459 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6656 亿 m3,地下水资源总量3.7643 亿 m3,重复计算量0.5840 亿 m3,地表水可利用量0.4383 亿 m3,地下水可利用量3.0465 亿 m3。

全县河流污染源主要是废污水,污染源主要是农药和化肥和生活污水。根据阜新市水文局河流评价资料:柳河彰武段评价河长60 m,水质级别Ⅲ类;绕阳河韩家杖子段评价河长46.4 m,水质级别Ⅱ类;养息牧河五家桥段评价河长17.5 m,水质级别超Ⅴ类。

彰武县地下水硬度较高。东西两侧低山丘陵区为重碳酸钙型水,平原区为重碳酸钙钠型水,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和化肥。详见2012年地下水水质评价表见表1。

2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

2010年末,全县农村人口34.06万人,集中式供水(自来水和供水点)人口16.26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17.8万人,自来水普及率48%。

3 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

3.1 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彰武县是利用大口井和管井开采地下水,自来水和供水点都没有净化设施。2010年末,全县集中式供水工程(自来水和供水点)共计 542处,人口16.26万人,其中:供水到户人口10.32万人,供水点人口5.94万人;工程日供水能力可达9 756 m3/d,人均日供水可达50 l/d,达到饮用水安全标准。这些工程全部实行了转制,工程采取承包、拍卖和村委会管理等形式,每处工程设专人专户管理,负责水源地保护、工程供水和维修,依照规定收取水费,保证工程正常运用。

表1 2012年彰武县地下水水质评价表

3.2 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

全县分散式供水人口17.8万人,全部饮用地下水,工程形式为大口井、沉圈井,一般深为10~15 m;4~6寸管井一般深为20~30 m,以手压式和自吸泵取水。

4 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现状

根据彰武县调查复核工作,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2.09万人,其中氟超标4.75万人,污染水及其它水质问题0.66万人,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共6.68万人。规划内剩余人口7.17万人。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92万人,不安全原因主要是水源枯竭和工程设计标准低[2]。饮用水水质超标的原因有3点:

4.1 饮用高氟水人数、危害、分布及其成因

彰武县氟病区分布在19乡镇,共有4.75万人饮用氟水。以中南部冯家、兴隆堡、彰武镇、东六、五峰、西六、丰田、两家子等平洼区为主,地下浅水层氟化物多,由于这些平洼易涝区排水不畅,造成地下浅层水含氟量较高。生活在氟病区的群众,长期饮用氟水受中毒危害,表现在氟着症,氟斑牙等地方性疾病,使群众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4.2 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人数、危害、分布及成因

全县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都处在低洼易涝区,分布在:苇子沟、四合成、后新秋、冯家、阿尔乡、哈尔套、满堂红、大冷、平安、四堡子、五峰、西六、彰武镇、兴隆山14个乡镇。饮用水经过化验,水质硬度较高、溶解性总固体较多,硝酸盐严重超标,造成饮用水不达标人口0.66万人。

4.3 水资源保证率、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问题的人数、危害、分布及成因

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生活用水量不足及用水方便程度地人口主要分布全县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丘陵区,地下水是岩石裂隙和破碎带潜水,加之,气候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这些地区大口井和小管井逐渐干涸,造成季节性缺水,加之农业用水的增加,致使这些地区水资源保证率低下,人口居住分散,取水不方便,影响人口6.68万人[3]。

5 饮水不安全建设管理存在问题

5.1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难以提供保障

目前彰武县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主要通过水利站与村上自行协调,村上用地比较紧张,水源工程建设用地难以得到保障。

在施工过程,征地补偿未加考虑,压几颗青苗,损坏一颗树木都需要赔偿,需要大量的人力、精力进行协调,这样给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希望国家、省市出台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地优惠政策,并将用地成本纳入工程总体预算。

5.2 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预算定额较低,目前人工费、材料费上涨幅度较大,市、县财力有限,群众自筹资金困难,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不足,希望国家增加人均投资额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4]。

5.3 配电工程投资额度较大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配电投资额度较大,约占首部工程投资50%,部分工程由于配电投资较大不得不更换工程地点甚至放弃。希望国家、省市与电力部门进行沟通,降低配电初装费用,进一步推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

5.4 管理费用匮乏,严重不足

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全部转制,90%工程转制到村,运行中所收取的费用只能满足工程的电费和人工费用,工程维修费用存在严重缺口,年维修管理费用缺口100万元。希望国家对工程运行管理提供费用,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5 检测机构及机制不健全

目前彰武县无饮水安全工程专门检测机构,建设初期水质检测工作由县疾控中心水质化验室检测。

目前正运行的饮水安全工程由县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抽检,每年枯水期检测1次,丰水期检测1次,覆盖工程45处。急需建立饮水安全工程检测中心,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6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建议

6.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推进我县饮水安全工程的有序进行,成立了彰武县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要成员为县直相关部门。下设办公室在水利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全县目前尚未实行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希望国家、省市出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办法,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纳入政绩考核。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得到组织保障。

6.2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应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的特点,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和标准。经济条件好的乡镇,要依靠地方财力,尽快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经济条件差的乡镇,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要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相一致。

6.3 加强水源保护,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护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建立社会化的水质检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对供水水源要定期监测。

6.4 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农民可建分散式供水工程。

6.5 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

为管好用好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以及工程完工后的管理方式,要让用水户广泛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要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

6.6 扶持引导,多渠道筹资

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事关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多,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彰武县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资责任;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1]郭长义,马力成,冯艳红.彰武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综评[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1):221-222.

[2]邵志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期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0):43-45.

[3]刘成祥,刘清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2(01):64-66.

[4]唐慧哲,安玉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吉林水利,2008(12):57-59.

1007-7596(2014)12-0267-03

2014-06-14

孟宪茹(1975-),女,辽宁彰武人,工程师。

S277.7

C

猜你喜欢

彰武县饮水供水
阜新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简易饮水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彰武县山杏良种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加快彰武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彰武县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思考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