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中医临床路径研究

2014-09-05孙影张广智于清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2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气虚

孙影 张广智 于清华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中医临床路径研究

孙影 张广智 于清华

目的 依据临床路径对中医治疗胸痹进行管理, 观察临床路径在确保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对照组), 各30例,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总费用、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可强化中药治疗依从性, 降低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等, 是控制治疗质量的良好工具。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中医

为研究临床路径在中医治疗胸痹病种质量控制中的效果, 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其中对30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临床路径管理。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路径组:共30例, 其中男13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61.4±5.32)岁;对照组:共30例, 其中男12例, 女18例。平均年龄(60.8±5.45)岁。两组间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

(ZYYXH/T4-T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中“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诊断明确, 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 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②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③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 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 可进入本路径。

1.4 出院标准 参照卫生部(现卫计委)医政司制定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2009年版)[3]。病情稳定, 胸痛、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和(或)心电图有改善。

1.5 方法 在于作盈名老中医工作室基础上, 依据关于胸痹心痛(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各类中医文献证据,如古籍文献、现代文献、名老中医经验、综述等进行广泛整理总结, 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而形成共识, 认为气虚血瘀证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最常见证型, 形成一套较完善、行之有效的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的诊疗方案, 制定统一的临床路径单, 构成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具有中医特色的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实施前对课题组成员、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熟练掌握操作流程。选择有经验、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医师、护师各1名为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监查员,随时检查观察病例, 以保证资料收集的完整、真实、可靠等措施。并确保研究在科学、严谨的情况下顺利进行。

1.5.1 对照组(非临路径组)治疗方案 传统治疗(内治法):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给予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黄芪注射液20~30 ml兑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1次/d,静脉滴注或丹参注射液20 ml等(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兑入5%葡萄糖(或等量生理盐水)20 ml, 1次/d,静脉滴注。

1.5.2 治疗组(临床路径组)治疗方案 在传统治疗(内治法)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 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理论, 采用内服与外治相结合, 配合冠心止痛膏穴位贴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应用临床路径, 在确保医疗品质情况下, 降低了住院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两组住院时间、总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情况(%, x-±s)

3 讨论

近些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增加,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 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 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冠心病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通常为终身疾患,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 而且持续性的医疗费用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针对冠心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如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实施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成为心血管领域和卫生管理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各国医疗财政均面临极大的压力。医疗费用有膨胀的现象, 但医疗资源有限, 因此,目前医疗界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成本耗用的制约与品质的控制、改进。为解决这两个问题, 许多医疗机构纷纷采取临床路径的策略, 以对医疗系统作整体的管理, 并达到有效控制医疗质量与医疗成本的目的, 进而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力。

本研究经过对患者辨证应用中药治疗, 同时配合穴位贴敷外治法, 建立中医防治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诊疗方案, 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路径, 在确保医疗品质情况下, 降低了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证实了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临床路径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39-42.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8-73.

[3] 段顺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2014-07-07]

130000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孙影 于清华);吉林省省直干部保健室(张广智)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气虚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心痛的感觉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
袁氏镇心痛口服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50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