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治疗分析

2014-09-04黄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鸣音普外科肠梗阻

黄建

(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港 537132)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治疗分析

黄建

(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贵港 53713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5例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与实验组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麻子仁汤加味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2.3%: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时间短,恢复时间快,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普外科;腹部手术;早期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疗法

作为普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由腹部手术时对肠管的损伤以及炎症造成肠壁水肿甚至渗出引起[1]。若处理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能引起重症感染或肠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危害极大。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1.2±7.6)岁;病程 3~27 d,平均(6.8±4.2)d。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7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5例、肠梗阻粘连松解术5例、小肠破裂修补术4例、胆道手术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12例与实验组1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麻子仁汤加味联合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患者术后6 h禁食,行持续肠胃减压,给予外部营养支持,并补充适量水、维生素、电解质,维持酸碱、电解质、水平衡;同时予以生长抑素与H2受体拮抗剂抑制消化液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肠道渗出以消退水肿,并合理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子仁汤加味联合治疗,方药组成:火麻仁20 g、槟榔10 g、苦杏仁10 g、厚朴10 g、郁李仁 10 g、白芍 10 g、枳实 10 g、生大黄 10 g(后下)。老年体虚者加黄芪、党参各30 g;湿浊较重者加藿香、苍术各10 g;腹胀明显者加芒硝10 g;湿郁化热者加蒲公英15 g、黄连6 g;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姜半夏各10 g。加水煎至250 mL,无插管患者可直接服用,插管患者经胃管分2次注入,每次125 mL,每日1剂,2~3 h后放开夹管。持续服用,直至症状基本缓解且无复发即停用。

1.3 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患者CT、X线、B超检查正常,自觉症状消退,排气正常,腹部柔软,肠鸣音正常;显效: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症状与检查基本无异;有效:患者自觉症状有所改善,各项症状与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患者基本症状与检查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3%,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S) d

表2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S) d

组别 n 治疗时间 腹胀消失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实验组12 13 13.56±3.25 10.69±3.04 5.7±3.2 4.4±1.3 3.4±0.8 2.5±0.4 4.3±1.1 2.7±0.6

3 讨论

肠梗阻患者的肠内容物无法通过障碍正常运转,其临床表现为:肠鸣音亢进、呕吐、腹胀、腹痛,无法正常排气排便。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主要由肠动力障碍与机械性因素引起。由于术后电解质紊乱与腹腔感染可能引起肠麻痹,并发生肠管扭曲、局部牵拉粘连;加之腹腔内的坏死组织与残留异物对腹膜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形成刺激[3],大量的炎症因子由此产生,引起肠管粘连与无菌性炎症而致病。

急诊手术治疗通常无法取得良好疗效,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多采用药物治疗。西医治疗除对患者内环境予以纠正,还根据其病情添加适量生长抑素,用于抑制消化液的分泌量,并辅以肠外营养支持与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中医治疗则主要对胃肠运动功能进行调整和增强。麻子仁汤加味中苦杏仁、郁李仁、火麻仁有助于润肠通便;白芍起兴奋作用,并对胃肠的运动作出双向调节;槟榔、厚朴、枳实有助于胃肠运动;生大黄通过对肠壁的刺激对肠收缩予以改善:全方综合泻、润之功效,不仅增强胃肠道蠕动功能,还能消散水肿,抑制炎症,改善肠襻的血液循环[4],恢复肠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治疗时间短,恢复时间快,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1]田晋嗣,何建胜.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 135-2 136

[2]王刚成,韩广森,任莹坤,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饮食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关系[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2):112-114

[3]夏邦红,李兵.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4):395-398

[4]庞洪双,李见菊,朱挺,等.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94-896

R656.7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1.015

2013-08-28)

猜你喜欢

鸣音普外科肠梗阻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