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武汉水运对用地功能结构的影响趋势

2014-09-03李明术

理论月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运用地性质

李明术

(武汉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用地功能结构主要指某城市空间在一段时期内土地利用性质种类的构成,该构成随着内外因作用而发生改变。武汉水运影响下的用地功能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地位的变化而随之改变。

一、水运交通与土地利用性质的关系

交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可达性,可达性指到达某个地方的便捷程度,可以用时间距离或空间距离来衡量,城市空间结构及扩展与可达性密切相关。交通条件的好坏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扩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使市民可以克服的空间距离随之延长,从而促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交通活动的核心本质是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来实现人与物便捷、安全而有目的的有向输送。只要能够掌握城市居民交通时间的利用及其分配情况,就可以预测未来城市空间的扩展与变迁。良好的交通条件将改变区域的可达性、改变区间间的空间和时间距离,进而相对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将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交通的变革更进一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从而促使城市空间演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21世纪的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物流产业的发展必然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前提条件。不同的交通模式将决定不同的物流成本,拥有发达交通的城市成为区域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散中心的可能性就大。区域性集散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将对城市空间扩展带来推力。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对其腹地不断的进行辐射和交流,不仅包括有形辐射(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等),而且还包括无形辐射(意识流、文化流、政治流、信息流等)。交通通道既是物质交流的传输通道,也是精神产品的传输通道,城市之间通过这些外来动力促进城市空间扩展和规模扩大。因此,沿着交通轴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不断变革,城市之间的吸引力也随之改变。[1]

水运交通的存在和发展对土地利用有一定的诱导和刺激作用,就其本质原因是由于其依然有存在的空间和条件,依然能比其他交通方式给相关行业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有相关行业会为能充分利用水运交通而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

城市土地利用性质是指城市中土地所担负的某种用途,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城市对该空间的需要改变而改变。

水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在城市对外交通中的地位在不断发生变化,水运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较其所占据的优势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水运交通对城市提供的功能供给侧重点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土地的利用性质与其提供的城市功能相匹配,所以,水运影响下的土地利用性质也在随之发生改变。

在近代水运时代,水运在对外交通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武汉城市对外交通主要由水路和陆路交通组成。陆路交通主要依靠人力或蓄力为动力进行运输,其运输量和移动速度很慢。因此水运交通相对陆路交通来说其运量和速度都占据显著优势。

在水陆联运时代,水运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随着铁路、公路汽车运输先后投入使用,武汉对外交通结构逐渐形成由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组成。完全依赖水路运输的格局被打破,原属水运占有的部分市场被铁路、公路所瓜分,水路运输对象逐渐减少。

在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时代,武汉水运由于受到东西向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管道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水路客运更是于2001结束历史使命。水运在武汉对外交通中所处历史的地位下降到历史最低点。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管道运输相继投入使用以及航空运输的普及,武汉对外运输市场被众多的运输方式所分享。在这个时代,武汉城市对外交通由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构成。水运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劣势影响,其运输对象越来越少,逐渐趋于单一化,但也依然存在一些固定运输对象。

从武汉开埠到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武汉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的地位也从绝对主导地位下降为绝对次要地位;那么水运影响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种类也会随之逐渐萎缩。

二、近代水运时代基于水运影响的用地功能结构

1861 年至1906年,这个时段武汉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且发展状态为兴盛态势。武汉水运处于近代轮船业兴起、水运快速发展时期。武汉的开埠,虽然是被动屈辱之举,但同时也瓦解了武汉固步自封的经济结构,刺激了武汉经济的发展。轮船业的兴起更是促进了长江、武汉水运业的发展。

在近代水运时代水运因素影响下武汉新增城市用地利用性质类别比较丰富,包含有商业、行政办公用地、金融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码头用地。

(一)近代水运时代大汉口地区——用地性质包罗万象

近代水运时代,大汉口地区水运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扩展对象主要是租界。

列强们由于充分考虑便利的水运交通因素,便在大汉口地区设立租界,这就是给武汉带来耻辱、也带来发展契机的五国租界,即英、法、德、俄、日租界。汉口租界的建立,使汉口迅速建成了一个带状新型城区。各国领事馆相继建成,各类银行(如麦加利银行、美最时银行、横滨正金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等)、外国工厂(如俄国新泰砖茶厂、和记蛋厂、英国汉口电灯公司等)、洋行(怡和洋行、礼和洋行等)、医院(天主堂医院)、礼拜堂(英国礼拜堂)、西式民居、市政工程设施(供水排水系统、邮政电讯、电灯电话系统、救火设施)、码头仓储等先后建成。[2]

租界是综合用地,是城中之国,其用地性质涵盖广泛。汉口租界的土地利用性质可谓包罗万象,主要包含行政办公用地、金融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码头用地、市政工程用地等。

(二)近代水运时代大武昌地区——工业用地居多、商业用地次之

在近代水运时代,大武昌地区在水运的影响下的主要扩展表现为沿长江岸边、沿巡司河两岸建立的各类工厂,比如湖北织布厂、纺纱厂、湖北制麻局、武昌银元局、铜币局、湖北织布厂、湖北缫丝厂、湖北制麻局、机器纺麻厂、玻璃厂、粤汉码头工厂、缫丝纺纱局等。[3]

在近代水运时代,大武昌地区在水运影响的作用下城市新增土地的利用性质以工业用地居多,商业次之。

(三)近代水运时代大汉阳地区——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在近代水运时代,大汉阳地区在水运影响下的主要表现是紧邻汉水建立了汉阳铁厂、汉阳枪炮厂。该区域后来逐步发展建设成武汉近代工业区和钢铁基地。

还在月湖和汉水之间的空地上建设许多工厂和货栈。[4]

这个时期的大汉阳地区,在水运影响下的扩展用地主要是工业用地、仓储用地。

三、水陆联运时代基于水运影响的用地功能结构

武汉水运在水陆联运时代,武汉水运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其自身总体发展态势是上升趋势。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萌发期等多个不同制度的历史阶段。武汉水运在这段时期内,除了2个特殊时期外,其余时期都是出于兴盛发展阶段。

两个特殊时期分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两段时期,这两个特殊时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时局不稳定。武汉水运、武汉城市建设在两特殊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摧残,当然也存在微量发展。

两特殊时期之外时段,武汉水运都处于兴盛发展状态:1906年-1936年近代水运快速发展期、1949年-1957年现代水运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1992年现代水运辉煌时期。

京汉铁路的出现使汉口地区城市空间沿河、沿江、沿公路、沿铁路等多种交通轴伸展,改变了过去沿河沿江单一扩展的模式。

武昌城市空间在水运的作用下,向南向北发展,向北发展至新河一带,向南沿江发展超过了白沙洲。

至1934年,汉阳依然在水运因素的影响下在汉水岸边发展独立的近代工业区(即跨越式组团发展)。

这个时代,武汉三镇在水运的影响下主要扩展对象为:谌家矶造纸厂、震寰纱厂、武昌第一纱厂、裕华纺纱厂、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五丰面粉厂、武昌造船厂、武汉第一棉纺织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武汉第二棉纺织厂、武汉钢铁公司、武汉石油化工厂。

这个时代前期汉口、武昌、汉阳三大地区水运因素影响下新增城市土地利用性质主要有商业、工业用地。该时代后期基本上没有新增商业用地,新增用地大多为工业用地。此时代的工业用地包含轻工业(属原辅材料和产品数量比较大)用地、重工业用地、化工业用地等。

四、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时代基于水运影响的用地功能结构

在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时代,由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管道运输的相继营运以及航空运输的普及,武汉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处于绝对次要位置,且呈逐渐衰落之态势。武汉水路客运衰落先于货运衰落,水路客运衰落始于1993年左右;水路货运衰落始于2002年左右。

在这个时代,武汉三镇在水运的影响下主要扩展表现主要为:金口拟发挥港口、公路交通的优势,建立地区性的水陆联运枢纽和大宗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发展造船、建材、机电工业。阳逻发挥长江水运的优势,建设集装箱转运枢纽,扩建电厂;发展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工业,逐步形成工贸并举的现代化港口城镇。北湖利用良好的水域建港优势,结合武汉重化工工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化工型港口城镇。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年)提出“武汉市依靠长江便利的水运交通建设长江两岸经济带,大力推进沌口、常福、纱帽、四新、谌家矶、武湖、阳逻、北湖、左岭等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 ”[5]

总投资179.5亿元的80万吨乙烯项目,选址于武汉阳逻长江岸边,于2010年一季度全面开工建设,2012年年底前建成,2013年上半年投产。该项目规划有两大组团,即北湖组团和左岭组团两大厂区。该项目选址于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充分利用便利的水源和水运交通运输。[6]

在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时代,由于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国民经济活动中依赖水运交通才能生存的行业越来越少。这个时代水运因素影响下的新增城市土地利用性质主要有化工业、临港产业等。

五、水运影响下的城市用地功能结构变化规律

在近代水运时代,武汉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且发展状态为兴盛态势,水运影响下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主要为租界、商业、工业等。

在水陆联运时代,武汉水运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总体发展态势是上升趋势。水运影响下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早期主要为工商业,后期主要为重化工业、造船业等。

在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时代,武汉水运在对外交通中的处于绝对次要位置、且呈衰落之态势。水运影响下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主要大型化工业、临港产业等。

表1:近现代武汉水运对用地功能结构的影响及规律

如表1所示,通过分析近现代水运影响下的武汉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随着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地位的下降、水运运输对象逐渐趋于单一化(与水运纵向发展兴衰状态无关),水运影响下的城市扩展土地的利用性质逐渐趋于单一化。

总之,在近代水运时代,武汉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且发展状态为兴盛态势,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主要为租界、商业、工业等。在水陆联运时代,武汉水运在对外交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总体发展态势是上升趋势。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早期主要为工商业,后期主要为重化工业、造船业等。在快速立体综合交通时代,武汉水运在对外交通中的处于绝对次要位置、且呈衰落之态势。新增城市用地的利用性质主要大型化工业、临港产业等。

因此,可以归纳出近现代武汉水运对用地功能结构的影响规律为:随着水运在城市对外交通中地位的下降、水运运输对象逐渐趋于单一化 (与水运纵向发展兴衰状态无关),水运影响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性质逐渐趋于单一化。

[1]王成新等.交通模式对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的实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

[2]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6-65.

[3]武汉市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Z].1996.772-798.

[4]武汉市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Z].1996.790-808.

[5]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10年)[Z].2006.

[6]瞿凌云,胡孙华,王志新.80万吨乙烯提前至明年底投产[N].长江日报,2011-05-09.

猜你喜欢

水运用地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