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伊岭区近30 a 气候变化趋势特征

2014-09-02曲金平

黑龙江气象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兴安岭历年日照时数

曲金平,赵 静

(1.铁力市气象局,黑龙江 铁力152500;2.哈尔滨市气象局,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

1 引言

乌伊岭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小兴安岭顶峰东段,素称“小兴安岭之巅”,地理坐标为128°57′5″-129°44′48″E,48°33′11″-49°88′24″N,跨小兴安岭南北两坡,乌伊岭相比较而言,属于自然灾害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乌伊岭区属于西风环流影响下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加之处于小兴安岭顶端,丘陵起伏,小气候影响较大,同一季节受纬度影响显得淡化,而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影响较大。 夏季雨量充沛,气候温热;冬季寒冷干燥,降水较少;春秋气候多变,常有大风出现。

为了研究乌伊岭近30 a 气候变化特征, 选择乌伊岭气象站1980-2008年的资料进行分析。 首先绘出全站各(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气象要素的历史曲线图和历年各月、年平均值统计表。

2 资料处理

收集了乌伊岭1980-2008年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近30 a 的气象资料, 分别计算出气温、日照时数、降水的历年平均值(表1),其中气温平均值是按照WMO 的规定, 使用1974-2000年作为统计时段,数据实效有效。

2.1 气温和降水的月变化

表1 1974—2000年历年各月平均值统计表

可以看出,历年降水集中在6-8月,降水最多月份出现在8月,其次是秋季(9-11月)和春季(3-5月),降水最少的月份为冬季(12月、1月、2月);历年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夏季(6-8月),其次是春季(3-5月),再其次是秋季(9-11月),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冬季(12月、1月、2月)。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乌伊岭气候特点: 冬季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夏季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春秋两季气温和降水多变。

2.2 气温年变化

各个年份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线性方程为y=0.0597x-1.1094,y 随着x 增加而增加。1980-1990年间,年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值的占7/10,1990-2000年年平均气温变化更为明显, 各个年份平均气温都要高于历年平均值(-0.6 ℃),其中仅有两年与历年平均值持平,2000年年平均气温-0.7 ℃,2008年年平均气温为最高值1.4 ℃。是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值。 分析的结果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是相辅相成的。

2.3 日照时数变化

近30 a日照时数呈现阶段性的波动变化趋势,20 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高于所研究波段值。最高值出现在2001年,日照时数为2 631 h,日照时数不稳定增加,其对乌伊岭地区植被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即对乌伊岭的农业,林业,乃至畜牧业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2.4 降水的年变化

降水的年变化同气温的上升趋势不同, 降水量呈阶段性变化,多水,少水交替出现。20 世纪80年代降水略多, 整个90年代降水阶段性变化幅度较大,极大值出现在1991年,降水量779.1 mm,比历年值多了201.9 mm; 极小值出现在1995年, 降水量为196mm,比历年值少了381.2 mm.从90年代末期至今年降水量亦是阶段性变化,但是幅度略小,1998-2008年,仅有2002年年降水量578.8 mm略高于历年值1.6mm,其它年份均小于历年值(577.2 mm)。

3 乌伊岭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探讨

人类赖以生活和生产的环境时刻都受到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自然的响应。 高永刚对小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候因子分析研究得出,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小兴安岭主要林型气候生产力呈明显下降趋势。 当前乌伊岭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研究探讨乌伊岭地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该地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气候变暖对林业既有利,亦有弊。 由于林业资源的枯竭,气候变暖有利于该地区发展农、副业生产,寻找林业替代产业。

(2)低温抑制病虫害的生长,而随着气候的变暖,昆虫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数增加,尤其春季干旱、 冬季气温较高更有利于幼虫生长和安全越冬,加剧病虫害的流行, 同时温湿效应还使得一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使害虫的繁衍代数增加,更加大了当地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危险性,应给予高度注意。

(3)由于气候变化,极端气象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暴雨、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增多,灾害性天气次数有所增加,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加大: 乌伊岭区1980年10月25-27日降特大暴雪,雪深46 cm、雪量28.9 mm,使得林业生产停产6 d,农业损失1.25%,铁路停运1 d;1985年5月初-6月上旬出现了少有的高温少雨天气,5月5日-6月13日降水仅8.7 mm,最高气温达33.1 ℃,出现7 次大风天气,5月23日发生火灾,烧毁成材3 千多米,价值3 万多元。 8月,全月仅6 d 没有降水,降水量达300.2 mm,是有资料以来最多的月份,出现两场暴雨,使汤旺河下游洪涝成灾,冲毁桥梁,铁路,使得客运中断七天,不少房屋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 10月15-16日,降雪量31.5 mm,雪深达30 cm,造成雪阻,公路中断2 d,林业生产停产3 d; 1996年, 在4月24日和10月28日两次强大风天气, 造成部分区域房屋毁坏和财产损失;2007年10月3日11时发生森林火灾。

4 结论

(1)通过对乌伊岭近30 a 资料研究分析,年平均气温在不断的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20 世纪80年代后期,急剧上升。

(2)日照时数逐渐增加。

(3)20 世纪80年代乌伊岭降水量略多,阶段性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随后的90年代的波动幅度最大,近30 a 的资料中,极大值和极小值都出现在90年代。 从90年代末期至今年降水量亦是阶段性变化,但是幅度略小,年降水量略有减少的趋势。

猜你喜欢

小兴安岭历年日照时数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小兴安岭东安—乌拉嘎地区岩浆演化与金成矿作用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1980年~2017年大冶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过渡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