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初霜冻分布特征及典型个例分析

2014-09-02张惠君牛忠清

黑龙江气象 2014年4期
关键词:鹤岗绥化伊春

张惠君,吴 岩,牛忠清

(1.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黑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1 引言

当近地面的温度下降到0 ℃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冰晶叫做霜, 亦称白霜。 霜冻是指地面(或叶面)的温度突然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温度以下时,农作物受冻害的现象。 霜冻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三类: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 黑龙江出现的霜冻大多是平流-辐射霜冻。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粮食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盛产大豆、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田作物,秋季霜冻出现早晚,对黑龙江省农作物产量有很大影响,特别是9月20日前出现的霜冻,可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是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 因此,是否能够准确预报霜冻的发生时间为农业生产、 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本文利用1971-2008年黑龙江省80 个观测站的霜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霜冻的分布特征。并且对2001年9月21日出现在黑龙江省的区域性的霜冻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为黑龙江省今后的霜冻天气的预报提供线索和依据。

2 初霜冻的分布特征

2.1 初霜冻的平均日期分布

利用1971-2008年黑龙江省80 个观测站的霜冻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初霜冻的平均出现日期可分为3 个时间段:

(1)9月25日前:大兴安岭、黑河北部和伊春北部。

(2)9月26-30日:齐齐哈尔北部、绥化北部、哈尔滨北部和东部、鹤岗西部、牡丹江北部。

(3)10月1日后:大庆、齐齐哈尔南部、哈尔滨大部、牡丹江南部、鸡西、七台河、双鸭山和佳木斯。

2.2 初霜冻的最早日期分布

1971-2008年黑龙江省初霜冻出现的最早日期分布特征,分为4 个时间段:

(1)9月10日前:大兴安岭、黑河北部、伊春北部和牡丹江的西北部。

(2)9月11-15日:黑河南部、齐齐哈尔北部、绥化北部、伊春南部、鹤岗北部、双鸭山东部、哈尔滨的北部和东部。

(3)9月16-20日:齐齐哈尔中部、大庆、绥化南部、哈尔滨西部和南部、鹤岗南部、佳木斯西部、双鸭山西部、七台河西部、鸡西西部、牡丹江东部。

(4)9月20日之后:齐齐哈尔南部、佳木斯东部、双鸭山南部、七台河东部、鸡西东部、牡丹江东南部。

2.3 初霜冻的最晚日期分布

1971-2008年黑龙江省初霜冻出现的最晚日期分布特征,分为5 个时间段:

(1)9月30日前:大兴安岭地区。

(2)10月1-10日:黑河北部和中部、伊春北部。

(3)10月11-15日:黑河南部、齐齐哈尔、大庆北部、绥化北部、伊春南部、哈尔滨东部、鹤岗北部、佳木斯西部、牡丹江东北部。

(4)10月16-20日:绥化南部、哈尔滨西部、鹤岗南部、牡丹江西部。

(5)10月20日后:大庆南部、哈尔滨中部、佳木斯东部、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东南部。

3 黑龙江省典型霜冻天气过程诊断

2001年9月21日,黑龙江省的黑河南部、伊春南部、鹤岗、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佳木斯西部、牡丹江的44 个站点出现霜冻,地表最低温度在-(1-5)℃,强度强,影响范围大,南部地区初霜冻比历史平均初霜日提前了1-6 d。

3.1 高空天气形势

2001年9月20日20时500 hPa(图1)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型, 西西伯利亚平原和鄂霍茨克海到东北平原为东北西南向的低槽, 贝加尔湖为宽广的高压脊, 脊前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影响黑龙江省大部地区。 与鄂霍茨克海低槽配合的冷中心强度为-32 ℃,冷空气强度较强。 850 hPa 上(图2)贝加尔湖以东形成高压,低槽东移到日本海,黑龙江省处于槽后西北气流控制,0 ℃线控制全省,-4 ℃温度线也已达到中部地区。

图1 2001年9月20日20时500 hPa高空图

图2 2001年9月20日20时850 hPa高空图

3.2 地面天气形势

地面处于稳定少动高压控制 (图3),21日05时, 高压中心强度达1037.7 hPa, 黑龙江省被1025 hPa 高压闭合线控制,大部分地区为2级左右的偏西风和西北风,地面风速较小,天气晴好,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出现霜冻。

图3 2001年9月21日05时地面图

3.3 温度变化

在850 hPa 上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受冷平流影响,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移动,21日02时,南部大部地区850 hPa 温度24 h 下降4-8 ℃,降温明显;对应的地面最低气温在-5-0 ℃, 地表最低温度在-(1-5)℃,出现霜冻。

3.4 前期下垫面状况

过程前期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均无明显降水出现,20日20时, 哈尔滨站的探空资料相对湿度分析显示, 整层大气的相对湿度都小于40%, 低层850 hPa 以下的相对湿度都小于30%,空气干燥,有利于地表辐射降温,易于出现霜冻。

4 小结

(1)黑龙江省初霜冻的时间分布特征为北部初霜冻早,南部初霜冻晚,有明显的时间梯度,同纬度山区地带早于平原地带。

(2)黑龙江省霜冻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高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 地面为稳定少动的高压系统控制。

(3)天气晴好,风力较小,湿度小,晴空静风有利于地面的辐射降温,出现霜冻。

猜你喜欢

鹤岗绥化伊春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何藩纪实摄影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研究
一座网红城市的日常
绥化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回顾
一座网红城市的日常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如何把鹤岗打造成中俄界江旅游胜地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