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2014-09-01唐金勇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院校素养职业

唐金勇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以“职业素养”为核心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创编校本教材,引导学生积极选课;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服务平台;使“终身体育”贯穿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等构想。

【关键词】职业素养体育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52-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对高职毕业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主要标准。目前不少高职毕业生缺乏敬业精神、缺乏团队意识、自我中心主义较强、职业心理不够成熟、功利主义明显,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职业素养的养成除了依赖专业课程教学之外,还必须贯穿于其它学科的教学之中。高职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核心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素养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通过后天习得的,它具有职业性、稳定性、整体性、内在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是通过外界环境的培养及自身主观的修炼而养成的。外界环境的培养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是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力、职业创新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及充实和完善对职业生涯有益的运动技能储备,有益于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从事的职业培养坚实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它将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二)有利于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完善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其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起步较晚,没有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应用的特色。有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甚至按照本科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式进行,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还有些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盲目地追求创新,没有考虑高职教育的实际特点就大刀阔斧,其效果适得其反。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目标的明确性,有利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体系的完善。

三、以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改革新构想

(一)创编校本教材,引导学生积极选课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各学校要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创编合适的校本体育教材,形成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教材。同时设置好体育课程选课模式,在第一学期统一采用基础选项教学,设置诸如球类、体能类、操类等为主的基础性体育课程。在完成从中学到高职体育课程过渡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激发学生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兴趣。在第二、三学期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进行合理的选课,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有侧重地进行项目优化组合。例如导游、营销、装饰等专业,有针对性地选择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等教学内容;酒店管理、空乘、高铁等专业可增加形体训练等内容。

(二)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服务平台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要充分利用本校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学生体育社团、学校体育赛事、体育之星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新生入学时,积极宣传引导学生加入体育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塑造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不断改善学校体育锻炼设施,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规范相关的制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条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体育活动主动性,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使“终身体育”贯穿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

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基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要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科学体育”的现代体育教学的新观念,努力朝着“快乐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将终身体育思想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使之养成持之以恒的健身习惯,使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会坚持相关的体育锻炼活动,使“终身体育”贯穿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能力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引导、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在(下转第156页)(上接第152页)阐述技术的要点与难点、动作的完成过程以后,要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思考与练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意识的过程,也是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的个性。高职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能力。

(五)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要体现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改变以往以成绩达标、个人体育单项考试、体育技术动作考核的传统评定方法,应该倾向于从集体协作、项目完成过 程、技术动作的灵活运用等进行综合评定,对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建立起相对的学生个人体育成绩的评分细则,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动态的和相对的评价。要建立起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体育课程新的评价方法,注重体育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相对评价。

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技能、有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中,除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更需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改革方向,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按照学校专业设置的特色及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积极进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更新,创造职业素养服务平台,切实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肖润花.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4)

[2]时春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杨东风.五年制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4]周建良.职业素养培养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7)

[5]刘志忠,白其安,李兴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议[J].教育与职业,2011(04)

【基金项目】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教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0JGA127)

(责编丁梦)

猜你喜欢

院校素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