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涉外护理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2014-09-01刘玲妍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英语课程广西

刘玲妍

【摘要】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分析目前涉外护理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探索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以培养与国际服务水平接轨的高端涉外护理人才,帮助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广西高职医学院校 涉外护理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68-03

当前国际护理人才的全球性短缺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于广西高职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而言,这既是全新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使得优秀护理人才有了更多迈向国际市场的良好机会,也为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桥头堡”,如何抓住广西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护理服务领域的国内外劳动市场,培养具有双语技能型紧缺护理人才,是目前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广西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桥头堡”,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对于人才输出,广西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相关经验,针对涉外护理这一人力紧缺行业,广西有着充分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劳务输出经验优势。而本地的护理专业开设的时间也比较长,在技能教学方面有着较为深厚的经验,而继续加强护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其专业护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才可能全方位提升当地高职护理专业的水平,同时进一步推进护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将区内的各方优势转化为培养紧缺人才的优势,培养具有双语技能型紧缺护理人才。

(一)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与实践脱节

就目前护理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护理英语教学的需要。当前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与实践脱节。学校尚未寻找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由于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时间较晚,可借鉴的经验有限,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方法、规范和教学任务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完善中。

(二)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偏低

高职高专院校入学门槛较低,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欠佳,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这是阻碍其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有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在进入到高职院校接受专业英语时感受到了极大的困难,很容易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需要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和一线教师通过一系列课程的改革、教法的优化、课后的辅导等多方努力来逐步解决。

(三)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到教育理念、师资力量、课程编排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并非所有广西的高职医学院都独立开设有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多数院校只能在完成公共英语课程学习之余,帮助学生辅助式地进行专业护理英语的培训,而未能较系统完整地开设相关的课程。许多教师虽有深厚的英语基础教学功底,但是由于缺乏涉外护理行业经验、专业知识,其教学只能是“隔靴搔痒”,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承担涉外护理英语课程的老师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基本的医学护理知识,因此高职医学院校仍需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来加强涉外护理英语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二、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涉外护理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高职涉外护理课程目标是帮助培养双语技能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但与发达地区的很多高职医学院校的涉外护理课程建设情况相比,广西在护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整合各类资源,寻找与护理国际化的差距,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力度,通过提高本校护生专业加外语的综合能力,提高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本身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课程目标

狭义的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开设目标主要是围绕着向国外输送护士的涉外护理专业而设定的。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涉外护理英语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那就是以“涉外”的理念为引导,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服务标准的紧缺型双语高端护理人才。对广西高职医学院而言,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明确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能出国工作的国际型护士,二是为国内各大型医院、各类外资医院和涉外病房培养能用双语服务的紧缺型高端护理人才。护理学人才在具备医学护理学知识、护理人际沟通、护理常识等专业知识外,还具备一定水平的外语能力,由此在就业选择上就开拓了更宽广的空间,同时直接提高了本校护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内部体系建设

1.分级进阶式课程安排。涉外护理英语课程设置可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以克服教学中学生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就业意向各不相同,这势必给教与学带来不便。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个人意愿和就业方向,在护理专业实施英语分级教学可视为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根据入学新生的英语高考成绩,结合学生就业意向,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从教学的安排上,学校需要扭转思路,将基础英语课程与专业护理英语课程的比例调试得当,并且注重两者之间的过渡。可以将护理英语的课程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英语课程、专业护理英语课程和护理英语情景会话课程。基础英语课程和专业护理英语课程都是基础性质的课程,而护理英语情景会话课程则将两者的学习成果糅合,并且提供充分的在模拟场景下进行实践的机会。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模块教学。模块教育体现了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教育特色。在公共英语课程基础上设置以突出实践能力为教学导向的护理专业英语模块教学,符合高职教育“职业性”发展的特点。课程设置依据常见的护理职业特点安排模块学习内容,如预约服务、门诊挂号、急诊护理、手术安排等护理工作过程最常见的高频场景。通过多个职业场景的模块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护理过程的系统知识,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这些任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突出强调学生用专业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兼顾学生的水平与专业英语的难度,又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护理英语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日后不同工作场景出现的问题的能力。除基础英语教材外,可选用《美国CGFNS护士资格考试指南》《实用护理英语情景会话》,还可以引进英汉双语教材或美国一些原版护理英语教材。为了彰显地方特色,同时弥补多种教材本身存在的不足,还可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组织英语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编排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块内容。

3.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涉外护理英语情境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突出职业教育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依据涉外护理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学生的就业意向,以未来真实职场的活动为学习内容,通过模拟真实职业工作场景下的行动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真实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情景听说练习上,坚决摒弃传统对课本英语对话的机械复述,而着重强调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专业医学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这些任务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领域。采用任务型教学为了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设置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分配给学生分配每一个小任务来锻炼与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以致用是高职医学院校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开展的最终目标,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致力于为学生建立一个“仿真”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解决问题、提供实际的护理服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双语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同时,在进行会话课程的教学时,应尽量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模拟护理现场来进行口语与听力的训练。另外,合作式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等,都是将学习和实训结合起来的有效教学方式。

4.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及本校护理技能实训基地教学创设仿真教学。目前大多数医学类高职院校都配备了较完善的多媒体教室及技能实训基地,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模拟护理工作的真实场景,通过设定典型的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更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用英语与医生、患者、护士进行专业领域沟通的职业能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实验室和学院相应的护理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情景式语言环境,也是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5.注重专业护理英语考试的反拨作用。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医护专业英语评价体系,同时它也倡导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利用英语与同事及服务对象沟通、交流。也因为掌握双语而更好地了解病人需要、服务于病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是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价值所在。高职医学院校可将护理英语口语水平测试作为护理系学生必须参加的考试之一,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即Medical English Test System,简称METS),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鼓励和指导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雅思课程和CGFNS(Commission 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外国护校毕业生评审委员会)相关课程培训,通过专业考试促进学生学习护理英语的兴趣,同时促进课程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充分利用多方资源逐步完善课程外部保障体系

涉外护理英语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鉴于目前该课程在广西仍处于发展阶段,所以需要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发外部合作发展的路径以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促进广西涉外护理课程开发与建设。

1.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地点,更可能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甚至完成就业。涉外护理英语课程设置需要体现真实的市场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联系,学生能感受学有所用,其英语学习的内驱力就能持续。

为了借鉴他人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可以与国内外具备丰富经验的大学或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如外聘外方大学或医院有经验的外教,或选派本校优秀教师赴合作方学习等,选派本校优秀学生赴外方大学继续进修学习或到外方医院实习等。签订培养计划,或与国外教育机构或国外医疗单位签订输送计划,这种“订单式”培养、产学结合是成功开展涉外护理教学的大前提,它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尝试在涉外医院或病房开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到涉外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

2.校校合作。高校之间的合作发展能够整合教育界内部的资源,使得学校间的优秀教学资源得到共享。校方可以尝试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多样合作办学,开设“3+1”护理专业本科项目、护理专业涉外语言培训项目、合作开办国际预科课程项目等,通过“国内+国外”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校还可以与国内外相关基金会、高校、研究单位合作,申请相关资金或项目培训上的支持等,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办学,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走出国门,早日进入到英语语境中进行实践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高职涉外护理课程目标是帮助培养双语技能型护理人才,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但与发达地区的很多高职医学院校的涉外护理课程建设情况相比,广西在护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加快涉外护理英语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力度,通过切实提高本校护生“专业+外语”的综合能力,提高广西高职医学院校本身的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对于学校来说,需要让一线教师队伍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同时加强师资培训,为教学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才能为涉外护理行业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2]陈文松.护理专业涉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护理管理杂志,2006(3-6)

[3]黎辉.当前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2)

[4]陈建军.高职高专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5]王和峰.涉外护理专业教学英语改革方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

[6]余薇,陈文松. 涉外护理(专科)国际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 护士进修杂志,2010(9)

(责编卢雯)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英语课程广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