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院校酒店英语与前厅管理课程融合模式探索

2014-09-01朱桂萍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前厅单词考核

朱桂萍

【摘要】阐述旅游院校酒店英语与前厅管理课程融合的总体思路,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评价考核体系对课程融合进行五方面的设计,从而有机融合了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前厅管理课程结构,丰富教学手段,创设更多英语环境,探索全新的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旅游院校酒店英语前厅管理课程融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65-03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酒店英语(前厅部分)”和“前厅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两门核心课程,两门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方法体系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又存在着交叉重复、衔接性差等问题。有机融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可更好地培养高技能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课程融合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方向,高校课程融合主要在关联性较高的课程之间、素质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信息技术等辅助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学术性与职业性课程融合等几个方向。个别职业院校对酒店英语与实训课程进行过融合探索。酒店英语课程与前厅管理课程融合是专业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的融合,切合酒店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和情景化教学的教学改革方向,在教学资源整合和课程内涵提升上是一种全新思路。

国内学者在研究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时,普遍重视结果多于重视教学过程,具体表现在重视高职专门用途英语中的目标情景分析,而不太关注学习分析,课程设置、教材选编两个环节是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而研究多偏向于从总体、宏观上的论述,对细节的把握不多;如何将高职英语与专业课程融合以及就业市场对高职人才英语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未能作具体阐述。课程整合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以同类课程整合为研究对象,而在不同门类课程之间则缺乏协同整合的探讨。

受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美国在教师教育课程上进行了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打破了“专业性”与“学术性”割裂的状态,是其改革的一大突破。对不同学科课程进行融合和贯通的理念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路。

二、“前厅管理”与“酒店英语(前厅部分)”课程融合主要研究思路

“酒店英语(前厅部分)”和“前厅管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两门核心课程,两门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方法体系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又存在着交叉重复、衔接性差等问题。课程融合立足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的客观现实,通过有机融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专业的课程结构,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创造更多“原汁原味”英语环境,探索全新的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前厅管理”课程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前厅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能够掌握前厅的实际服务的规范和标准流程。而“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掌握酒店行业英语专业知识,用英语完成酒店工作岗位的任务。两个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很大部分的重合,特别是要求学生掌握酒店服务的规范、流程对客服务方面是一致的。教学服务模块基本是一致的。二者在教学过程当中是相辅相成的,对酒店管理理论及前厅工作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英语功能句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准确、标准、流利的英语也是前厅对客服务的客观要求。但是目前两门课程被划分为专业课程和语言课程两个独立的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助。通过探索课程融合,融合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专业技能与语言能力的双提高。

(二)理顺两个重要关系。项目要理顺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两个重要关系。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英语学习为专业学习奠定语言基础,专业学习促进和巩固英语学习。将两门课程进行糅合贯通,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首先理顺好这两个关系,摆脱固有教学思维习惯的羁绊。

(三)突破三大教学瓶颈。具体如下:

1.双语教材及教学资源。目前各种酒店管理专业中文资料非常丰富,但是外文专业资料却极其匮乏。另外,虽然酒店英语的教材不少,但是侧重于语言训练。专业知识与语言结合的适合的理想教材却属凤毛麟角。同时,学生课余很少能接触到原文专业文献,缺乏课外语言交流环境,产生课上和课下相互脱节。进行课程融合首先是教材、教学资源的融合。可引进直观教学媒体,如视频材料,降低语言理解难度。

2.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及专业理论水平。课程融合高层次目标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素质的要求。教师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其次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最后是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相关专业课教师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3.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课程融合对学生而言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加大了学习的压力。因此必须循序渐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前厅管理”与“酒店英语(前厅部分)”课程融合设计

(一)课程定位。包括两方面:

1.促进学生从学习性语言到运用性语言的突破。高度国际化的酒店业需要精通英语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仅凭一周三节课的酒店英语课程无法满足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专业课程如前厅管理与前厅英语具有高度关联性,通过课程融合,将专业课程与英语课程的结合,一方面切合目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条件、学生英语水平、师资水平,另一方面又可吸取双语教学模式的优势,更适应学科行业特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从学习性语言到运用性语言的突破。

2.提高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前厅管理与前厅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复性,在服务流程教学上必须保持一致性。但是目前两门课程被划分在独立的课程体系中,缺乏系统性和协作性。通过课程的有机融合和贯通,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学内容。前厅管理和酒店英语是酒店管理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但是一直以来被划分在独立的课程体系之下,通过课程的融合,不仅可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而且是对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对跨领域教学的探索,是专业教学与语言教学协作的探索。根据项目教学的设计准则,我们设计了酒店英语与前厅管理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一是加强酒店英语口语及听力的练习,并理解酒店服务中前厅管理部分的相关英语内容,实践酒店情景对话(酒店前厅仿真实训室)。二是任课教师对每一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且就学生在考核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以其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拓展性学习,从而提升英语服务技能。三是以视频、实物、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介绍星级酒店前厅部日常工作用语和相关服务的背景知识。四是在学生听力的基础上,设计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项目,掌握酒店前厅部分所需英语技能及服务流程。

(三)教学方法。在酒店英语(前厅部分)和前厅管理的教学方法上,本课程摒弃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而采用互动式教学,即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大量采用实境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社会服务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实训操作、实习体验、就业应用有机贯通,收集有针对性的案例,选择课程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建立反映知识点、能力点的问题群。师生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主要有校内生产性仿真实训和酒店零距离体验式实训。在课程设计上将入职学习、对客服务、基层管理三个教学模块采用双语式仿真学习,模拟操作整个服务流程,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既有理论上的连贯性,又有实践上的操作性,使学生既能掌握前厅部运行和管理的理论知识,又能够较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具备综合职业能力。酒店体验学习则是把学生带到酒店进行一定时段的工作,以实践促进学习,形成职业技能。

(四)教学队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那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在旅游院校“双语双师型”师资培养上可分为两步来走:第一,送出去模式,积极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及旅游研究院所合作,实现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的互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要求,增强“双语双师型”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无缝融合;第二,引进模式,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独特引进人才机制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双语双师型”教师,使得专任教师具备语言素质高、专业技术强、行业经验富等素质,并能运用专业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持有“多证”。

(五)评价考核体系设计。这两门课程融合后的评价考核方式是以职业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在考核内容上,增加酒店英语中(前厅管理)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的考核,减少酒店英语中单一记忆性内容的考核。在考核主体上,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所授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酒店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考核整体安排,见表1;第二,教学过程考试占20%,过程考核主要是对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进行考核,见表2;第三,教学产品考核占50%,产品考核的设计方案将对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学习态度及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见表3;第四,关键理论知识考核占30%,采用笔试,试卷内容涉及课程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见表4。

表1课程考核整体设计表

成绩权重 平时考核(70%) 期末考试

过程考核(20%) 产品考核(50%) 卷面考核(30%)

考核形式 学生自评、教评 学生互评、教评 笔 试

表2教学过程考试安排表

序号 任务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备注

一 Airport Delivery

机场接送服务 10分 每一任务模块设2学时,结束后随堂考试 2% 对每一次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内容进行质量分析,进一步优化考核方案,并进行存档

二 Greeting & Checking in

办理入住登记 10分 2%

三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外币兑换 10分 2%

四 Goods safekeeping

行李寄存服务 10分 2%

五 Accompanying the Guest

礼宾服务 10分 2%

六 Secretary Service

秘书服务 10分 2%

七 Postal Expressing

邮寄服务 10分 2%

八 Ticket Booking

订票服务 10分 2%

九 Communication Service

通信服务 10分 2%

十 Checking out

结账退房服务 10分 2%

合计 100分 20%

表3教学产品考评安排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一 旅客抵店、入住登记服务英语情景剧 40分 第6周 20%

二 商务助理英语情景剧 40分 第10周 20%

三 结账服务英语情景剧 20分 第16周 10%

合计 100分 50%

表4关键理论知识考试安排表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任务一 接机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期末考试120分钟 30%

任务二 入住登记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三 外币兑换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四 寄存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五 礼宾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六 秘书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七 邮寄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八 订票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九 通信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十 结账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合计 100分

四、结语

酒店行业是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无论是工作服务还是日常交流,精通英语都是酒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英语专业讲解、英语案例分析,外语考核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英语的环境,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性语言到运用性语言的突破。酒店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酒店业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酒店作为接待入境游客的窗口,酒店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供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场能力。且前厅又是与客人接触最频繁、要求最高的部门。

将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外域环境中提升,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知识内容领先,通过对引进原版教材进行改编和选编,吸收先进的观点和理论。其次教学方法改进,办照外国教材的编写思路,更有利于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运用于教学过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课程融合,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亦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巧红.与专业相融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杨春梅.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科融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陈恒仕.旅游高职院校英语项目教学的设计——以酒店英语课程为例[J].旅游论坛,2011(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特色专业级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酒店管理专业)(GXTSZY182);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85)

(四)教学队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那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在旅游院校“双语双师型”师资培养上可分为两步来走:第一,送出去模式,积极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及旅游研究院所合作,实现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的互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要求,增强“双语双师型”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无缝融合;第二,引进模式,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独特引进人才机制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双语双师型”教师,使得专任教师具备语言素质高、专业技术强、行业经验富等素质,并能运用专业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持有“多证”。

(五)评价考核体系设计。这两门课程融合后的评价考核方式是以职业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在考核内容上,增加酒店英语中(前厅管理)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的考核,减少酒店英语中单一记忆性内容的考核。在考核主体上,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所授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酒店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考核整体安排,见表1;第二,教学过程考试占20%,过程考核主要是对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进行考核,见表2;第三,教学产品考核占50%,产品考核的设计方案将对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学习态度及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见表3;第四,关键理论知识考核占30%,采用笔试,试卷内容涉及课程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见表4。

表1课程考核整体设计表

成绩权重 平时考核(70%) 期末考试

过程考核(20%) 产品考核(50%) 卷面考核(30%)

考核形式 学生自评、教评 学生互评、教评 笔 试

表2教学过程考试安排表

序号 任务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备注

一 Airport Delivery

机场接送服务 10分 每一任务模块设2学时,结束后随堂考试 2% 对每一次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内容进行质量分析,进一步优化考核方案,并进行存档

二 Greeting & Checking in

办理入住登记 10分 2%

三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外币兑换 10分 2%

四 Goods safekeeping

行李寄存服务 10分 2%

五 Accompanying the Guest

礼宾服务 10分 2%

六 Secretary Service

秘书服务 10分 2%

七 Postal Expressing

邮寄服务 10分 2%

八 Ticket Booking

订票服务 10分 2%

九 Communication Service

通信服务 10分 2%

十 Checking out

结账退房服务 10分 2%

合计 100分 20%

表3教学产品考评安排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一 旅客抵店、入住登记服务英语情景剧 40分 第6周 20%

二 商务助理英语情景剧 40分 第10周 20%

三 结账服务英语情景剧 20分 第16周 10%

合计 100分 50%

表4关键理论知识考试安排表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任务一 接机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期末考试120分钟 30%

任务二 入住登记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三 外币兑换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四 寄存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五 礼宾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六 秘书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七 邮寄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八 订票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九 通信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十 结账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合计 100分

四、结语

酒店行业是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无论是工作服务还是日常交流,精通英语都是酒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英语专业讲解、英语案例分析,外语考核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英语的环境,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性语言到运用性语言的突破。酒店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酒店业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酒店作为接待入境游客的窗口,酒店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供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场能力。且前厅又是与客人接触最频繁、要求最高的部门。

将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外域环境中提升,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知识内容领先,通过对引进原版教材进行改编和选编,吸收先进的观点和理论。其次教学方法改进,办照外国教材的编写思路,更有利于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运用于教学过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课程融合,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亦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巧红.与专业相融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杨春梅.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科融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陈恒仕.旅游高职院校英语项目教学的设计——以酒店英语课程为例[J].旅游论坛,2011(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特色专业级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酒店管理专业)(GXTSZY182);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85)

(四)教学队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 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那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在旅游院校“双语双师型”师资培养上可分为两步来走:第一,送出去模式,积极与国际知名旅游企业及旅游研究院所合作,实现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的互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要求,增强“双语双师型”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的无缝融合;第二,引进模式,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独特引进人才机制政策,从海外引进一批“双语双师型”教师,使得专任教师具备语言素质高、专业技术强、行业经验富等素质,并能运用专业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持有“多证”。

(五)评价考核体系设计。这两门课程融合后的评价考核方式是以职业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在考核内容上,增加酒店英语中(前厅管理)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的考核,减少酒店英语中单一记忆性内容的考核。在考核主体上,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课程所授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酒店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考核整体安排,见表1;第二,教学过程考试占20%,过程考核主要是对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进行考核,见表2;第三,教学产品考核占50%,产品考核的设计方案将对课程标准中的学生学习态度及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见表3;第四,关键理论知识考核占30%,采用笔试,试卷内容涉及课程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见表4。

表1课程考核整体设计表

成绩权重 平时考核(70%) 期末考试

过程考核(20%) 产品考核(50%) 卷面考核(30%)

考核形式 学生自评、教评 学生互评、教评 笔 试

表2教学过程考试安排表

序号 任务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备注

一 Airport Delivery

机场接送服务 10分 每一任务模块设2学时,结束后随堂考试 2% 对每一次教学过程中的考核内容进行质量分析,进一步优化考核方案,并进行存档

二 Greeting & Checking in

办理入住登记 10分 2%

三 Foreign Currency Exchange

外币兑换 10分 2%

四 Goods safekeeping

行李寄存服务 10分 2%

五 Accompanying the Guest

礼宾服务 10分 2%

六 Secretary Service

秘书服务 10分 2%

七 Postal Expressing

邮寄服务 10分 2%

八 Ticket Booking

订票服务 10分 2%

九 Communication Service

通信服务 10分 2%

十 Checking out

结账退房服务 10分 2%

合计 100分 20%

表3教学产品考评安排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一 旅客抵店、入住登记服务英语情景剧 40分 第6周 20%

二 商务助理英语情景剧 40分 第10周 20%

三 结账服务英语情景剧 20分 第16周 10%

合计 100分 50%

表4关键理论知识考试安排表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考试时间 占考试总成绩百分比

任务一 接机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期末考试120分钟 30%

任务二 入住登记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三 外币兑换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四 寄存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五 礼宾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六 秘书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七 邮寄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八 订票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九 通信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任务十 结账服务相关知识、服务所用单词、会话 10分

合计 100分

四、结语

酒店行业是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无论是工作服务还是日常交流,精通英语都是酒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英语专业讲解、英语案例分析,外语考核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英语的环境,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性语言到运用性语言的突破。酒店管理专业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酒店业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酒店作为接待入境游客的窗口,酒店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供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场能力。且前厅又是与客人接触最频繁、要求最高的部门。

将专业课程和英语课程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外域环境中提升,提高教学的效率。首先知识内容领先,通过对引进原版教材进行改编和选编,吸收先进的观点和理论。其次教学方法改进,办照外国教材的编写思路,更有利于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运用于教学过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通过课程融合,有利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亦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巧红.与专业相融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变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2]杨春梅.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科融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陈恒仕.旅游高职院校英语项目教学的设计——以酒店英语课程为例[J].旅游论坛,2011(4)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特色专业级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酒店管理专业)(GXTSZY182);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85)

猜你喜欢

前厅单词考核
麦蒙服饰办公前厅
《前厅服务心理分析与待客策略》教学设计
内部考核
单词连一连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看图填单词
好难理解
酒店前厅管理问题与对策探究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