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探索

2014-09-01吴大平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补助金入园困难

吴大平

【摘要】分析国内实施学前教育幼儿资助的几种主要形式,阐述广西学前教育资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广西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广西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探索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26-03

2011年,国家提出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建立和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1年9月,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对全国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至此,我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正式建立。为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广西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广西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制度,将学生资助体系首次扩展到了学前教育阶段。本文主要探讨完善广西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体系的问题。

一、国内实施学前教育资助的几种主要形式

第一,直接的财政拨款。一是通过财政拨款建立或补助公办幼儿园。我国现阶段对学前教育直接的财政拨款主要是针对公办幼儿园。《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以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公办幼儿园的支持力度,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来解决学前教育数量不足的问题。二是通过财政拨款对幼儿家长或幼儿教师进行补贴。有部分地区对低收入的幼儿家长和待遇较低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补助。如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实行学前教育补贴制度,对禅城区户籍学龄前一年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600元标准给予补助。

第二,现金补助、代金券或教育券。目前,现金补助是全国各省份较为常用的一种资助方式,即由学前教育主管部门以现金方式支付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在园期间的保教费用和伙食费等。代金券则是学前教育主管部门将财政性经费以“券”的形式发给家长,由家长将券交给幼儿园,幼儿园又拿“券”到相关部门换取教育经费。不少省份实施学前资助教育券制度,如浙江省宁波市的“幼儿教育券”、山东省临淄市的“教育券”和江苏省南京市的“幼儿助学券”等。

第三,我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的弱势幼儿补助、减免费资助制度,将保障弱势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二、广西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一)基本原则。广西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始终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优先保障基本受教育权、无歧视和特殊保护。

(二)资助对象和项目名称。对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给予资助。优先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资助项目名称为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金(简称“入园补助金”)。

(三)资金分担机制。学前教育资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自治区各级财政承担。其中,设区市(含城区)幼儿园资助所需经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与设区市财政按4∶6的比例共同分担。县级幼儿园资助所需经费,由自治区本级财政与县级财政按6∶4的比例共同分担。

(四)资助范围与标准。全区资助面约占在园幼儿总数的10%左右。“入园补助金”标准为平均每人每年1000元。

(五)实施主体和评审程序。具体如下:

1.实施主体。入园补助金申请及评审工作由幼儿园组织实施,按学年进行申请和评定。

2.评审程序。(1)成立由幼儿园园长、教师和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干部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2)入园补助金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评审小组根据下达的资助名额,对儿童家长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定,提出本园入园补助金受助儿童建议名单与等次。(3)将资助儿童建议名单在园内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4)公示无异后,由幼儿园收集发放入园补助金的受助儿童家长银行卡(储蓄存折)资料,银行卡信息必须由家长本人填写并签字确认。幼儿园填写《广西学前教育资助汇总表》后,由幼儿园的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复。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人员对幼儿园的受助学生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并将最终确认的名单通知各幼儿园。区直幼儿园、市属幼儿园按照属地原则直接由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六)资金发放方式。入园补助金由市、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按学期通过银行卡(储蓄存折)统一集中发放给受助儿童家长。另外,建立发放告知制度。市、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通过银行发放入园补助金后,应及时将受助学生名单、发放金额、发放时间等信息通知各幼儿园。各幼儿园应以书面形式将上述信息告知受助儿童家长,并由儿童家长在回执单上签字确认。

(七)监管机制。一是明确各级资助机构管理职责。二是强化资金监管。三是惩罚措施。

三、广西学前教育资助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前幼儿家庭经济状况难掌握。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普遍不掌握入园幼儿的家庭经济情况。幼儿在入园前没有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无法准确了解城乡低保、残疾、孤儿、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等幼儿的具体人数,使预测学前资助资金规模及资助范围的界定存在困难。

第二,学前幼儿流行性大,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幼儿教育尚未进行学籍及属地管理,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入园流动性较大。部分规模较小、条件设施简陋的民办幼儿园接收外来务工幼儿较多,幼儿随父母工作单位迁移的流动性大,幼儿的频繁换园为今后资助资金的确认、下拨、领取带来不便。

第三,学前幼儿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和程序。学前教育资助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身份认定标准和程序,加上幼儿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用于幼儿资助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场地有限,影响了资助对象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四,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发放难度大。由于学前幼儿年龄小且其家庭流动性大等原因,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监管难度很大,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无法直接发给受助学生,而只能发给家长,无法保证资金的安全和用于规定的用途。

第五,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许多适龄儿童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由父母一方歇业或爷爷奶奶在家看管,尚未入园,要解决这部分本应入园的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应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使更多的让更多的适龄幼儿“有园上”、 “上得起学”,充分体现幼儿资助政策的普惠性。

第六,许多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雄厚的公办园已经饱和,没有能力再接收更多幼儿,而条件较差、师资力量弱、办园质量差的民办园却面临着招不到幼儿的尴尬局面。如何扩大公办园的办园规模,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同时提高民办园的办园条件、规范其运营,使家长安心送孩子上民办幼儿园便成了实行学前资助的前提条件。

四、完善广西学前教育资助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政策宣传教育。应广泛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幼儿享有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难问题,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从而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无缝链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二)明确职责分工。政府要加快幼儿园建设,尽快实现每个乡镇办好1所公办幼儿园,确保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民政局、教育部门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女资格认定工作,确保审核工作公平、公开、公正。教育部门要将学前教育资助工作纳入办园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门和有关幼儿园要加强幼儿的园籍管理,确保幼儿资助信息真实、可靠。财政、教育部门要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幼儿资助人数,在规定时间,足额将资助金发放至受助幼儿家庭。幼儿园要审核受助名单并告知受助幼儿家长到县﹙区﹚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领取补助资金。

(三)建立学前幼儿家庭经济困难档案库。其一,规范学前幼儿家庭经济困难标准。各市县区要建立了学前幼儿家庭经济困难档案库,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有三类:一是城镇低收入家庭学生;二是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三是因受灾、疾病等各种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两档归类:一档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即孤儿、残疾儿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二档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学生,即除一档以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二,建立学前幼儿家庭经济困难档案库。家庭经济困难学前幼儿的认定工作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幼儿园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政策宣传,解释建档程序和标准;第二步,由学生或家长提出建档申请,同时提交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社区或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第三步,由学校组织人员到学生家庭走访、校内评议、公示;第四步,由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汇总整理,建成“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档案库”。其三,确定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资助名单。一是各市县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根据各乡镇在园幼儿人数及资助比例等因素下达资助指标;二是幼儿园要根据下达指标组织在园幼儿及家长申请;三是幼儿园成立由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代表、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干部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从学前幼儿家庭经济困难档案库中按下达指标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等额选出建议资助名单,并将建议资助名单在园内进行5个工作日公示;四是由县区资助办报县区教育局、财政局审核、批复,确定资助名单。

(四)坚持县级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统发制度。其一,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各县区将各类公、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申报、发放工作统一管理,县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选定具有乡镇网点优势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作为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的代发银行,指导乡镇中心为单位选择本乡镇代发银行中并为受助幼儿家长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其二,实行县区级资助机构统发。各县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确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必须通过银行卡统一集中发放给受助幼儿家庭。每学期,县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按学期将资助指标下达到幼儿园,并复核发放数据,由县区教育局、财政局审批后,县区教育局做好资金发放计划,由县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向代发银行发出划款指令,代发银行统一集中将入园补助金发放至受助幼儿家长银行卡中。每学期银行代发入园补助金发生的手续费列入县区本级财政部门预算。

(五)后续管理。其一,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是入园补助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材料,各幼儿园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档案,将项目申请表、相关证明材料、评审材料(包括领导小组;工作方案;评审的会议记录)、公示材料(包括公示、公示结果书面材料和相片证明材料)、资助汇总表、补助金发放告知回执单等材料整理造册,分年度建档备查。乡镇学校(幼儿园)以乡镇为单位,统一集中归档管理;县区直属幼儿园独(下转第61页)(上接第27页)立建档,分学期上报县资助办。县区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及时将学生资助发放汇总表、银行受理凭证等材料分类归档备查。其二,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入园补助金监督检查的目的在于防范财政资金套取,监督检查的以查看档案和实地查访两种检查形式为主,核查在园幼儿的人数和银行储蓄卡的办理情况。在监督、核查时,对于连续抽查两次不在园的幼儿取消其受助资格。

【参考文献】

[1]孟伟,张羽寰,李玲.多元均等——我国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路径探析[J].教育导刊,2012(2)

[2]孙美红.我国学前儿童教育资助政策:改革探索及启示——基于全国及部分省(市、自治区)现行相关政策的分析[J]. 基础教育,2012(12)

(责编黎原)

猜你喜欢

补助金入园困难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资基数应如何计算?
选择困难症
教育部:学生营养膳食补助金不得发放现金
印度政府未向胶农发放补助金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60天适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