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2014-09-01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7期
关键词:达拉特旗对折动手

冯 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四小学,内蒙古 达拉特旗 014300)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冯 晶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四小学,内蒙古 达拉特旗 014300)

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在于能否充分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否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能力。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催化剂,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驱动力。教师要用兴趣来萌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教学;动手实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催化剂。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生机,让学生愉悦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一、精心设计好导入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且数学非常有趣。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贴近生活的,妙趣横生的生活情境,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欲望,把学生从任务型的学习引导为目的型的学习,进而会满腔热情地独立思考,用交流探索的方式去解决一个个问题。课堂效率就能明显提高。

例如,在进行乘方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师:“一张纸按0.1毫米算,对折一次非常容易,它的厚度是0.1×2毫米。一张纸最多能连续对折几次呢?到时候你如何计算它的厚度是多少?”许多同学就拿出一张纸实验,结果大失所望,对折到7次、8次就无法继续。师:“这充分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猜想和事实有时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以后要有依据地思考问题,亲自动手实践去检验,才能少犯错误。下面我们以对折6次为例计算厚度,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方法。”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并写出几种方法,有加法,也有乘法,还有其他的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后趁热打铁给出乘法和乘方的关系,以及乘方的定义。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纸,能让我连续对折27次后,把它放到海平面上,它和珠穆朗玛峰哪一个更高呢?”有的学生认为纸高,有的说珠穆朗玛峰高,还有说至少也得三天才能算出,这时你告诉学生,10秒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计算器。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这样的情境更贴切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辩证关系,展现数学的魅力,在导入新课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助于新知的探索与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满足了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愿望并从中得到了收获,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环境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愉悦,置身于其中,不会感到紧张、沉闷,从而使师生在知识内容上有沟通,在情感上有共鸣、有亲和力,促使信息反馈畅通。学生们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的课堂节奏,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接受后,对于个别较慢的同学,可以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最终让每位同学都处于高效运转状态。而恰当的风趣幽默,适合时机鼓励,能有效减缓压力、活跃气氛,起到课堂润滑剂的作用。

三、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动手实践与主动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学生动手实践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习惯,合作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动手实践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手段。

根据孩子模仿性强、爱动的特点,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其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自己观察,自己动手操作,共同合作,及时交流,让孩子体验到一种自我成就感和乐趣。如,通过小故事、小实验和日常观察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且相互交流;还可让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学具(如长方体、圆柱体,平移和旋转的图案等)。他们对于自己动脑想出来的、自己动手做出来的、自己查资料找到的东西,有一种偏爱,因而类似活动有利于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总之,我觉得“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迫不及待要求获得新知的情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作为教师,要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来掌握知识这一目标,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

[1]肖川.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田茂胜.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人市出版社,2002.

[3]张卫国,李润泉.数学教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4]卢江,金明玉.数学教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G622.0

A

1674-9324(2014)17-0182-01

冯晶,女,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四小学教师,小教高级,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达拉特旗对折动手
我也来动手
对折十次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达拉特旗气候条件对紫花苜蓿的影响
动手演示找错因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达拉特旗耕地利用潜力时空分布及其限制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