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2014-09-01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生教材

张 华

(湖北省公安县毛家港镇塘咀小学,湖北 公安 434313)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且,课堂教学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客观因素。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部分,对学生以后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很多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反复思索,如何调整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改的推动和实施为我们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希望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桥梁,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基于这种认识,小学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结构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新旧知识间的整体和联系。数学教师要在小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可以结合课外扩展,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对教材的反复研究和改革,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材的深入研究也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一般小学教师在管理学生方面都比较严格,但是如果缺乏良好的课堂气氛,那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教师,他们才能积极的投身到这门课程中去。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不但要做学生的良师,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还要做学生的益友,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这样,小学生从对教师的畏惧逐渐转向愿意亲近教师,这一时期的学生都较为敏感,教师主动示好,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想学生所想,这种无形中的关心,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慢慢地学生会乐于参加数学实践活动。

三、注重学困生教育,使用分层教学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新课标中提出,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客观存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我班上的差生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一部分学生因为是留守儿童,孩子教育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稳定,时上时下,学习潜力较大,但学习方式上存在问题,再有就是一小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以往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他们很难适应。针对这一情况,我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还好与特长,为学生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不仅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潜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四、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能力

我们常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具备一桶水。这其中主要包含两种意思。第一,教师要懂得征服学生。这主要指的就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使用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心应手,授课过程是否洒脱自如,能够赢得学生的钦佩。所以,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大纲,还要引入新颖的教学内容,不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心意,这样才能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教师要让学生折服。知识渊博、思维敏捷的教师才容易让学生折服,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还要具备幽默的语言,渊博的智慧,不仅仅擅长教学,还要对教育的相关领域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不但要细致的研究数学教学,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见识,努力做好激情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反馈教学信息,使得数学教师及时反思教学,改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注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数学成绩单方面评价,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每一位小学生都要公平公正,重视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双重兼顾,以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是看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计划的实施都是围绕学生的利益为核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积极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认知能力上,从懵懂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学,从不喜欢到喜欢,进而逐层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1]李玉娥.去“浮华”之气,求“真淳”之风——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8,(05).

[2]张楚廷.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0,(05).

[3]尹忠.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z].道客巴巴参考:http://www.doc88.com/p-631428464682.html.

[4]查继科.浅析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8,(Z6).

[5]洪玮.课标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福建中学数学,2007,(10).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生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