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讨

2014-09-01齐夏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实训

齐夏辉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是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应培养出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但是,从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培养出的毕业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会计教学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是直接影响毕业生素质的一个主要因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改革。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课程设置还不够科学。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在整体规划上应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特色。在编制教学内容规划时补充和更新不够及时,大多时候仅仅对新增课程进行了规划,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主要针对制造业,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涉及较少,即便是有所涉及,也仅仅是从理论方面进行描述,案例分析较少,在课时计划中,没有针对社会需求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讲解,这样的会计教学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二是会计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存在相互脱节现象。如很多学校将税法课安排在第二学期以后,而会计专业课中只要企业对外发生交易,就会涉及到税法知识,在没有接触到税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讲到有关税法知识时,学生就会表现的很茫然。三是教材选取标准不统一。通常教材是由担任专业课的教师选定,由于教师任课的不固定性,所选定的教材很难统一,导致教材内容的不一致,教材质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而且缺乏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及时补充进来的新内容,因此,不利于会计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教材来源不同,相互不配套,与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适应。

2.实践性教学缺乏,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对接。实践性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虽然大多职业院校也开设了会计专业的实训课程,大部分专业主干课都有相应的模拟实验室,但是,由于受到课时安排和设备资源的限制,每周只有2节模拟实训课程,即便是开展了模拟实训课程,实习的设备资料与现实中企业的环境存在很大差距,在模拟操作中,没有签章环节,会计、出纳、财务主管均有一个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一来不仅违反了会计操作规定,起不到模拟教学的目的,也严重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大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在积极地谋求校企合作的渠道,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到企业里面实习,不可能真正承担一定的工作,接触不到完整的企业账目,同时,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接触企业的财务资料,因此,学生到企业实习只能流于形式,他们所掌握的会计知识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课本,这势必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一是在教学方法方面,理论讲述较多,实践教学较少,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很多院校只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上安排了非常有限的模拟实训,教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学习,师生之间交流少,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二是教学手段落后,设备比较简陋。在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在学校就是学习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的思想误区。

4.会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调查中发现,会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绝大部分会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二是专业教师的新知识更新较慢,知识结构层次不够全面,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三是有些高职院校引进一些高级会计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当中,他们有着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但是理论知识相对不足。从以上三点来看,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职院校教师非常少,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改革措施与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我们在课程体系规划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据社会需求和政策法规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关内容,真正实现教育面向社会,避免出现知识与社会要求脱节的现象。二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高度重视各课程之间的逻辑配合,尽可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的现象。三是理论课与实践课要协调统一,在掌握必要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是在教材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商讨,统一订购质量高、权威性强的教材,另外,要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组织骨干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具有明显校本特色的教材。五是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专业的社会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必要时可以委派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2.建立科学地教学模式,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依据会计专业特点,采用案例式、模拟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小组教学和分角色教学,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模拟实验室要资料、设备齐全并不过时,随时为学生开放,并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不受课时限制,直到学生充分掌握为止。高职院校要建立校外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切实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提高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水平。提高会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已成为当前会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进修或培训,不断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二是鼓励和支持专业课教师参与专业技术考试,切实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三是从外部引进会计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丰富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人才担任会计专业兼职教师。四是建立专业教师互听课制度,并纳入绩效考核,开展公开课、课件制作等能够提高教师技能的教学比赛。五是依据整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定期选拔各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督促他们不断提高,勇于超越。六是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定期去一线锻炼,以便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周伟华.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5).

[2]谷新民.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7).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实训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