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

2014-09-01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杨 静

(攀枝花学院 思政部,四川 攀枝花 617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担负着向大学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且还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具有理论性、政治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其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无疑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该课程教育实效和教学质量的一大有力举措,其作用尤其明显。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特征

案例教学法是指藉由案例作为师生互动核心的教学方法。详言之,案例教学法指藉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养的重视,尤其是1986年美国卡内基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的报告书中,特别推荐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中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通过案例掌握原理和概念,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管理者和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因此,案例教学法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注重双向交流,并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的步骤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典型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有一个体验、讨论、质疑、点评案例的过程,最终从案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原理,从而达到认知、能力、情感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

1.精心选择案例,做好课前准备。精选案例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前提。案例教学法以具体事例为出发点,因而对事例的搜索和选择就成为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第一步。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所选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启发性,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就要紧扣时代主题。针对学生所面临的新形势、所处的新环境和所关注的具有普遍性的新问题来选择。这样才能把政治理论课中的重点、难点和现实性中的热点以及学生的所思所虑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力。精选案例的基础上,做好课前准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主要从两方面去做:一是要研读案例的背景材料。其目的是为了在了解和懂得案例内容和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好案例。二是要针对案例设计出讨论题目。讨论题目必须针对教学理论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具有开放性,并且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2.组织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引入案例后,教师应提出一系列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应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并要求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和论证。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对学生在讨论中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的正确观点和想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把讨论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轨道上来,做到以理服人。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精神。

3.教师及时点评总结,注重引导性。这是案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导向性的特点,案例教学的点评总结要求更高。如果缺乏有效的点评总结,从案例中得出的结论往往得不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炼,甚至会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反作用。因此,对案例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十分重要。教师的总结应当在对学生的讨论、分析做中肯、简练的评价的基础上有所升华。画龙点睛、切中要害的总结分析,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而且能够通过案例提升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观察世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把案例的选取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因此,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读性。但是,案例教学法属于教学方法范畴,不能喧宾夺主,取代教材,案例和教材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注意案例的可读性的同时,选择的案例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完美契合,并具备一定的值得挖掘的理论价值。只有这样,运用案例教学时才不至于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本意。因此,必须注意案例和教材相结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通过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才能在学生与教材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2.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案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这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专业与身心发展的状况,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案例实施课堂教学。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前调查或者让学生提出建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及思想上认识上的一些困惑,进而选择恰当的案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切实达到教学目的。

3.充分发挥师生主体的能动性。从案例教学来看,师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案例教学法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成为案例教学成功运用的核心。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2]教师主体能动性包括:对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受教育者的全面认识,对教育方法的科学运用;对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开发等。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要将原来以书本为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一个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在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确保案例教学的成功。

4.加强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建设。案例教学法有其特殊的功能,但也有其教学上的限制。针对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上,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法实施的环境。第一,调整班级设置。班级人数的多少是影响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的重要条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班级学生大多在一二百人,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必须对大班级进行调整,人数降到五十人为宜。第二,建立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不断更新的案例库。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都有配套的教学案例,但这些案例并不能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要求,并且不能对这些案例做到及时更新。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不断更新的案例库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又一重要条件。

总之,案例教学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并经过长期的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更确切地说,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作为一种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效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5.

猜你喜欢

理论课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