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内涵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2014-09-01田小兵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民办高校

田小兵,魏 敏,王 港

(1.钟山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9;2.南京师范大学 中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3.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9)

目前,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问题则是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是关键环节。但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师资建设。

一、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政策支持不到位。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但在一些具体的政策上存在着对民办高校教师不合理的制度规定,特别体现在操作层面,影响了教师任教的积极性。

2.民办高校缺乏有效的教师管理机制。在民办高校中,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之一。但是民办高校建立时间还不长,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录用教师、工作考核、教学质量监督等都缺少规范的制度,随意性很大。

3.师资结构不合理。为了达到教育部对教师结构的要求并且确保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录用教师的时候大多采用择优录用的聘用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当中,兼职教师占了大半以上,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教师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呈现出两极化;无职称或低职称的教师比较多,高职称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相对较少。

4.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新毕业的年轻教师,由于人事关系、住房、保险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很难安心在民办高校长期执教;兼职教师则更是把民办高校作为自己赚钱的场所,与本质工作产生冲突的时候,则排挤民办高校的教学安排,使教学缺乏保障,这些都使得民办高校教师频繁变动和调整,致使师资队伍不稳定。

5.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适应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民办院校大多推崇“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就对民办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以离退休教师为主的高职称教师,知识结构陈旧,知识更新能力比较弱,新技术新信息的含量也比较低;年轻教师大多刚毕业就走上教学第一线,缺乏实践知识和教学方法。

6.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民办高校,部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够,只是把当教师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工作的激情,没有责任感,不注重教书育人;还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个人的功利,缺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二、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影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外在因素。①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现行的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一系列对民办教师不合理的规定,如民办高校教师的编制挂靠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晋级、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民办高校教师在身份认同上存在障碍。②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偏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人们对民办高校认可度并不高,认为民办高等教育纯属多余,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没有保证。这些错误的观念造成社会上对民办高校的负面评价居多,使得人们不太愿意到民办高校任教。

2.影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高校内部因素。①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师资队伍的发展建设。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只能依靠学生的学费,来源单一,而且较为不稳定。这成为民办高校诸多问题的原因所在。②经营者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普遍。民办高校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主要是以获利为目的的,对于教师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职务晋升等问题,缺乏全盘的考虑,甚至没有计划安排,只重视教师的使用,而不注重教师的培养。③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民办高校缺乏民主管理机制,很少有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几乎没有民主管理权,很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民办高校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方式较为单一,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缺乏进取心。④学校管理观念存在误区。重兼职,轻专职,在主观上不愿意引进年富力强的专职中青年教师,致使民办高校专兼职教师比例严重失衡;重教学,轻科研,民办高校从经费角度考虑,不愿意对科研采取奖励措施,导致民办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低下,不能捕捉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重理论,轻实践,在课程设置时,很少会有实践课程的安排,加上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隐性、滞后的特征,对办学历史不是很长的民办高校来说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导致民办高校中双师型教师普遍缺乏。

3.影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因素。①对切身利益过于关注。民办高校的高工资吸引了很多公办高校的教师以及刚刚毕业的学生前来任教,但近年来,公办院校纷纷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不断加薪,使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有的甚至超过了民办高校,使得民办高校的教师产生了转往公办高校的念头。②存在打工心理,归属感不强。就民办高校实行的管理体制来看,高校举办人和教师之间都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因此,在很多民办高校教师的潜意识中,仍然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倾向和打工的心态。再加上教育体制、户籍、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的滞后,如果民办高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他们是不能够将民办高校作为自己的最后归宿的。③道德风范的缺失。民办高校的运作方式具有市场经济特点,人际关系相当复杂。有的教师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大行不正之风,造成学校内部出现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导致一部分正直的优秀教师辞职。

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策略

1.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①政府应做好对民办高校师资管理的规范和引导。为民办高校师资管理创造一种公平、适宜的氛围,对那些对于民办高校教师不合理不平等的管理措施要加以纠正;针对民办高校师资来源不畅通,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政府应充分利用手中的职权,规范民办高校教师市场,创建教师人才市场,确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规范教师市场。②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切实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民办高校教师应与公办高校教师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所以应出台相关法规,使民办高校教师在人事关系、户口迁移、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在法律上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正常发展。③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师资建设的扶植力度。设立民办学校培养教师的专项基金,为民办高校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将专供教师的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优惠扩大到民办高校。④扭转观念,营造尊重民办教师的社会舆论环境。尽管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但是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还是爱岗敬业的,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因此政府在理论层面,应突出宣扬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在实践操作上给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社会地位,取消各种对民办高校的歧视做法。

2.创造良好的高校内部环境。①树立正确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树立师资培养以教学为本的观念,围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个目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师资培养计划,既重视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致力于培养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师资队伍;树立开放式师资队伍培训的观念,放眼世界,着眼创新,寻求、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着眼于培养创新型教师,激发教师自身的积极性;树立民主管理的观念,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决策的全过程,尊重教师,增加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使教师与管理者形成和谐的关系;树立市场观念,加大人才引进,通过各种手段留住有用人才。②加大资金投。民办高校要想构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当务之急就是通过与地方政府或者社会机构的合作,争取财政资助;或者以企业为依托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解决资金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聘请一批一流的教师,构建稳定的、精干的师资队伍。③充分重视柔性管理的作用。在当前民办高校师资匮乏的情况下,留住教师是工作的重心,可以通过环境、待遇、事业、管理情感等方式留住教师。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际环境,引进优良的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充分考虑当前实际情况,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实际待遇;与教师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激发教师的事业心;在管理过程中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做到管理透明;领导者在管理中多一点人情味、亲切感和协商,让教师感到领导对自己是关心的。④加强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和水平。提供更多的渠道或机会不断提高教师更新、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培训;制定可操作的富有力度的科研奖惩政策,并使之制度化、连续化,完善科研体系,建立学术阵地,制定科学的科研发展战略。

3.加强民办高校教师的自我管理。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管理。每个教师都应该明确,民办高校是国家整个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任教和在公办高校没有区别,所以要树立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风范。②教师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民办高校的教师要主动适应竞争,并且在竞争中成长与发展;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争取发展机会,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科研能力。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用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方法,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具备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

[1]刘立生,钟明荣.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J].大江周刊,2013,(6).

[2]潘连乡,何荣友,万丽云.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3,(5).

[3]邱立姝.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2).

[4]李光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优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3).

[5]徐秋娟,曲怡娜,王玉岭.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民办高校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