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瓶颈探究及应对策略

2014-09-01吴双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师资教师队伍人力资源

吴双成

(宁夏大学 教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振兴中华的战略高地,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力源和生力军。因此,教师资源应是高等院校的第一资源。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队伍的战略整合以及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直接决定了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语言,在知识传播、资源共享、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早在1996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关于外语教学改革的讲话中就提到,“为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更好的发展,便于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扩大国际交往和合作,学习和掌握英语等外语对中国人来说显得格外重要。”[1]的确,英语教育对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和特殊的意义。由此,作为任务承载者和目标实践者的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战略整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现状

1.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能力薄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以及相关援助活动的开展,西部的经济迅速发展,这就使得社会对各级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针对这一需求,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扩大英语专业的招生规模、保证非英语专业英语基础课的课时,加大学科专业英语及拓展课程的开设力度等。然而,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教师资源供应不足,师生比例极不合理。这就违背了语言教学规律,降低了教学效果。同时,英语教师教学任务极其繁重,缺乏学科前沿知识的补充,缺乏学术带头人的指导,因此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2.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目前,从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利用的总体情况来看,效率较低,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以知识化、信息化为特点的市场经济促使大量高校英语教师转行而从事待遇更优、发展机会更多的工作。由此,高校英语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人才流失情况极为严重,造成了英语教师学术梯队发展不平衡,干扰了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英语教师资源的浪费与匮乏并存。

3.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理念陈旧。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对英语教师的双重要求,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夏纪梅在2002年对600所高校英语教师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外语教育知识与观念方面,具有系统外语教育知识的人不过半数,没有学过应用语言学或二语习得理论者,没有看过专业著作者达30%-40%。[2]可见,高校英语教师对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仍有不足,理论修养亟待提高。并且,很多英语教师缺乏一定的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知识结构不甚合理。由于陈旧专业知识和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大学英语改革难以推进。

二、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瓶颈探究

1.政府财政投入不足,高校对英语专业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扶优保重”政策,英语类国家级课题或相关重大项目比较少,造成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很多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英语专业未被列为学校发展的重点,甚至被边缘化,这导致了英语学科缺乏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管理体制制约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我国国内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然而,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西部的很多高校未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对高校的限制,师资受到干预,缺乏必要的市场供求机制和法律约束机制,限制了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合理性流动,不利于教师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缺乏内在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不够完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控制,使得高校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这不利于英语教师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在现行的教师考核体系中,量化标准极为单一。在考评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势必影响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科研评价方面,又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导致高层次的科研成果为数不多。

三、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策略探索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明确高校录入标准。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西部引进师资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资金投入以及课题分配等措施向西部的高等院校倾斜,从而吸引大批人才投身西部教育事业,同时还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开辟“人才特区”,有重点地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其次,各高校应树立以实力论待遇、论前途的师资建设理念,还要根据本校的具体发展战略及学科规划,综合考虑师资的各项素质,应注重能力优先,制定可行的队伍规划远景。

2.优化师资配置,共享优质资源。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是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资源。对英语教师人力资源的规划也尤为关键。高校应综合考虑办学理念、战略目标和教师流动的状况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将不同英语水平的师资分配到不同的教学层次,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在合理分配教师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师资的共享。例如,通过互联网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共享全国乃至国外优质的精品课程等;还可以通过高校联建,互聘名师兼职讲学,在西部实现优质师资的流动共享。

3.健全激励与考核制度,树立科学人才观。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升需遵循“两手抓”的原则:一手搞激励,一手抓考核。通过建立有效、公正、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如提高校内津贴标准和科研基金奖励措施,建立住房津贴制度,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优秀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干得欢,促进经济西部高校的稳定、和谐发展。然而,还需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可通过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以及工作实绩进行绩效评定,并将结果与其工资、津贴及职称评定挂钩。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亦要以教师为本,树立“教师是高校第一资源”的人才观,有思想、有创造性地规划师资队伍。总之,高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大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力度不是一劳永逸的,而应常抓不懈。

综上所述,在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及英语教师群体协同努力下,西部高校英语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定会突破瓶颈而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

[2]吴优芬.关于新形势下苏北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猜你喜欢

师资教师队伍人力资源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