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14-08-31李红娟祁红霞张艳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癌痛口服癌症

李红娟, 祁红霞, 张艳林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 214500)

癌性疼痛是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持续而剧烈的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1]。癌症疼痛不但使患者要忍受肉体上的痛苦,还将给患者带来心理、生理及精神等多方面的创伤,如何减轻癌症患者疼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2]。口服镇痛药治疗癌痛时,由于持续用药和不断追加阿片类药物剂量,可同时带来相应的毒副反应,特别是呼吸抑制和成瘾性。中药外敷可使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吸收,通经活络,麻痹神经,使疼痛缓解,从而可减少口服镇痛药的剂量,特别对于晚期不能口服药服的患者,中药外治更具优势[3]。本院肿瘤科对40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实施口服镇痛药加中药止痛贴外敷进行疼痛控制,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患者生命质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2~79岁;肺癌32例,乳腺癌12例,胃癌10例,食管癌18例,肝癌4例,直肠癌2例,胆囊癌1例,前列腺癌1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本组病例中,骨转移22例,脑转移6例,肝内转移4例,横结肠转移2例,全身转移12例,其他无明确病理诊断转移。本组8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1.2 方法

1.2.1 疼痛评估:设计专用癌痛调查表,通过主诉、数字分级法(NRS)、面部表情疼痛量表3种方法了解癌症患者疼痛的强度、部位、性质等。

1.2.2 疼痛控制措施:对照组按照癌痛三阶梯给药原则常规口服止痛药,观察组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患者疼痛部位予以中药止痛贴(成分为马钱子、生川乌、干蟾皮、乌梢蛇、乳香、没药、细辛、薄荷脑等)外敷,每日更换,观察2组止痛效果。

1.3 止痛疗效

1.3.1 止痛疗效观察指标:通过对疼痛的评估确定疼痛的程度,将疼痛程度划分为4级。0级:无疼痛感,能安静入睡;Ⅰ级:轻度疼痛,但可忍受,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疼痛,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物,睡眠受到干扰;Ⅲ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迫切要求应用止痛药物,睡眠受到严重干扰。

1.3.2 止痛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解(CR)为疼痛完全消失,睡眠好,为0级;明显缓解(PR)为疼痛明显减轻,仅感轻度疼痛,能入睡,为Ⅰ级;部分缓解(MR)为疼痛仍明显,影响睡眠,为Ⅱ级;无效(NR)为疼痛的程度没有丝毫改变,为Ⅲ级。有效率为CR+PR。

2 结 果

2组患者经止痛措施后,疼痛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无NR的情况发生。但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止痛疗效比较[n(%)]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由于影响癌痛有效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止痛的效果更为显著。除给予必要的镇痛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患者相应的辅助治疗,如心理疏导、物理治疗、转移精神缓解法等方法,有助于辅助缓解疼痛。对精神不安、情感障碍(焦虑或沮丧)、愤怒等不良情绪进行控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成员一道探究其发生原因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4],才能达到理想有效的制痛效果,从而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癌症患者常伴有严重心理障碍,有些患者可能会绝望并产生轻生念头,因此,在积极治疗癌痛的同时,还要重视心理治疗,包括姑息保健疗法[5]。

3.2 用药护理

3.2.1 口服止痛药的护理:镇痛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甲氧氯普胺等药物预防性治疗,以消除患者顾虑[6]。同时应严格掌握药物剂量,以免发生呼吸抑制。

3.2.2 外敷止痛贴的护理:在给予止痛贴外敷时要先用温水清洁疼痛部位的皮肤,不可用其他药液清洗,避免贴在皮肤发红破损处,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敷药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皮疹、破溃等情况发生,如有上述这些情况应停止敷药。另外敷药部位应避免接触热水袋、电热毯等。

4 讨 论

WHO认为,有效的疼痛治疗可以使80%~90%患者的癌痛得到控制。但使用镇痛药物的过程中要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及时间,因为持续疼痛可使痛阈降低,加大止痛的难度[7],应注意根据疼痛的评估结果按疼痛程度由弱到强,逐渐递增,逐级处理,才能有效控制疼痛,获得最强的镇痛效果。WHO提倡的三阶梯止痛方案中,口服是标准的止痛药给药方法[8],因此给药途径应尽量选择口服给药,以减少药物依赖性。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需要由小剂量逐步加大,直至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要在患者获得最佳镇痛效果的同时将不良反应最大限度降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目的。本组患者在药物镇痛过程中,均接受多方位的细心观察及对症处理,基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中医中药对癌性疼痛有很好的疗效。由于中药外敷可直接通过皮肤吸收,其有效成分中的高活性离子能透过皮肤屏障直接进入体循环,无胃肠降解和胃肠刺激作用,并避免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对药物吸收的影响[9],使中药的疗效在局部加强,故对于有明确疼痛部位的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本研究观察组40例运用中药止痛膏外敷,其中马钱子可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有局部麻醉作用,马钱子、生川乌、细辛能够扩张局部血管而祛风散寒止痛通径,川乌中的乌头碱能够迅速作用于局部脊神经,阻断疼痛向中枢传导的感觉通路,干蟾皮解毒消肿,乳香、没药活血止痛行气散滞,诸药合用通过薄荷脑透皮吸收使药物直接发挥效果[10],从而对于癌症血瘀寒结所致的疼痛,具有活血祛淤、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除此之外,止痛贴中的螗酥等药方对肿瘤细胞还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并有增效减毒及升高白细胞的作用[11];同时外用止痛膏副作用小,即使出现皮肤潮红、皮疹,在停药后很快可以痊愈[12],另外由于止痛贴为纯中药制剂,长期使用无成瘾之忧,且镇痛作用持久、无副反应,再配以口服止痛药,可取得满意的镇痛疗效。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结合西药在治疗晚期癌痛患者上,有着不可小视的功效[13],中药外治通过施药于外而作用于内,可避免口服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及药物内服带来的某些毒副作用,疗效明确[14]。

[1] 腾英. 重度癌痛患者鞘内注药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10): 55.

[2] 刘荣荣, 汪丽芳. 循证思想在老年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6): 446.

[3] 莫艳芳, 邓广业.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癌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间疗法, 2009, 17(1): 64.

[4] 张洪.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的护理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 2010,19(3): 290.

[5] 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4.

[6] 徐波.肿瘤护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97.

[7] 余红春, 陈玉娣.癌症疼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8, 8(1): 15.

[8] 陈学杰. PCEA用于晚期癌痛的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7):831.

[9] 杨晨光. 癌症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30例[J].陕西中医, 2007, 28(5): 521.

[10] 袁会诚, 王建丽.马钱止痛贴治疗癌性疼痛3l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32(2): 43.

[11] 唐静. 螗酥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J].中国药业, 2008, 17(20): 15.

[12] 张泉, 高鹏, 蒋波. 止痛膏外用治疗癌症疼痛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2, 33(11): 1515.

[13] 邹银水, 刘倩.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痛30例[J].现代中医药, 2012, 32(5): 41.

[14] 周勇, 蔡昂. 癌痛的中医外治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5: 102.

猜你喜欢

癌痛口服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