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吸痰方法对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患者吸痰效果的影响

2014-08-31徐寿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密闭式负压呼吸机

徐寿兰

(江苏省扬州友好医院, 江苏 扬州, 225100)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1]。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及经口咽通气管内吸痰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并利于气道雾化、湿化及气道内给氧等。传统吸痰方法不易吸净痰液,且反复吸痰容易造成黏膜损伤和低氧血症[2-3],以致增加肺部感染机会等,而密闭式吸痰不需要脱离呼吸机及停止机械通气就能轻松达到满意的吸痰效果。本研究比较了2种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吸痰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在本院ICU住院的行机械通气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共94例,其中男64例,女30例,年龄24~84岁,平均54岁,所有患者无吸痰禁忌证,同时行X线胸片或胸部CT排除合并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等疾病者入选本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打开附带无菌手套的无菌吸痰包,无菌手套的外包装勿弃去,用以放置吸氧管以保持清洁,连接吸痰管并试吸是否通畅,阻断负压,将无吸力状态的吸痰管插入口或鼻腔(或气管切开套管),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吸痰管以轻柔旋转的方式抽吸。观察组: ① 用一次性密闭式吸痰管透明三通接头一端与气管切开套管相连,侧端与呼吸机或氧气管相连,另一端连接吸引器; ② 输液器与无菌生理盐水袋连接,末端与冲洗液口连接; ③ 吸痰时打开吸引器,一手拇指抬起放松负压阀,另一手持吸痰管缓慢插入气管套管至所需深度。此时拇指按压负压阀,边旋转边吸引边向上提吸痰管,退管至黑色指示线以上; ④ 吸痰后拇指按压负压阀,开放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⑤ 冲洗完毕,先关闭生理盐水,再放松负压阀; ⑥ 关闭吸引器。

1.3 观察指标

① SPO2: 采用指脉氧测量仪测量患者末梢SPO2; ② 排痰量:对能自主咳嗽者收集记录其咳出痰量,负压吸痰者采用一次性集痰器收集记录排痰量; ③ 肺部罗音消失情况:以患者肺部罗音消失比例做比较。

1.4 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吸痰前后SPO2、痰量等比较结果见表1。吸痰5 min后,2组患者SPO2均较吸痰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吸痰后观察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吸痰后的痰量及罗音情况均较本组吸痰前改善(P<0.01), 且吸痰后观察组排痰量及肺部罗音消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往往病情比较重、机体抵抗力低下,加之人工气道的建立、分泌物增多、吸痰频繁等易感因素可导致肺部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治疗费用,而且会加重原有疾病或影响对原有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发展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开放式吸痰为了节约成本大多使用薄膜手套,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并且无法进行持续的气道湿化,易造成痰液黏稠,不易抽吸干净。吸痰过程中患者的氧气被部分或完全中断,吸痰时的负压也可造成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的流失,引起肺泡内压力大幅度下降,导致肺泡萎陷,换气面积减少,流经肺泡的血液得不到充分氧合,造成肺内分流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缺氧[4]。密闭式吸痰不需要脱离呼吸机及停止机械通气,密闭式吸痰管由于吸痰管外套有透明薄膜,操作者不需要戴无菌手套,打开吸引器按下吸痰管末端的控制钮即可在不直接接触里面吸痰管的情况下,伸缩自如地吸痰[5],操作无创伤,可减少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如患者为气管切开者,吸痰选用低负压(20~30 kPa)吸引,能有效吸痰且对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BP)、SPO2、气道黏膜损伤等影响较小[6],可有效防控肺部感染。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可维持正常机械通气,不中断氧供,避免因吸痰撤呼吸机使患者血氧分压和SPO2下降,同时可持续气道湿化,清除气道分泌物更彻底,明显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无效腔,提高患者SpO2,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省时,耗材费用低。本研究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常规吸痰的效果后发现,密闭式吸痰组排痰量和患者SpO2高于常规组,而且肺部罗音的消失率高于常规组,说明密闭式吸痰效果优于常规组,对有效预防控制肺部感染有积极意义。因此,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对患者进行人工气道护理更为安全、科学、合理。总之,密闭式吸痰有较好的排痰效果,适合在ICU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的护理手段来应用,通过促进排痰可预防或控制肺部感染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表1 2组患者吸痰前后各指标结果比较

[1] 丁迎晓, 刘喜平. 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2,3(16):1187.

[2] 李晓兰,徐卫红,侯翠霞,等.不同负压吸痰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2):2.

[3] 田永明,曾利辉.气管内吸引的循证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16):1549.

[4] 阮雅丽.不同吸痰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对比观察[J].全科护理,2009,7(4A):862.

[5] 丁彩儿.气管内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效果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30.

[6] 汪友娣,夏冬灵.气管切开患者使用不同负压吸痰效果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2):76.

猜你喜欢

密闭式负压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不同类型垃圾收集设备的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