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14-08-31阮淑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延续性心脏

吴 艳, 阮淑妹

(海南省人民医院 心脏外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研究表明,大多数即将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及其他不良心理情绪,可导致患者术后康复较差[1-2]。造成此种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对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的疑惑等,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为严重的负担,继而影响手术效果。心脏手术为外科较为重大的手术之一,术前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症状往往较为严重,可对手术麻醉期间各项生理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手术预后[3-4]。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本院自2010年2月开始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住院的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资料,纳入标准[5]: ① 成年患者; ② 可接受疾病基本知识教育及营养指导、医嘱依从性较好者; ③ 均知情同意。病例排除标准[6]:心脏外科手术史者、急诊心脏疾病者、心脏移植者即需要转院转院治疗者。150例患者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25~69岁,平均(41.3±11.2)岁;手术类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5例,瓣膜手术35例,先心病20例;平均术前疼痛评分(BPI)(1.7±0.2)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术前疼痛评分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如疾病基本知识宣教、合理用药指导及术后伤口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方案如下: ①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建立由心脏外科所有护理人员组成的延续性护理小组,对参与护理实践的相关人员进行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和督查工作。检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分析延续性护理的注意要点及主要内容,内容应涵盖整个围术期的基本要点、病房护理事项、术后转运要点及康复期护理干预措施等,并经小组讨论及心脏外科专家修改后制作健康小处方及健康宣教课件,内容应具有可读性,通俗易懂; ② 术前护理健康教育。术前2 d开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护理小组编制的延续性护理健康小处方,组织患者及家属参加延续性护理健康宣教讲课。告知患者整个围术期的注意要点及配合事项,细心解答患者的疑虑;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加学习,并细致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答疑惑; ③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及健康教育由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完成。术中护理时,除积极配合外科医生做好器械及药品的准备工作、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之外,还应对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后的心理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并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手术麻醉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疑虑和紧张焦虑情绪;麻醉苏醒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请其安心并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④ 术后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与术前护理一样,同为延续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术后护理人员除了做好常规护理之外,还应耐心细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变化,并应继续做好延续性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的效果,确保患者的知情权,可赢得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缓解医患关系,促进患者鼓起勇气继续配合治疗顺利开展。

1.3 观察指标

① 观察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7-8]。焦虑抑郁评分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S)表示,统计术前术后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值作为指标,下降值越大表明护理干预效果越好;疼痛疼痛程度评分采取简明疼痛量表(BPI)表示; ② 比较2组患者平均ICU治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1,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值均大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平均ICU治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平均ICU治疗时间(42.4±12.3) h,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0.5±15.1)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8±3.7)d,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4.1±3.6) d,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病情多较为严重,患者常因担心手术的不确定结果而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负担,进而较易形成焦虑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9]。过度的紧张、焦虑及抑郁不仅可改变人体生理机能而对麻醉效力产生一定影响,还可对术后的康复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表明,对于心脏外科手术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常规护理技能外,还应特别注意对患者的心理变化予以干预[10]。延续性护理已被部分学者应用于心脏外科的围术期康复护理中,且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效果[11]。但中国每年有超过70000万的患者需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延续性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探索[12-13]。本研究结果表明,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康复护理中,可缩短患者在ICU治疗的时间、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降低术后疼痛评分(P<0.05),但对整体住院时间影响不大(P>0.05)。

延续性护理是以健康教育为主,对患者整个围术期进行病房护理、术后转运护理以及康复期护理的一种动态护理模式,不仅能为患者术前护理做好充分的准备,还可在整个围术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及时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为心脏外科术后的康复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组资料显示,延续性护理改善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表明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疼痛认知度得以提高,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14-15]。有学者研究还表明,疼痛对患者的恢复有较大影响,因此使用延续性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评分可使患者从中受益[16]。本研究还表明,延续性护理可缩短患者在ICU治疗的时间,其原因可能为术前健康教育为患者树立了较为正确的康复理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患者的行为,使得患者可争取及早下床进行简单活动,加快了康复的进度[17-18]。同时,延续性护理改善了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使得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治疗有了较为客观和正确的认识,促进了患者树立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以健康教育与系统护理相辅相成,在改善患者健康知识的基础上促进了患者心态的改变,继而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吴智勇, 曾敏.心脏康复进展[J]. 海南医学, 2012, 23(12): 117.

[2] 曹希, 王秀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5): 40.

[3] 张子新, Thomas R J.心脏康复: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标准治疗(第二部分)[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2, 33(5): 605.

[4] 郭媛, 杨天, 许丹焰, 等.心脏康复措施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 21(7): 668.

[5] 胡经文, 刘美丽, 王文茹, 等.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随访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7): 593.

[6] 曹小翠, 于红静, 顾玉琴, 等.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J].护理学报, 2013, (1): 37.

[7] 王志红, 黎月英, 霍燕嫦, 等.两种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 2013(8): 56.

[8] 李萍, 贾丽, 高学芝, 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8): 3469.

[9] 李清, 周小香, 李丽, 等.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5): 994.

[10] 刘丽英, 王建荣, 吴丹,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起始时间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 , 2013, (9): 88.

[11] 郑淑梅, 杨秀兰, 吕烨辉, 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4): 297.

[12] 高明宇, 孙雪岩.心脏康复管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2, 32(9): 673.

[13] 吴胜梅, 李茶香, 袁玉兰, 等.神经外科实施延续性护理的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10): 84.

[14] 王爱凤, 葛东明, 张媛媛, 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3): 304.

[15] 解萍, 汪国文, 叶枫林, 等. 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与护理[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5): 820.

[16] 苏天兰, 张静萍, 时利群, 等. 慢性伤口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护理[J]. 全科护理, 2011, 9(2): 289.

[17] 曲彦慧, 张革利, 张炜, 等.心脏介入手术后患者腰背痛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17): 1807.

[18] 解萍, 汪国文, 叶枫林, 等.心脏外科术后心外膜临时起搏器的应用与护理[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5): 820.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延续性心脏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心脏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在有或无现场心脏外科的医院的PCI转归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