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014-08-30李晓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角色家长过程

李晓红

(江苏省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江苏 泗洪 223900)

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李晓红

(江苏省泗洪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江苏 泗洪 223900)

家庭是学生家庭教育之摇篮,家长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本文从家长“角色”入手,集中阐释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家长角色扮演问题。

家长;角色;素质教育

法国作家福楼拜尔也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控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里。”因此,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做“后勤处长”,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广十余年之久,但是在有些地区应试教育仍然处于主流。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门类的增多,无疑使得小学生学习负担更重,学习压力更大。一方面,在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学习氛围与教育环境下,家长不仅给予孩子必要的生活物质保障,提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而且也要适当地要求孩子在学习之余,多参加社会活动,更好地认识社会,提倡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多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尽可能地要求孩子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小认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即使孩子在自理行为中遇到挫折,害怕失败,作为家长也应该科学地教导孩子,帮助孩子化解生活中的困难,而不能盲目地溺爱孩子,使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的学习是集智力、体力和心理的有机整合。这三者是小孩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应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提供良好的饮食营养,并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比如,我周围朋友的孩子才刚上小学,全家人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跟上孩子的营养所需,每天精心搭配,孩子在学习中确实精力充沛。学习比拼的是孩子的智力、体力和心理,三者缺一不可,做好他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无疑是很重要的内容。只是做好后勤保障不仅仅是简单地调剂一下饮食,重要的是一方面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有时候,几句温暖体贴的话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对他们的鼓励比在饮食上下功夫要有效得多。

二、做“气象局长”,解除孩子的心灵之“忧”

细心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及时地发现和耐心地教导孩子,帮助孩子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支持,真正体会到“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如果平时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孩子就会自发地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当然,在这些行为习惯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所以,父母在教孩子各种生活技能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观测您的孩子的些许的变化,注意孩子的行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当发现不好的行为时,父母要给予及时纠正。学习备战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就好比体育比赛,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竞技状态,考生每次在面对备考时都是处于最后冲刺阶段,高强度的学习与睡眠的不足也可能导致考试出现意外,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性,并且会影响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身体不适和对学习的厌恶感。因此,家长在照顾孩子生活的同时应该多注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变化与作息安排,一方面及时掌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及时地与孩子沟通学习上的乐趣与困惑;另一方面多用温馨的问候和理解的言语表达出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怀疑孩子学习的不足与失败。只有不断地关心与鼓励孩子才能让其更好地快乐成长。

三、做“加油站长”,解除孩子的动力之“忧”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能,并及时地把孩子的优点和潜能放大。把孩子的优点固定下来,形成稳定的习惯。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不是压制孩子的特质发展,也不是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父母要让孩子的能力自由自在地尽情发挥。然后,再给予孩子及时的引导,把孩子的能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孩子的自信来源于自身的成功,也来源于别人的鼓励。女儿正在读小学一年级,在一次家长会上语文老师展示了她的作业,说她的字写得工整漂亮,她觉得无比自豪。我回来后对她说:“虽说你的字还没有笔锋,但工整端正,只要继续加油,字会写得更好。”果然自那时起,她的字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孩子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挫折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化解,这种困难和挫折就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地了解孩子受到挫折的原因,然后帮助孩子克服困难,父母的及时鼓励可以有效地消除孩子的负面心理,激发孩子的上进动力,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做“公关部长”,解除孩子的沟通之“忧”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不仅仅是应该随时照看孩子的行为习惯,并且要深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消除两代之间的隔阂,尽量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发现孩子内心的苦闷与困惑。为此,家长就必须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看待,认真地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情,然后用理智而平和的方式去告知对这件事的价值意义与是非观念。切忌“以大压小”甚至是横加指责。即使就算孩子表达了错误的观点或者作出了错误的行为,家长也应该好好和孩子沟通,耐心温柔地教导孩子正确地面对事情,认识错误的所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的好奇与冲动,孩子的偏激与懒惰,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在教导孩子时的方式是否有不妥,家长在孩子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地带动孩子一起成长。正如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说过:“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就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的思想教育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对待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作为家长应该与孩子同成长,不断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陪同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与不足。只有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1]郭绍仪.做孩子闪光点的挖掘者——回应《孩子,你怎么能这样》[J].思想理论教育,2009,(04).

[2]安春梅.让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回应《关注》[J].思想理论教育,2008,(22).

G620

A

1674-9324(2014)35-0181-02

猜你喜欢

角色家长过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家长请吃药Ⅱ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