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训练的《建筑设计专题》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4-08-30林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过程

林琳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基于过程训练的《建筑设计专题》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林琳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漳州 363105)

通过建筑设计专题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教学特色。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对实践教学的优化,即针对设计选题、教学组织、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训练;通过“以展促学、以赛促练”等形式的开展,以期达到个性化的设计创意、情景交融的设计目标。

建筑设计专题;过程训练;个性化设计创意

《建筑设计专题》是面向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专门化教学”二次取向定位而设置的必修课程。它属于“建筑设计与理论方向”的主干课,是建筑专题设计和综合实践的重要内容。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有些已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本课程着重从建筑设计专题的过程训练入手,经过2年多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明显增强,个性化设计的表现能力及效果大幅度提升。2013年又有2组学生作品获得了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的三等奖,并举办了建筑专业设计专题展,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校10周年增添了一份贺礼,获得来宾和校友的好评。

一、《建筑设计专题》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梳理

1.实践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实战过程体验。在《建筑设计专题》的传统教学中,其实践部分往往采用“粗放式”,即实践教学内容由简单的甚至是碎片化的几个专题构成。指导教师仅简要介绍各专题特定的建筑类型和列举一些简单、理想化的条件,然后交由学生自己去规划设计。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少接触到真实的功能空间、环境与场所关系和建造技术的应用,基本停留在使用“假题”训练或“真题假做”的形式。因此,这种实践教学更多的是反映一种师傅带徒弟的照葫芦画瓢,未能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在工程项目中的功能及地位,也难于突出建筑的主题风格,更无法去展现建筑理论所提出的情景交融设计理念[1]。

2.实践组织不够重视,缺乏过程能力训练。因受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加上实践课时偏少,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难于有效得到系统性训练。其次,因过分强调方案设计的中心地位,实践过程就偏重于建筑功能组织、空间造型及构成的培养,使学生对建筑构造技术有所忽视,不会应用构造技术去实现建筑形式与构造技术的统一。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设计实践活动更多局限在图纸的表达层面上。因此学生往往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对作品设计的表达方法掌握得不够深入,难以真正做到在建筑造型、建筑细部构造、建筑结构的完美统一,从而影响到建筑作品的设计质量[2]。

3.作品评价不够客观,缺乏理性与创意设计。当前,分数仍旧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中,对作品主要依据看图纸的设计表现,这种轻视理性思考过程的做法,不仅会否定建筑设计方案在逻辑思维过程中的有机联系,还会误导学生片面去追求图纸的表现结果。同时,对于设计课题,无论从课题名称、条件和内容几乎千篇一律,不仅会淡化建筑设计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和建筑技术在方案构思过程中的重要性,还会使学生更多依赖于参考资料的信息进行“闭门造车”或“断章取义”,造成对设计任务进行敷衍应付或直接抄袭现成的方案,缺乏自主研究的动力和个性化的设计创意,难以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建筑设计专题的实践教学改革及探索

1.调整实践设计,注重设计过程的完整认识。要改变片面重视建筑设计方案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就必须让学生建立对设计过程的完整认识。为此,新教学计划调整了实践设置,将原来多个专项训练内容调整为包含选题勘查、专题研究、设计过程、报告讲解、作品评审等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任务。以拟建成或已建项目与城市环境作为设计训练专题。实践内容注重于项目整体的把握及前后的连贯性,并尽量做精做细。从制定任务书到整个完整设计过程,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开始阶段,教师首先是辅助学生拓展丰富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教会独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以避免过早模式化和定型化。其次是指导学生确立的设计任务书,从设计前期的实地调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始,到设计方案的总体构思、修改和深化完善,再到设计图和施工图的整个实践过程,并结合场地的地理构造、人文环境和现有技术条件等,更好来把握建筑设计思想、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技术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在设计中缺乏理性、过于模仿、易于应付的状况,培养学生通过专题任务的设计,增强对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把握。这种接近于“实战”过程的综合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程的环境复杂性、体验设计过程的独立思维性、展现设计方案的独特个性,逐步形成从设计任务、场地结构、环境氛围、功能布局、建造技术等来综合构思方案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职业思考方式和综合表达能力[3]。

2.独立设置实践课,加强学生设计能力的全程培养。为了提高建筑设计专题的实践教学效果,2012年将实践部分独立设置为实践课,从32课时调整为51学时。同时,把教师上好实践课和理论课一样列入考核内容,并选派责任心强、有工程设计经验的教师作为主讲。整个设计过程中划分为现场调研、案例分析、草图构思、成果表现等四阶段,每阶段还分别设定不同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在每个阶段都通过个性化的指导,以增强四个阶段的有效衔接。让学生能够借助设计专题的训练和培养,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逐步理解和反复推敲一个建筑设计方案的理性思维及设计实践过程。在现场调研阶段,学生通过接触实地来获得“现场感”。同时,教师还根据不同的设计任务,针对诸如交通、人流、环境、功能、历史等场地的设计要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以及辅以必要的访问和查询、实地测量、现场拍照和实景观察等手段,让学生充分获取设计专题的第一手资料,积累有关设计场地的感性和理性认识[4]。在案例分析阶段,通过联系与设计任务的对口单位作为实习基地,请专业人员给学生介绍建筑设计的基地环境问题,让学生对案例分析有具体的认识。指导教师再集中进行比较和归纳,如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建设条件。还特别强调该基地建筑的个性特征,通过讲解、认识、比较和思考,让学生对设计对象有较清晰的感性认知和较准确的理性判断。然后指导学生对设计案例和规范资料进行精细阅读,并收集和调查同类型实地案例,分析比较建成实例的优劣,对设计类型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下阶段的草图构思奠定良好基础。在草图构思阶段,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理性设计思维的训练和表达、创作理念的提炼和生成上。在围绕草图表现、图示语言的表达训练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设问和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构思。草图进度分为一草、二草和三草的三个阶段进行训练,教师对每阶段的草图都结合学生设计方案的特点或亮点,既给予积极肯定,也有依据提出改进意见,尽可能与学生取得共识,以保证设计深度、表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推敲。最后再对草图构思方案进行归纳和点评,使学生通过比较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成果表现阶段,侧重于设计思维在成果表现上的延续。既使图纸的表现细致和模型精美,还讲究设计构思整体性和图纸中充分的分析、技术性的创意表达,并增加技术图纸如构造节点大样或节能技术的应用等,以获得对设计方案实践性的支撑。

3.实施综合评价,提高个性设计创意。建筑设计是一种基于经验同时又带有创新的思维实践活动。对于不同的设计任务,每个具体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采用的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而对于经验积累所延续和传承的诸如调研、构思和表现等理性思维过程却相对固定。因此,在学生作品的评定成绩上,摒弃以往“一纸定分数”的做法,改变为从现场调研、案例分析、草图构思、成果表现的四个阶段综合,既考虑设计的经验继承,也结合创新思维来综合评价。从现场调研,检查学生对现场的观察、概括和分析能力,占成绩的20%;从方案构思阶段的全过程草模,检查学生的个性设计创意,占成绩的30%;从正图和正模,检查学生的图面表现能力,占成绩的30%,从各阶段学生的讲解,检查学生的综合理解和个性表达能力,占成绩的20%。这种改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了解、分析理解、实际动手、设计表达等技能,还培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学会“授之以鱼”的技能层面上升到掌握“授之以渔”的解决方法上[5]。针对学生自身在能力、兴趣、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该课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设计课题多样化、指导重点个性化的基本原则,教师把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吸收到工作室或课题组,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以及对设计四个阶段进行强化训练。教师仅从设计程序和设计要求去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积极思考和独立探索,掌握和应用相应的设计原则,成为实践过程的主角。还通过集中展览,给学生搭建展示设计能力、体现个性和学习借鉴的平台,并形成一种常态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在作品展示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作品的评选,以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及其作品能够研究透彻,也丰富和完善了整个实践教学的内涵。同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经过进一步完善,然后推荐参加各类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通过对建筑设计专题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自觉参与程度普遍提高。以2013年的大三学生为例,由作者指导的3组学生的作品参加了全国绿色建筑比赛获得了2个三等奖,1个入围奖;还有多组作品参加其他(例筑景景观大赛)竞赛也有获奖。不少优秀作品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10周年的庆典期间展出,获得一致好评。学生的教学评价为97分,98%的学生欢迎并认同这种教学改革。总体看,学生作品无论从综合分析、协调处理和知识更新,还是从个性化设计创意、综合表达等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优秀率从12%增加为27%,实现了教改目标。

[1]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1):8-11.

[2]张少伟.宋岭.李志民.对建筑设计课程传统范式教学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1,(4):172-173.

[3][英]布莱恩.劳森、范文兵、范文莉.设计思维——建筑设计过程解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8-99.

[4]穆雪.建筑制图教学创新改革浅谈[J].吉林教育,2011,(28):1-3.

[5]李光耀.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与设计[J].高等建筑教育,2009,(1):37-39.

G642.0

A

1674-9324(2014)35-0046-02

林琳(1985-),女,福建厦门人,硕士,教研组长,研究方向:公共建筑理论与设计。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过程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