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模式
——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模式的研究

2014-08-30魏延辉周雪梅高延滨许德新何昆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程大学测控卓越

魏延辉,周雪梅,高延滨,许德新,何昆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卓越模式
——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模式的研究

魏延辉,周雪梅,高延滨,许德新,何昆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大学工科生采用两阶段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的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模式的指导思想、目标、培养模式、组织结构、管理和运行模式,并通过对大学工科生的两段式实践创新培养模式的运行,在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的基础上,肯定了大学工科生的两段式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在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中的示范作用。

卓越工程师;两阶段式;实践创新;能力模式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和模式的转变,对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基数较大的本科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实际大学工科生教育培养并不符合现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大学工科教学模式要进行改革。本文中经总结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经验,加之现代市场要求及工科生培养的特点,对工科生的两段式实践创新能力模式构建进行探讨。

一、卓越工程师的形势与任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学科。目前,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轻工和纺织等行业。仪器仪表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对各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拉动作用,对仪器仪表行业人才的需求也一定会日益紧迫。惯性器件及系统是每一个军事大国必须大力发展的尖端行业,目前各有关学校所培养的这方面专业人才的数量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还远远不能适应。鉴于我国能够进行陀螺导航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航天、兵器工业发展的需要,2005年国防科工委组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院校进行充分论证,建议重点建设一批国防特色学科专业,以满足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较高人才培养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被批准为国防特色专业,但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招生规模。全国范围内仅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我校等少数几所院校进行陀螺仪表及测控技术的教学。同时鉴于相关专业学生培养经验、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学习陀螺仪表及测控技术的实际招生数十分有限,以我校为例,每年招收的人数仅60多人,远远满足不了精密测控及陀螺导航企业发展需求。

2.培养模式及质量。大多数招收本专业高校依旧沿袭着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往的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相关实践经验学生掌握得特别少,导致毕业后的学生到企业就业还需要先进行相关岗位实习培训。特别是本专业的实验与毕业设计等过程往往需要进行惯性系统的一系列实验,而大多院校是不具备这类条件的,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学习一些书本知识,这无疑加大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要求间的矛盾,也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二、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部指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面向工业、面向未来及世界的,依据社会当前的实际工程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其相关素质及实践能力的提高,要符合我国教育强国、增强自主创新力、发展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我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的学科建设体系,凭借五十多年来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方面的办学经验及优势,结合我校自动化学院教学条件及师资队伍,瞄准我国导航仪器及测控技术领域,依据自动化测试测量及高精度导航仪器的实际需求,联合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重工、兵器集团的研究院、设计院及相关企业,重点培养项目设计与建设、生产运营与管理、新产品与新工艺的研发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卓越工程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及整体素质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培养

1.学校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设有“导航技术”和“测控技术”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部门的测量与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其他信息获取、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企业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测控技术与仪器行业发展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工程相关了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实验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关运用及创新能力等等。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

四、培养学制与培养模式

根据该专业分层次的人才需求特点,这次试点工作是培养具有应用型及设计型的卓越工程师,等具有一定的经验后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向更高层次转变时,会考虑进行研究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现阶段中,学生在校学习4年,学校采用“3+1”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谓的“3+1”也就是大约花费三年的时间来进行相关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等等的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大约一年的时间进行相关实践学习环节,如工程实践、专业实习或是专业课程设计等等。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毕业后的学生可以直接到企业就职或选择继续深造。为实现符合学校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战略,重点培养出“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知识”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结合自动化学院的“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具体要求,将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的认证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以我校刚修订的200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框架,学校与企业通过结合企业发展及生产的需要,一起订制出相关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基础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作为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首要条件。其次是专业教育课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和掌握精密测控及陀螺导航领域的知识跟技能。

五、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在对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后,取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校厂联合培养的方式。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现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生物医学工程”5个本科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1年获得教育部批复,成为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计委批准创建于1963年,现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直属企业,是中国第一台硒静电复印机诞生地,是国内第一家实现“863”重大项目的企业,通过了中国新时代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家一级计量单位,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资格证书和一级安防工程企业资质证书。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运行三年,在大学工科生的培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1级本科生作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对象,其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更加实效,创新与动手能力也显著加强,在参加国家和省市的各类电子设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除此之外,两阶段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同样搭建起了学校同企业间的科研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卓越工程师创新基地,对于企业生产发展的技术性问题可由学校跟企业共同申报相关的国家级、省级或者市级科研项目,成为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源动力。

[1]杨华.工科研究生“两段式”实践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15-17.

[2]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7-58.

[3]王永利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江苏高教,2011,(2):137-138.

[4]朱金秀,范新南,朱昌平,江冰.电气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29-131.

[5]陈进涛,殷施科,晁阳.基于模拟器的“船舶操纵基础”实践创新教学研究 [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16-121.

G642.0

A

1674-9324(2014)35-0042-0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2010130);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工程立项(2012)。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测控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Research on Real Meaning of American Dream in Great Gatsby
Research on Uranium Mining
《测控电路》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An Analysis of Mood System of Narrative Rock Song Lyrics and Its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基于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向着新航程进发——远望7号测控船首航记录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