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门宴》新解

2014-08-26查盈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2期
关键词:行动鸿门宴目的

查盈华

内容提要:《鸿门宴》历来为人所关注,教学与解读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然不外乎鸿门宴上该不该杀刘邦?项羽、刘邦的性格决定了各自的命运。然这只是据一个个表象加以分析,然后,导致这些表象的根源是什么,少有人问及,或谈及非是。本文试从行为一目的学角度加以破解。

关键词:项羽 刘邦 目的 行动 性格

《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中叙写非常精彩的事件之一,历来为人所称道,也一直是各种教材、史传文学选本必选之篇目,也是多数名家细读《史记》必读片段之一。关于此篇文章的研读与教学,基本集中在:“鸿门宴”上项羽是否真的要杀刘邦?项羽是否因个人性格问题而未能杀掉刘邦?未能杀掉刘邦的“鸿门宴”是否决定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分析项羽的性格、刘邦的性格等等。这不能说不对。然而,在笔者看来,还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一书中说道:“行动就是你存在的目的。”也就是说,什么样的行动体现着什么样的目的。反之,什么样的目的也决定着你做出什么类型的行动。问题就来了,项羽的目的是什么呢?纵观《项羽本纪》表达其目的有两次:一是本传的开头,项羽与季父项梁观看秦始皇游会稽时说:“彼可取而代也。”一是引兵西屠成阳,杀秦王子婴后,“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寓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严格说来,前一个不能算其目的,但细细分析又隐约表达了他的目的,享受这种荣宠威武,这与后一次的直白表达是一脉相承的。也是终极目的,要衣锦还乡,享受父老的众星捧月的无上光荣,重振项氏家族的昔日雄风与威望。由此,我们再来看鸿门宴上的表现。

首先,我们要看一下鸿门之宴的背景。课文开篇即写道:“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而省略了前面的“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几句。教材这样处理,有失妥当。一是少了鸿门之宴的前提因素之一——“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而为了这个先入关,他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啊。章邯先派人与项羽“欲约”,项羽未答应,派蒲将军攻打三户,后项羽考因“粮少”才与杀“父”仇人章邯约。背负被楚人骂名的苦心经营付之东流,被刘邦占得了先机,其愤怒其不甘可想而知。二是没有了前面的大怒的“高台阶”,曹无伤的告密后项羽的焦急愤怒之情状被弱化了许多,后面的项羽说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也就缺少了些根基。三是如此情形下,项羽却能对项伯的“告密”之举听之任之,表露了项羽什么心态目的呢?仅仅是因为项伯是叔父?还是有其他原因。

其次,我们来理顺一下文中与告密内容相近相关的表述,进行比较分析。

1.曹无伤使者: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范增: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3.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项伯: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人乎?

5.樊哙: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分析提炼这些相近内容有两个关键词:1.王关中;2.珍宝。而每个人对这两个关键词的表述顺序是有差别的,而这顺序又都透露出各自关注的重心:在曹无伤看来,当王才是项羽所应该最关心的内容,当王后珍宝则是顺理成章地归刘邦占有,当然这也是未然的,与其他几人表达的实质是一致的。而范增则是从不贪财不好色中看出刘邦当王的野心。此二人出发点都是为项羽的霸业着想。而后三人本质上都是为刘邦着想。刘邦想尽一切办法自我开脱自不待言。而项伯表面上是为项羽着想,实质是为刘邦说情。樊哙则是为主子刘邦据理力争,为主子出头、出气,这当然也是为主子着想。项羽在听到每人的话后的表现也是有所差异的:听到曹无伤的告密,大怒。对听到范增的话虽然没有直接描述,然从后文范增的动作行为可以看出,项羽起初也是赞同他的做法的。对于项伯的话,则是许诺。而这又是后面他漠视范增动作的原因。而对听到刘邦的话,则是极力解释,把自己洗脱干净。对樊哙的斥责则是“未有以应”。我们不禁要问项羽在整个事件中何以如此虎头蛇尾呢?我们梳理提炼三者的话会发现,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不动珍宝来证明刘邦没有当王之野心,加上刘邦先入关的占得先机,刘邦就怒气已全消,甚至自觉理亏了。聪明人都知道权和利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也不是截然对立,也不是相互否定的,因而不要利不能证明不要权。这样的简单逻辑关系,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项羽却相信了,而且是非常之确信。由此我们推断,项羽是更看重珍宝的。理由如下:

1.一般来说,看重权的人会更关注你刘邦用什么来直接证明你对当王没有兴趣。因而也会更关注他的言行:其一,“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能不能先入关不能“自意”?其二,“得复见将军于此”,为何在此相见?为何这个时候才相见?其三,见到项羽,左一个将军,右一个将军,而在逃跑时让张良留守赠送礼物时说“项王”,为何当面不称项王?其四,为何借着如厕偷偷溜回军营,心中无鬼?这些浅显的东西项羽都未能看出,只能说他被一些东西遮蔽了双眼,那就是珍宝。

2.对待张良所献之礼物,项羽、范增二人截然相反的态度也可佐证。在得知刘邦回汉营后,对于竞争对手的不告而别,“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其坦然接受让人惊诧,让人愤怒。而亚父范增一心为了项氏霸业处心积虑,兢兢业业,看到最大敌人逃脱后,他“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失望。细分析可见出深意。

3.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目的之二是在建立稳固霸业之优厚物质条件与衣锦还乡的二难选择中,项羽选择了后者。其志向昭然已揭。

司马迁妙笔生花,把一段鸿门宴写得剑拔弩张,栩栩如生,热闹非凡。正因为此,使得许多人只关注热闹之处,而忽略了闲淡处,冷僻处,而导致误读。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知道项羽的目的决定了他的行动。而从司马迁的行动——如此描写鸿门宴之场面目的何在呢?

司马迁就是要通过迭现的手法,多角度、多侧面的手法来描绘楚汉战争的拐点,隐含地表现楚由盛转衰,汉由弱转强的历史趋势。他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的:

如上文分析的关于曹无伤告密之内容的多角度反复出现。项羽的态度目的注定他将是个失败者。而项伯的身在曹营心在汉,项庄的出工不出力,范增的屡谏不被采纳,相对于刘邦阵营的从谏如流、徒属的尽心尽力相对照,项羽失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范增的“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则进一步明示了项羽必然的悲剧命运。而在这反复咏叹中项羽本有太多机会避免悲剧结局的,然而他都未能抓住,这使得项羽的悲剧色彩被渲染到了极致。虽然悲剧早已注定,然而我们从项羽身上感受到的“不是失败的感伤,而是一种胜利的快慰,是一种道德上获得满足的欢欣”(韩兆琦语),从他身上看到的是“悲壮而不是悲惨,是悲愤而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陈瘦竹、沈蔚德语);我们从刘邦身上看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壮丽事业而勇敢奋斗的豪歌”(韩兆琦语)。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认识与情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了肯定和再生,而目的或者说目标的大或小、偏或正决定着你的行动的价值大小,价值正确与否。这也许是司马迁用非凡的想象力和如椽巨笔为我们刻绘出这千态万妍的历史画卷的真正目的吧。如果只关注那热闹的场面,而忽略了这背后的“通古今之变”之深意,真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也。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动鸿门宴目的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作用研究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张居正的反贪“鸿门宴”
“鸿门宴”
心太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