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厥新生儿血氨和血浆乳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4-08-25赵丽梅周秀艳刘树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血氨谷氨酰胺肝素

赵丽梅,周秀艳,刘树平

(1.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河北 唐山063000;2.唐山市人民医院)

惊厥,可以对人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新生儿,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新生儿期发生惊厥,并且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直接导致新生儿的死亡。新生儿抽搐引起的死亡可占到新生儿死亡总数的20%[1]。正确识别,判断引发惊厥的病因,对预防惊厥的发作,指导治疗以及评价预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惊厥患者血氨和乳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在惊厥患者中联合监测血氨和乳酸的意义,准确的判断惊厥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诊疗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自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科住院的惊厥患儿81例作为惊厥患儿组,其中男49例,女32例。另设本院同期新生儿科收治的无惊厥症状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头围和身长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方法

采集3 ml静脉血于肝素抗凝管中,并迅速分离血浆,采用强生公司的vitros-250分析仪,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于质控后检测血氨和乳酸水平,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可靠。血氨的参考范围为0-30 μmol/L,乳酸的参考范围为0.7-2.1 mmol/L。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惊厥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氨和乳酸检测结果的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惊厥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氨和乳酸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2。

表2 惊厥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氨和乳酸相关性

3 讨论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可导致新生儿发生手足惊厥,而高热惊厥是其最常见诱因。据有关资料[2]分析统计,当前排在前几位的引发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为:新生儿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脑梗塞,电解质紊乱等。还有其他一些不太常见的病因如先天性大脑异常,先天性代谢异常,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以及外界因素所致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药物撤退反应,药物中毒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早期(出生后7天内)发生惊厥的主要病因,低钙是新生儿中、晚期至生后6个月发生惊厥的主要病因,高热惊厥是生后6个月至一年内发生惊厥的主要病因。

研究[3]证实血氨可以干扰脑的能量代谢,还可对神经递质及星形胶质细胞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血氨主要通过蛋白质的消化和谷氨酰胺的脱氨基在肠道产生,通过门静脉进入血液循环。氨具有毒性,必须转变为无毒性或毒性小的物质排出体外,如中枢神经系统衍生内皮细胞血氨代谢紊乱,可以导致脑血氨浓度上升,从而中枢神经毒性加大。正常情况下,体内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释放的氨能迅速转化为尿素,经尿排出。如果高浓度的血氨不能被迅速分解排出体外,进入血脑屏障后,脑细胞正常的神经传递和能量代谢受到干扰,可诱发昏迷,使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加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本文中血氨测定为肝素抗凝的血浆氨,因为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属于一种阴离子多聚电解质,和阳离子有不同的亲和力,与氨有聚合作用,使得本文中的实验数据较EDTA-K2,EDTA-Na2抗凝的血浆所得血氨数值偏低[4,5]。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窒息为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也是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的新生儿窒息是由于气体交换机制受损,导致低氧进行性加重和高碳酸血症,新生儿和胎儿处于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状态,而乳酸是该状态的特异性生化指标[6]。血中乳酸如果大量产生,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便形成乳酸中毒,此时体内乳酸含量常超过5 mmol/L。高乳酸血症也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惊厥患儿的血氨和血浆乳酸水平高于普通对照组,并且血氨和乳酸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患儿血氨和乳酸升高是病情危重的一个重要信号。联合测定血氨及血浆乳酸水平有助于早期,准确的判断惊厥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在治疗中存在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Bruce DB.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neonatal convulsions.Arch Dis Child,1954,29:342.

[2]李新影.新生儿惊厥——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5-7.

[3]Sherlock S,Doolley JS.Disease of the liver and biliary system[M].Oxford:Blackwell Sci,2002:26-35.

[4]Srinivasan U,Misra D,Marazita ML,etal.Vaginal and oral microbes,host genotype and preterm birth [J].Med Hypotheses,2009,73(6):963.

[5]盛大平,徐元宏,李 涛,等.血氨检测的临床适应症及其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6):565.

[6]蒋 波,王 涛,范春燕,等.羊水粪染和窒息,血清肌钙蛋白-I,动脉血乳酸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7):3.

猜你喜欢

血氨谷氨酰胺肝素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澳新拟批准一种谷氨酰胺酶作为加工助剂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肉牛尿素中毒的诊治效果观察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