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2014-08-2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抗凝剂分析仪血常规

廖 敏

(崇阳县中医医院,湖北 崇阳 437500)

对血液细胞进行检测在医学上也常称为血常规检查,血液细胞检测的主要内容是对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以及血红蛋白(HGB)进行技术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血液细胞检测属于各大医院检验科室中最基本的检验内容,血液细胞检测的准确能够辅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诊断,对于治疗效果能够及时监测。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血细胞分析仪已经应用于各个医院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只是细胞检验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也影响着检测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20名同种血型的志愿者,其中男70例,年龄20~50岁,平均(35.0±2.6)岁。女50例,年龄25~55岁,平均(40.0±2.1)岁。

1.2 实验方法

1.2.1 抗凝剂的配置[1]血常规标本的取得方式一般是采用静脉采血,120名志愿者的血型都是一致的,将120名志愿者的血液样本分为两份,按照1∶10000和1∶5000的比例进行稀释。将同一稀释比例的静脉血混合在一起,分成等量的120份,对这120份血液及时进行检测[2]。

1.2.2 对血液样本进行储存的方式 取得血常规标本的方式仍是通过静脉采血方式来进行获取,对同种血型的120名志愿者分别采集静脉血。将120份静脉血混匀后均匀分为3等份,于1h检测40份,4h检测40份,6h检测40份。

2 结 果

2.1 抗凝的不同配置比例对结果的影响 不同比例抗凝剂的配制下,两组WBC、RBC、PLT及HGB呈现出不同的情况,通过两者的比较,发现它们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抗凝剂不同的配置比例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

2.2 时间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随着血液细胞放置时间的延长,血液细胞的形态随之发生变化,进而使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降低,见表2。

表2 放置不同时间检验结果比较

3 讨 论

血液细胞检测的质量监控应由经过专门培训、有着专业的业务精神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来执行[3]。检验人员要对血液细胞检验单以及样本采集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操作血液分析仪的时候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4],防止在进行血液细胞检测过程中出现错误,从而影响血液检测细胞的质量。在对血液细胞样本检测前,要对试剂盒抗凝剂的稀释比例进行核对,血液分析仪的运转情况也要及时检查。

本组资料显示,WBC、RBC、PLT及HGB随着抗凝剂的配置比例的不同而发生改变(P<0.05)。放置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到血液细胞的形态,从而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产生影响。因此,要想取得精确、合理的血液细胞检测数据,就要做好分析过程中的把关工作,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操作。同时要加大对实验室血液细胞检验注意事项的重视,在对检验结果质量控制方面的分析、判断和计算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并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控制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从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内容。

[1]柴晓俊.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196

[2]陈爱梅.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12

[3]潘庆珍.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25

[4]舒立云.试析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244

猜你喜欢

抗凝剂分析仪血常规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