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

2014-08-24朱柳莹吴忠祥李苗苗万梦思舒朝辉张敏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叶总山楂黄酮

朱柳莹,吴忠祥,李苗苗 ,涂 星 ,鲁 强 ,万梦思,舒朝辉, 张 倦,张敏丽,闵 清**

(1.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糖、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1,2],积极改善糖尿病糖代谢及脂代谢异常对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寻找降低血糖、血脂的药物一直备受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重视。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系蔷薇科植物山楂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研究表明山楂叶总黄酮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如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以及降血糖等[3],但对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是否有影响报道不多。本研究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STZ(40mg/kg)[4]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不同剂量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HLF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品 山楂叶总黄酮,购于山西省晋城中晋药业有限公司,纯度95.4%。

1.2 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90±10)g,共50只,购于湖北省医科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合格证号:SCXK(鄂)2008-0005)。

1.3 试剂 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测定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试剂盒公司,链脲佐菌素(STZ)为美国Sigma产品。

1.4 仪器 三诺血糖仪及配套试纸(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2303N1);TGL-16C高速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TBA-40F2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1.5 方法

1.5.1 大鼠糖尿病模型建立 将实验大鼠于本实验室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开始实验。先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 40只用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组。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造模大鼠以高糖高脂饲料[5,6]喂养,饮用水均为专用去离子水。4周后,将用于造模的40只大鼠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40mg/kg)柠檬酸缓冲液,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腹腔注射等浓度柠檬酸缓冲液。1周后,取大鼠尾静脉血进行血糖测定,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7]。

1.5.2 随机分组给药 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HLF组(低、中、高剂量),其中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各组分别给予50mg/kg、100mg/kg、200mg/kg山楂叶总黄酮5ml/d灌胃,模型组以及正常组以5ml/d生理盐水灌胃,定期检测大鼠体重和血糖水平,连续6周。

1.5.3 生化指标检测 取材前,大鼠禁食不禁水12h,戊巴比妥麻醉下,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分离,将分离的血清置于-80℃冰柜中保存,按试剂说明书测定血糖和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8]。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的一般状态 正常组大鼠饮水饮食及大小便均无明显异常。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均出现饮水饮食明显增多、尿量增多、体重下降,毛松、毛色暗黄、懒动等症状。给药组经山楂叶总黄酮治疗后状况好转,模型组症状明显,并出现少数大鼠死亡现象。

2.2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大鼠经过高脂高糖4周喂养以后,各组体重无明显差异。给予STZ 1周以后,正常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而给予STZ的所有大鼠体重都有所降低。给予山楂叶总黄酮后,正常组大鼠体重不断增加,模型组大鼠体重一直降低,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模型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低、中、高剂量HLF组大鼠体重在给药第3周时较实验前有所下降,给药4周后,体重下降缓慢,给药5周后体重有所回升,较模型组显著(P<0.05),到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比较非常显著(P<0.01),用药各组呈剂量效应关系,见表1。

表1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2.3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给予STZ处理前,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HLF组大鼠血糖无显著差异(P﹥0.01),给予STZ处理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糖尿病模型建立成功。给药后,HLF各组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血糖在逐渐下降,同时随着山楂叶总黄酮剂量的升高,血糖下降越来越明显,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模型对照组小鼠血糖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HLF具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见表2。

表2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2.4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动物实验6周后检测糖尿病大鼠血清TG、TC、HDL-C,LDL-C.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说明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比正常组高;低、中、高剂量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TG、TC、LDL-C水平逐渐下降,HDL-C水平逐渐升高,且随着HLF剂量的升高,降血脂作用越来越明显,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说明山楂叶总黄酮具有一定降低血脂的作用。见表3。

表3 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3 讨 论

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体内糖、脂等多种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糖尿病治疗的主要难题是防止并发症,尽管目前通过一些药物能很好地控制血糖,但仍然无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说明还是要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是研究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原因[9,10]。能否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和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伴有明显的血脂TG、TC、LDL-C等升高,HDL-C降低,经过山楂叶总黄酮给药6周治疗结果表明: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且能适当增加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同时,山楂叶总黄酮用药6周后,糖尿病大鼠血清中TC、 TG、 LDL-C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本研究结果与报道[11]一致,而且从结果可以看出山楂叶总黄酮对血糖的影响较温和,给药后立即降低血糖的程度较轻,但长期给药的降血糖效果是肯定的。

在实验过程中,本研究也观察到糖尿病大鼠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饮水、饮食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糖尿病大鼠的体重明显减低给予不同剂量山楂叶总黄酮后大鼠体重也逐日增加。糖尿病大鼠还出现皮毛脱落无光泽、体虚,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尾巴溃烂变黑, 类似于临床上的糖尿病足。但山楂叶总黄酮给药组该类症状较轻,说明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病变以及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1]Fara JM,Lu HL,CianfloneK.Diabetes,lipids and adipocyte secretagogues[J].Biochem Cell Biol,2004,82(1):170

[2]Lawrence JM,Reid J,Taylor GJ,et al.The effect of highdose atorvastatin therapy on lipids and lipoprotein subfractions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Atherosclerosis,2004,174(1):141

[3]王芳.山楂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295

[4]李桂云,吴正治.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剂量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7(2):74

[5]曾艳,贾正平.地黄寡糖在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上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4):411

[6]黄昕,崔磊,曹谊林.STZ诱导裸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7,3 (4):186

[7]何清华,周迎生,王征,等.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15(6):425

[8]陈嘉,张永斌,桑传兰,等.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的测定[J].动物医学进展,2012,(6):91

[9]沈宁,李彩娜,环奕,等.小檗碱调节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0,45(6):699

[10]Dunlop M.Aldose reductase and the polyols pathwa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Kidney Int,2000,58(Suppl 77):3

[11]叶希韵,张隆,沈菊,等.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草药,2005,36(11):1683

猜你喜欢

叶总山楂黄酮
山楂花
山楂花开白如雪
Dermic-derived fibroblasts for the study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山楂更可化瘀滞
山楂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HPLC同时测定细柱五加叶总苷元提取物中4种主要三萜苷元的含量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