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鲜活课堂,落实轻负高质

2014-08-22黄建栋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新设计

黄建栋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赢得了课堂,谁就赢得了学生的未来。学生喜欢的课堂是:教师上课明而精,分析思维全而新,课后作业少而优,学生学习兴趣浓而深。教师可以从创新设计、优化作业、及时反思几方面出发,努力打造鲜活的课堂,落实轻负高质。

关键词:轻负高质;创新设计;鲜活课堂;优化作业;及时反思

理想的课堂应当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新教育的理想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赢得了课堂,谁就赢得了学生的未来。近年来,学校以“轻负”“高效”为抓手,“高质”为目标,探索出一条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思路,要求广大教师关注课堂细节,课前准备精心化,课堂教学精美化,课堂作业精简化,对课堂教学诸环节提出严格要求。优质高效的课堂,精炼的教学行为,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教学观点:

一、创新设计,构建鲜活课堂

1.创优主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对某种事情感兴趣,即使任务再重,也不会反感,例如,学生沉湎于网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此感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将精力转移到数学学习上来,需要我们花一番工夫。例如,在教学“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就和学生玩这样一个游戏:一堆火柴有53根,让甲乙两个学生轮流取,甲先取,规定最多取4根,最少取1根,谁取到最后的火柴谁获胜,甲乙两人谁有必胜的策略?这样小小的游戏,学生兴致勃勃,放松心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2.精选、精讲例题,提高课堂实效

在每年的暑假,我收集整理全国各地100多套中考卷,然后对中考题型进行分类、归纳,特别关注压轴题的新特点,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我认为挑选例题,量不在多,在于典型;题不在难,在于思想;话不在多,在于讲透。

我曾经在一堂课中用过这么一个例题:甲组同学每人有28个桃,乙组同学每人有30个桃,丙组同学每人有31个桃,三组的桃子总数是365个,问三个小组共有多少个同学?

很多学生会用28a+30b+31c=365的方法,但无法得出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不等式组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完以后再思考,可用生活常识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年365天,12个月,每个月有28天的,有30天的,有31天的,让学生豁然开朗,回味无穷。

在分析例题时,要注重理清知识点,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思想,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优化作业,落实轻负高质

1.精选作业,控制作业量

在每一批学生中,总会出现数学知识掌握参差不齐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人而异,还要求在课后作业巩固阶段也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地制定学习目标,减少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减少故意刁难学生的偏题、怪题。

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巩固练习的选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让学生在点滴的成功中收获喜悦,在点滴的喜悦中积累成功,在成功中获得最终的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获得最大的成功。夸美纽斯说:“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这句话的内涵体现在尖子生的“培优”与暂差生的“辅差”工作。每天布置六题:反馈题、基础题、应用题、联系题、易错题、拓展题。

2.有效批改与反馈

及时做好作业批改记录,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在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教师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正是学生的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地用思想、情感的交流,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而利用评语能弥补这些不足,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棒,真聪明”等等,对于不同特点、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语,积极引导,把充满老师关爱与鼓励的评语借助作业本在师生间传递,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三、及时反思,助推轻负高质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查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它可以进一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构建师生合作互动的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从书山学海中汲取理论知识,在体验感悟中增强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肖东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
浅述传统民族服饰与现代服装设计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