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课堂教学中点拨艺术的运用

2014-08-22梁晓华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思考兴趣

梁晓华

摘 要:新课程教学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那么如何组织好一堂课?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四点:起点——激起学生兴趣、疑点——引发学生思考、难点——突破思维瓶颈、高点——激发学生情感。

关键词:兴趣;思考;动态过程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那么如何组织好一堂课,做好引导者呢?我们可以尝试着把握教学中的这四个点:

一、在起点——激起学生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在开篇时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例如,讲授“体味文化”时,我和学生一起畅谈了陕西的特色文化,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文化现象,思考文化现象的特点。遵循了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同时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生活,这样很快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疑点——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学生能与老师对话,那么在疑点之处抛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利于创设师生之间的良性对话。

例如,讲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时,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但不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拥有立法权,那么“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一定是立法机关吗?”就是一个值得学生思考、判断的疑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小问题,搭建师生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

三、在难点——突破思维的瓶颈

对于教学而言,突破了难点犹如打破了思维瓶颈,难点的突破意味着学生彻底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难点就是理解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突破这个难点,贵在要学生调动已学的历史、地理、政治等知识,从分析现象中自主归纳出“国家制定对外战略及实施外交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国家利益”,从而推理得出“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因此,这个难点的突破适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要组织好学生活动,需提前做好活动步骤和达到目标的预设。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关键事件,梳理事件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归纳总结。最终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在学生思维的临界点进行点拨,能起到让学生突破思维瓶颈,有种拨开云雾见蓝天的通透感。这正是政治课堂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在高点——点燃学生的激情

课堂上会有很多新的生成点,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在交流中呈现出来的创新点及时表扬和提升。

例如,讲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过时”这一观点时,我采用了自由辩论的方式。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事实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有一位学生用“有效需要——蜜蜂的故事”论证了这一观点不正确。这一异议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辩论。

我抓住这一创新点,特意表扬了这位学生。借此引导学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去看待问题,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新生资源,引领学生拓展思维,提高课堂的思想境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认识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课改的重点。“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就是要教师站在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把更多的自主学习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注:本论文系“《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HI2049。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方明.陶行知全集[M].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宋世菊.政治课教学中的“点拨”艺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02).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猜你喜欢

思考兴趣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