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微

2014-08-21郭品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
关键词:寝室高校建设

【摘 要】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独立生活的起点,也是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场域,更是大学生文明修身完善自我的课堂。加强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将寝室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发展内容;加强寝室文明建设,突出寝室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独立生活的起点,也是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场域,更是大学生文明修身完善自我的课堂。修身是中国古代圣贤所推崇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奠基阶段。而寝室作为大学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正是修身的第一道场。修身的当代解读便是引导青年学子培养自己的价值观。正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青年大学生培养自己的价值观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大意义。

一、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内涵及特征

高校寝室文化是指在高校寝室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以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共同生活和学习,在学识智能、审美情趣、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分支。高校寝室是多数大学生真正开始“半社会化”公共生活的起点,与寝室成员的自身性格、兴趣、习惯等有着强烈的关联,也存在着趋同性、易感染性、独特性、自律与他律性等显著特征。

(一)趋同性

高校学生寝室一般都是采取以年级为单位或者以学院为单位的“大聚居”模式,这就导致临近寝室和临近楼层大多为同一年级或者同一学院,甚至是同一班级聚居在一起。由此而来的后果是这些寝室会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一方面是不同寝室之间由于专业相同而产生兴趣相同或相近;另一方面,由于接受教育类似而导致寝室成员思想、个性乃至行为习惯的趋同。

(二)易感染性

大学生是价值观正在形成和确定的阶段,价值多数大学生在读大学之前没有真正过过独立的寝室公共生活,因此在寝室这一共同生活场域内,就表现出极大的易感染性。 一方面,寝室成员之间容易受到彼此的影响,往往会因为其中某个成员的强烈感染而形成积极或者消极的寝室文化;另一方面,寝室文化容易受到高校校园文化的感染,形成具有高校特点的寝室文化特质。

(三)独特性

高校学生寝室内的成员是来自于不同的省市,加之自身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每个寝室成员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和习惯。而当这些不同个体组合在一起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就会形成不同寝室之间的独特寝室文化。这种独特性与趋同性并不矛盾,而是同时并存。

(四)自律与他律性

大学生活是自律的,并不会有强制性的措施逼迫学生去必须做什么,不做什么,这意味着大学生在寝室里具有自律性,寝室文化也表现出自律性特点;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寝室是有一定的管理和规定的,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受到学校的一定约束和教育,这就是高校学生寝室文化的他律性。

二、高校学生寝室文化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价值观缺乏引领,精神追求欠缺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价值观纷繁复杂的紊乱现象,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学生在寝室生活中多半也是在网络生活中度过的,越来越多的学生除了电脑,就是手机,每天自觉不自觉接收到庞大而复杂的信息,却又在寝室集体生活中缺乏有效的引领指导,也就无法有效辨识,明白是非;加上寝室成员之间盲目加入讨论,共同参与网络生活而形成不正确的共同价值观。另一方面,长期沉溺于网络生活,缺少充分的人际交往和适当的兴趣爱好,寝室文化中表现出一定的空虚性,缺少精神追求。

(二)寝室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内聚力不够

当前高校学生多为“90”后一代大学生,有着显著的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追求自我、张扬个性、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欠缺等方面。这样的学生个体生活在一个寝室之中,难免发生内部矛盾,解决不好往往会导致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当前高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寝室内聚力不够,成员之间并不相互关心,甚至经常因为生活习惯而爆发激烈冲突,这种内聚力不够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寝室文化的正常发展。

(三)校园文化对寝室文化渗透力不足

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分支,理论上应该在校园文化的辐射下保持统一性和同一性。但是,当前的现实是,高校校园文化对寝室文化的渗透力是否有限,往往是校园里极富人文精神,但是寝室里却仍旧瘴气弥漫。这从根本上,是因为学生在自由活动场域内没有自觉带入精神文化,换言之就是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依然十分有限,无法进入寝室生活。

三、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学生作为寝室文化的主体,是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只有对学生主体自身产生了有效影响力,才能够真正推动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校园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

寝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进心灵。学生个体由于缺乏必要的明辨是非能力,加上好奇心驱使,容易受到西方自由思潮等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对其政治态度、政治信仰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在课堂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寝室,大学生由于自律意识的缺乏和主流价值观引导的缺位,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走进学生寝室,才能够改变这一局面。

首先,可建立“党员联系寝室”制度,让党的先进思想走进每一个寝室,并通过高年级同学的对口帮扶,掌握联系寝室的思想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提升寝室成员的认识水平。endprint

其次,可借助班级文化的影响力推进寝室文化的提升。在班级文化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将班级文化的影响力辐射进寝室,使寝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小单位,自觉自发在寝室内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再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寝室文化活动,号召以寝室为单位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这样既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寝室,又可以增强寝室成员的内聚力。

(二)将寝室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发展内容

寝室文化建设在高校间可谓是方兴未艾,并不是长期得到如此重视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长期以来对寝室文化建设重视不足,缺乏学校各个层面的有力支持。要想有效推进寝室文化建设,就必须将寝室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发展内容,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首先,要全员重视,全体参与。建立“领导、教师、党员”联系寝室制度,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辅导员,都要主动联系寝室,将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帮助都纳入“师生结对子”过程中,润物于无声,教育于无形。

其次,打造一批精品文化寝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榜样,强化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让学生把寝室改变为学习的第二课堂,生活的第一课堂,在寝室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这对提升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也大有裨益。

(三)加强寝室文明建设,突出寝室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

寝室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环境育人功能,寝室环境对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乃至思想修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塑造功能。因此,要在高校推行寝室文明建设,以打造“整洁、文明、有文化”的寝室环境为抓手,推动高校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首先,寝室文明建设的首要要求是干净整洁。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要在学生寝室倡导注意公共卫生和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打造温馨寝室环境。

其次,寝室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是文明有序。即便是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也要注意自己的文明举止,同时在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构建和谐寝室关系。

再次,寝室文明建设的高等要求是有文化追求。大学是理想的殿堂,寝室也应该是追求真理、锤炼自我的精神高地而非自我放逐、不思进取的坟墓。要在寝室之中提倡精神追求,打造有文化、有追求的寝室氛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5,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8/c_126477806.htm

[2] 刘期彪.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24-127.

[3] 赵林涛,马玉娟.对加强大学生德性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

作者简介:郭品(1984- ),汉族,嘉兴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寝室高校建设
寝室闹鬼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