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2014-08-21岑忠敏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试管新课改习惯

岑忠敏

新课改把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包含在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中。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容易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本教材精心备课,并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的实验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科学、走向成熟,从而形成清晰的反思思路。例如,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NO气体”的演示实验中,由于生成的NO气体很容易被氧化成红棕色NO2气体,所以不容易观察到生成NO气体的颜色。那么,如何改进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反思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尽管每个学习小组的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通过这样的反思途径,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及更多思考、交流的机会。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最具体的反思、感悟和加深学习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新课改学案导学教学中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因此有无反思动机在新课改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以提升学生反思能力。例如,在讲授“葡萄糖”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前面我们已学过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那么如何通过实验的手段来确定葡萄糖的结构呢?如在一支试管里加入3mL10%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6滴,然后加入葡萄糖,再加热。看到现象时先变蓝色,后变绛蓝色,最后变砖红色沉淀。在另两支试管里加入3mL10%NaOH溶液,滴加5%CuSO4溶液6滴,分别加入几滴乙醇、丙三醇,结果看到加入乙醇的那支试管溶液颜色没有什么变化,而加入丙三醇的那支试管溶液颜色变成绛蓝色,为什么加入的都是醇类,现象却不同呢?葡萄糖结构中含有什么官能团呢?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三、在解题过程中促进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

由于高中阶段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原因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不严谨的现象时常会出现。常常表现在考试、作业中没有能够养成认真仔细审题的习惯,导致会做的题目往往丢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一方面要突出概念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并结合反思规律,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解题教学(尤其是框图题、推断题的教学)中,当讲完一个题目之后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的正误作进一步的反思,反思解题过程是否混淆了概念(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是否以特殊代替了一般,是否忽视了特例,逻辑上是否严密等。这种反思的目的在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思维结构的不断分解与组合,使学生思维有一个正确的、可靠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在常温常压下,22.4LCl2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2NA”这道题时,我先把这道题变换成“在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A”,再让学生进行思考其是否正确。通过变式,学生很容易理解“在常温常压下,22.4LCl2不到1mol气体,从而转移电子数目小于2NA”。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使学生明白在哪些方面知识点领悟得不好,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自觉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等进行反思,逐渐摆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而走向独立反思,由被动反思走向主动反思,养成自主反思的好习惯。反思习惯的形成是培养反思能力的基本要求,而反思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更自觉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总之,反思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反思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最终实现掌握知识与形成反思能力的双赢。

(责任编辑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试管新课改习惯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试管难题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