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4-08-21张宏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过程

张宏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无疑是告诉教师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新课程改革思想也正是如此。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一、中学物理课堂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就物理课堂学习而言,这种自主学习能力应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学习基础知识、体验方法过程、探究验证规律。自主学习的一个根本特征是教学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关心学生在该过程中获得的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体验时间,让学生全程参与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和得出结论,真正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属于自己的、透彻明白的。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排斥,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教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但兴趣具有情绪化倾向,波动明显,因而也容易造成学习效果的大起大落。如能把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使学习成效稳定提高。

(三)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意义的。

(四)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品质欠佳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则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或一帆风顺的,物理学习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习上一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关怀和呵护,真正确立起“偏爱差生”的教育观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扶助与感化他们,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与其他同学一道分享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的设立和问题的提出应是可操作的,情境的设置应合理恰当,能对学生的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不需要教师,其实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充当了引路人和服务者的角色,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及时的纠正。

3.课堂教学中不能满堂灌,当然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应注意做到整个过程收放自如、有张有弛,合理地留出学生思考的时间,将学习和讨论的过程还给学生。

4.教师在探索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应针对达到预期效果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时进行总结、反思,针对教学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思考解决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以使教学效果最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长期的教与学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因此,不能操之过急,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易志毅)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物理过程
只因是物理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我不是教物理的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