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伯语修辞在语言中的表现作用

2014-08-18杜兵兵

关键词:阿拉伯语修辞语言

杜兵兵

【摘要】阿拉伯语修辞主要研究在具体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也就是说,修辞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运用语言,它包括一切语言形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学性语言和非文学性语言。修辞的运用要有一个合适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使语言的修辞得以实现。使用语言的地点、时间、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对修辞运用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同样,语言的表达者其本身的素质及其各方面因素也会影响到修辞的运用。

【关键词】阿拉伯语 修辞 语言 表现作用

【中图分类号】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5-01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研究如何修饰词语,把话说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材料的组织,另一个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材料的组织属于词汇的范畴,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运用一系列的修辞格式来完成。《易经》中有“修辞立其诚”这样的句子。这里的“辞”有“说话”、“修”有“装饰、修饰”之意。合起来讲,就是“说话要讲究修饰,把话说得优美动听;表达真情实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科,主要研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

一种误解是:修辞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在优美的文学作品里才用得上。然而,修辞不仅仅是文学家们的独门武器,我们平时说话、写作也都需要讲究修辞。修辞学的宗旨是我们的说话和写作适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对象等客观因素以及表达者的主观因素。因此,是否适合语言环境,是衡量说话和写作效果好坏的标准。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判断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才能确定什么时候应该优美地表达,什么时候应该朴素地表达。

二、辞巧学在语言中的表现手法

辞巧学( )在阿拉伯语修辞中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各类修辞方式,形象、生动、具体地表达一种思想和一种情感。恰当的运用辞巧学可以是语言的表达避免空洞、枯燥及呆板的不佳语境,给读者或听者一种鲜明深刻的印象。

辞巧学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喻、借代、夸张和转义等,其中有的是从两种事物中找出相似点,通过比较,用具体的事物表明或说明抽象的事物,并用艺术的手法描述具体的事物(如比喻、借喻);有的是从相关的两个事物中选择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感官的事物(如借代、转义),还有的是有意对某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办法,已达到突出其某些特征,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也有学者把辞巧学也称为“形象的修辞”。

1.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指的是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将具有相似之处的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用甲事物说明、描述乙事物。比喻四要素:本体()、喻体( )和比喻词( )以及相似点( )。

例: .(人们像梳子的齿子一样平等)

在这个例句中,比喻修辞的四要素齐全,没有缺少的,是一个标准的符合比喻修辞理论的例证。本体——人(),喻体——梳子的齿( ),比喻词——(),相似点——平等( )。

比喻的种类有明喻( )、隐喻( )、略喻( )、祥喻( )强喻或隐略喻( )、情景比喻( )、引喻( )、倒 喻( )、借喻()。

比喻的修辞作用:(1)说明事理、阐明哲理;(2)刻画形象、突出或强调重点;(3)感情色彩的表露、引起读者的注意;(4)通过说明本体的某种可能性,引发读者或听者对所描述事物的进一步联想。

2.借代。借代在阿拉伯语修辞中与转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都使用某些词汇、短语、句子,表达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意义。这些词汇、短语或句子都与“本义”所要说明的事理有一定关系,达到说明一个新概念的目标。借代中有本体和借体。借代分为特性借代、别称借代、和归属借代三种。

3.夸张。夸张是有意进行扩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数量、程度、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多,是一种艺术化的修辞表现手法。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例:

(她大叫一声,咖啡馆周围的墙壁都为之裂开)——(夸大夸张)

.

(形销骨立一何甚,若非言谈不见人——穆太乃比)——(缩小夸张)

(宪法的墨迹未干便已作废)——(超前夸张)

4.转义。当一个词在句子中不能够真正体现“本义”,且又不能根据上下文对这个词做更为准确的表述的时候,阿拉伯语常用以上下文的密切联系 ,根据文章中某非相似比喻的语义关系,使其从真义转化为借义,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转义。分为:局部转义、整体转义、原因转义、结果转义、地点转义、过去转义、将来转义、工具转义、状况转义。

例: .

(演说家做了深入人心的讲话)

句子中 是“话语、讲话”的意思,它指的是演讲中的一部分,这些精彩的部分足以使听讲者受益匪浅。

三、总结

修辞的目的主要在于要求语言达到清晰、明白、流畅。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达到语义准确、语法运用正确无误、符合语言逻辑的要求、语言表达自然、语音和谐、用词恰当,让读者或听者觉得耳目一新,感到可得可听,也值得一读或值得去听。阿拉伯语修辞则要求做到科学性、文学性和书面性的完美结合。阿拉伯语修辞学传统上辞达学、辞巧学、辞华学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尽相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语言和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 陈中耀 虞晓贞 周文巨 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阿拉伯语语言学》周烈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

[3]《阿拉伯语词汇学》国少华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

[4]《阿拉伯语修辞》 余章荣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3年endprint

【摘要】阿拉伯语修辞主要研究在具体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也就是说,修辞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运用语言,它包括一切语言形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学性语言和非文学性语言。修辞的运用要有一个合适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使语言的修辞得以实现。使用语言的地点、时间、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对修辞运用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同样,语言的表达者其本身的素质及其各方面因素也会影响到修辞的运用。

【关键词】阿拉伯语 修辞 语言 表现作用

【中图分类号】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5-01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研究如何修饰词语,把话说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材料的组织,另一个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材料的组织属于词汇的范畴,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运用一系列的修辞格式来完成。《易经》中有“修辞立其诚”这样的句子。这里的“辞”有“说话”、“修”有“装饰、修饰”之意。合起来讲,就是“说话要讲究修饰,把话说得优美动听;表达真情实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科,主要研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

一种误解是:修辞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在优美的文学作品里才用得上。然而,修辞不仅仅是文学家们的独门武器,我们平时说话、写作也都需要讲究修辞。修辞学的宗旨是我们的说话和写作适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对象等客观因素以及表达者的主观因素。因此,是否适合语言环境,是衡量说话和写作效果好坏的标准。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判断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才能确定什么时候应该优美地表达,什么时候应该朴素地表达。

二、辞巧学在语言中的表现手法

辞巧学( )在阿拉伯语修辞中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各类修辞方式,形象、生动、具体地表达一种思想和一种情感。恰当的运用辞巧学可以是语言的表达避免空洞、枯燥及呆板的不佳语境,给读者或听者一种鲜明深刻的印象。

辞巧学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喻、借代、夸张和转义等,其中有的是从两种事物中找出相似点,通过比较,用具体的事物表明或说明抽象的事物,并用艺术的手法描述具体的事物(如比喻、借喻);有的是从相关的两个事物中选择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感官的事物(如借代、转义),还有的是有意对某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办法,已达到突出其某些特征,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也有学者把辞巧学也称为“形象的修辞”。

1.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指的是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将具有相似之处的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用甲事物说明、描述乙事物。比喻四要素:本体()、喻体( )和比喻词( )以及相似点( )。

例: .(人们像梳子的齿子一样平等)

在这个例句中,比喻修辞的四要素齐全,没有缺少的,是一个标准的符合比喻修辞理论的例证。本体——人(),喻体——梳子的齿( ),比喻词——(),相似点——平等( )。

比喻的种类有明喻( )、隐喻( )、略喻( )、祥喻( )强喻或隐略喻( )、情景比喻( )、引喻( )、倒 喻( )、借喻()。

比喻的修辞作用:(1)说明事理、阐明哲理;(2)刻画形象、突出或强调重点;(3)感情色彩的表露、引起读者的注意;(4)通过说明本体的某种可能性,引发读者或听者对所描述事物的进一步联想。

2.借代。借代在阿拉伯语修辞中与转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都使用某些词汇、短语、句子,表达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意义。这些词汇、短语或句子都与“本义”所要说明的事理有一定关系,达到说明一个新概念的目标。借代中有本体和借体。借代分为特性借代、别称借代、和归属借代三种。

3.夸张。夸张是有意进行扩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数量、程度、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多,是一种艺术化的修辞表现手法。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例:

(她大叫一声,咖啡馆周围的墙壁都为之裂开)——(夸大夸张)

.

(形销骨立一何甚,若非言谈不见人——穆太乃比)——(缩小夸张)

(宪法的墨迹未干便已作废)——(超前夸张)

4.转义。当一个词在句子中不能够真正体现“本义”,且又不能根据上下文对这个词做更为准确的表述的时候,阿拉伯语常用以上下文的密切联系 ,根据文章中某非相似比喻的语义关系,使其从真义转化为借义,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转义。分为:局部转义、整体转义、原因转义、结果转义、地点转义、过去转义、将来转义、工具转义、状况转义。

例: .

(演说家做了深入人心的讲话)

句子中 是“话语、讲话”的意思,它指的是演讲中的一部分,这些精彩的部分足以使听讲者受益匪浅。

三、总结

修辞的目的主要在于要求语言达到清晰、明白、流畅。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达到语义准确、语法运用正确无误、符合语言逻辑的要求、语言表达自然、语音和谐、用词恰当,让读者或听者觉得耳目一新,感到可得可听,也值得一读或值得去听。阿拉伯语修辞则要求做到科学性、文学性和书面性的完美结合。阿拉伯语修辞学传统上辞达学、辞巧学、辞华学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尽相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语言和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 陈中耀 虞晓贞 周文巨 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阿拉伯语语言学》周烈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

[3]《阿拉伯语词汇学》国少华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

[4]《阿拉伯语修辞》 余章荣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3年endprint

【摘要】阿拉伯语修辞主要研究在具体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也就是说,修辞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运用语言,它包括一切语言形式: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学性语言和非文学性语言。修辞的运用要有一个合适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使语言的修辞得以实现。使用语言的地点、时间、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对修辞运用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同样,语言的表达者其本身的素质及其各方面因素也会影响到修辞的运用。

【关键词】阿拉伯语 修辞 语言 表现作用

【中图分类号】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5-01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研究如何修饰词语,把话说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材料的组织,另一个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材料的组织属于词汇的范畴,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运用一系列的修辞格式来完成。《易经》中有“修辞立其诚”这样的句子。这里的“辞”有“说话”、“修”有“装饰、修饰”之意。合起来讲,就是“说话要讲究修饰,把话说得优美动听;表达真情实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科,主要研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

一种误解是:修辞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只有在优美的文学作品里才用得上。然而,修辞不仅仅是文学家们的独门武器,我们平时说话、写作也都需要讲究修辞。修辞学的宗旨是我们的说话和写作适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包括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对象等客观因素以及表达者的主观因素。因此,是否适合语言环境,是衡量说话和写作效果好坏的标准。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判断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才能确定什么时候应该优美地表达,什么时候应该朴素地表达。

二、辞巧学在语言中的表现手法

辞巧学( )在阿拉伯语修辞中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各类修辞方式,形象、生动、具体地表达一种思想和一种情感。恰当的运用辞巧学可以是语言的表达避免空洞、枯燥及呆板的不佳语境,给读者或听者一种鲜明深刻的印象。

辞巧学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喻、借代、夸张和转义等,其中有的是从两种事物中找出相似点,通过比较,用具体的事物表明或说明抽象的事物,并用艺术的手法描述具体的事物(如比喻、借喻);有的是从相关的两个事物中选择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感官的事物(如借代、转义),还有的是有意对某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办法,已达到突出其某些特征,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也有学者把辞巧学也称为“形象的修辞”。

1.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方法。指的是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将具有相似之处的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用甲事物说明、描述乙事物。比喻四要素:本体()、喻体( )和比喻词( )以及相似点( )。

例: .(人们像梳子的齿子一样平等)

在这个例句中,比喻修辞的四要素齐全,没有缺少的,是一个标准的符合比喻修辞理论的例证。本体——人(),喻体——梳子的齿( ),比喻词——(),相似点——平等( )。

比喻的种类有明喻( )、隐喻( )、略喻( )、祥喻( )强喻或隐略喻( )、情景比喻( )、引喻( )、倒 喻( )、借喻()。

比喻的修辞作用:(1)说明事理、阐明哲理;(2)刻画形象、突出或强调重点;(3)感情色彩的表露、引起读者的注意;(4)通过说明本体的某种可能性,引发读者或听者对所描述事物的进一步联想。

2.借代。借代在阿拉伯语修辞中与转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为都使用某些词汇、短语、句子,表达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意义。这些词汇、短语或句子都与“本义”所要说明的事理有一定关系,达到说明一个新概念的目标。借代中有本体和借体。借代分为特性借代、别称借代、和归属借代三种。

3.夸张。夸张是有意进行扩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数量、程度、特征作用等的一种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比较多,是一种艺术化的修辞表现手法。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例:

(她大叫一声,咖啡馆周围的墙壁都为之裂开)——(夸大夸张)

.

(形销骨立一何甚,若非言谈不见人——穆太乃比)——(缩小夸张)

(宪法的墨迹未干便已作废)——(超前夸张)

4.转义。当一个词在句子中不能够真正体现“本义”,且又不能根据上下文对这个词做更为准确的表述的时候,阿拉伯语常用以上下文的密切联系 ,根据文章中某非相似比喻的语义关系,使其从真义转化为借义,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转义。分为:局部转义、整体转义、原因转义、结果转义、地点转义、过去转义、将来转义、工具转义、状况转义。

例: .

(演说家做了深入人心的讲话)

句子中 是“话语、讲话”的意思,它指的是演讲中的一部分,这些精彩的部分足以使听讲者受益匪浅。

三、总结

修辞的目的主要在于要求语言达到清晰、明白、流畅。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达到语义准确、语法运用正确无误、符合语言逻辑的要求、语言表达自然、语音和谐、用词恰当,让读者或听者觉得耳目一新,感到可得可听,也值得一读或值得去听。阿拉伯语修辞则要求做到科学性、文学性和书面性的完美结合。阿拉伯语修辞学传统上辞达学、辞巧学、辞华学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尽相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把语言和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 陈中耀 虞晓贞 周文巨 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阿拉伯语语言学》周烈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

[3]《阿拉伯语词汇学》国少华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

[4]《阿拉伯语修辞》 余章荣 著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3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修辞语言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语言是刀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水浒英雄绰号的修辞艺术
运用关联理论解读新闻标题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