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商民主的优势与作用

2014-08-18孙宝林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协商民主优势作用

孙宝林

摘 要: 协商民主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而且是我们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协商民主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优势; 作用

中图分类号: D6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02-0060-04

Advantages and Consultation Role of Democracy

SUN Bao-lin

(Beij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ot only ful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but also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epen political reform our Part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elps improve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help expand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annels; contribute to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moderniz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necessary to play a consultative role in democracy.

Key word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dvantage; role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理论阐述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协商民主是我们党在民主政治上的伟大创造。

(一)协商民主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党中央从党的十三大开始就明确强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好人大、政协两种基本民主形式的作用。多年来,这条红线一直贯彻始终、没有变化。关于“两种民主形式”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5号文件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2007年《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也正式使用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概念,并对协商民主的内容作了表述,这是我们党开辟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的又一重要标志。

“选举”和“协商”这两种社会主义民主重要形式的确认,不仅深刻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而且为统一战线的长远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深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正是在这种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任务,并且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主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会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协商民主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相统一,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相适应,有助于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可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任务的提出,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践证明,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同为我国国家制度层面的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显著特色,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优势。选举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协商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选举民主是最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与广泛性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民主最大化的最佳选择,是最接近直接民主效果的一种公民参政模式,构成了我国有限民主的基础;协商民主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人民政协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在现今中国这样阶层众多、利益多元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观念和见解必然各种各样。怎样避免因观念和见解导致行动上的冲突,如何防止因利益的纠纷引发彼此的对抗,用什么办法消弭个人自以为是所带来的社会无序乃至混乱,全民参与的理性协商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方案。协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两种不同制度形式相互结合、形成合力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独特功能:一是不仅能够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还可以兼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二是能够充分反映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意愿和要求,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三是会拓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和广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加成熟。

(二)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力措施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在我国的政治体制组织结构中,主要包括四大机构: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委员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委员会、国务院及其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协会议及其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居主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相应级别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及其各级人民政府作为管理国家事务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各级人民政协会议是我国执政党同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组织机构。[1]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将会产生两方面的优势:一是能够有力地确保国家权力在我国政治体制组织结构中的统一行使,二是可以使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以及人民群众之间在各级政治体制结构中构成联系网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可以通过党际互动、国家四大政权机构互动、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互动,以及政党、国家机构、社团和组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沟通,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可以广集民智、达成共识、增强合力,对增强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全面改革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和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会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和表现在政治方面。与此同时,我国政治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政治体制也存在一些需要完善和发展的环节。此外,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活动方式日益多元化,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体政治参与多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希望在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得到更充分的实现。这样一种多元化政治参与行为,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极其珍贵的政治资源。所以,如何把这种不同社会主体多元政治资源整合成共同的政治合力,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全局和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其中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思想,通过广泛、多层、制度化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迫切要求,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框架内完善协商民主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使其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更好地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就是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党和政府之间的讨论和协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基本内容。协商民主与其他民主形式有根本区别,即不存在少数服从多数的问题,而是遵循求同存异的宗旨,坚持合作、参与、协商、包容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利益诉求,是对其他民主形式的发展和超越,代表了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发扬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必须加快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因为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党的领导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形式、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党的领导方式包括党对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实行领导的各种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制定符合和代表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对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政治领导。党的执政方式是指共产党执掌、控制和动用国家政权的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执政方式所涉及的是党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是各级党委通过什么方法、手段和途径来实现对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领导的问题。当今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以及形势的发展给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用民主的思想、民主的制度、民主的方式,科学制定和实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确保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领导于协商之中。2002年11月到2009年底,中共中央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共144次。2005年到2010年10月,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重要书面建议300余件,就反分裂国家行为立法、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建立社保基金监督机制、创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绝大多数内容都被党和政府所采纳。可见,协商民主既能够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行使,又可以在执政党、政府同各民主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使公共权力的运行既受到法律和权力的制约,同时还能受到党派、团体、人民代表的民主监督。在协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和吸收各方面有益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还能够使社会方方面面了解和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意愿和人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坚持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基本前提,协商民主最基本的要义表现为执政党决策的方法民主和程序民主。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之中,不仅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同时也是重大决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协商民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全面获取良策、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而且也完善了论证、评估、问责、纠错等程序和规定,同时协商民主既可以在决策之前,又可以在决策之中,使民主参与贯彻决策的全过程,这样就能够弥补选举民主只能在决策之前对不同意见进行选择,而不能参与决策全过程的缺陷,以使各级党委和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使人民利益和愿望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保障。例如: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这份文件适应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文件凝结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共同智慧,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政治协商的产物,也是团结合作的体现。从2004年3月起,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各地中共党委对多党合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47篇;先后召开专题座谈会34场,研讨30多次,近千人参加;中共中央就文件内容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并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中共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先后进行36次修改。胡锦涛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认真讨论,听取意见,最终形成了这份著名的[2005]5号文件。

(二)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协商民主的核心问题是公民的有效参与问题,如何把处在社会体制外,或者社会体制边缘的新生政治主体、社会团体吸纳进来,形成有效的社会平等对话机制,这是执政党实施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协商民主不仅培育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合作型的政治关系,而且在国家公共权力与公民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具有良好控制能力和广泛联合能力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一是有利于最广泛地发展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平等对话。协商民主制度从本质上满足了多元社会主体这种平等的要求。通过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使来自社会各界和各个领域的代表人士都能在民主协商的平台上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不仅使他们的意见和要求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而且进行平等交流和坦诚对话,无疑可以极大地增进政治共识,从而保证他们有效地参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二是有利于执政党在制定政策前或制定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我国协商民主的主体涵盖各党派、各民族、各界别、各团体、各方面人士,通过多种形式的协商民主,围绕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最大限度地兼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协商民主有助于推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公民社会是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只有民主的公民社会才能支撑起一个民主的国家。例如,从1993年至1998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就三峡工程、浦东开发、京九铁路及沿线地区开发、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先后组织调研考察共140多次,提出重要意见建议160余项,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也提出各项建议两万多项,其中许多意见和建议被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此外,立法听政、民主恳谈、网络论坛等渠道的日益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公民参与政治对话、参加民主选举、参加政策监督的力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一种包容性的政治,各个阶层的代表和各个行业的群众都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重大社会问题的讨论,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其决策是依据参加者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作出的,这不仅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公共利益,而且还会使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在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得到体现,这样就会得到公民社会各种力量支持和配合,因而也就更加有利于提高路线、方针和政策实施的质量。当前,推进科学立法很急迫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拓展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立法的途径。此项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好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保持人民内部既安定有序又充满活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有利于提高共同决策的透明度,有利于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商民主是解决应对多元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如果仅靠选举民主,短期内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所以,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最大可能地实现安定团结。民主协商的过程,也就是多元主体加强沟通、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的过程,从而可以有效地化解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避免不同主体之间价值取向的冲突。在协商民主实施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压服而是说服。协商民主之所以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一是在于它接受广泛的公众参与,二是在于参与者可以地位平等地讨论和商量。面对面地讨论和商量有助于消除分歧,增进共识。执政党和政府的决策按照协商民主的制度来进行,就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群众,要使其方案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其前提必须是要接受人民群众理性质疑并给予合理的解答。同样的道理,人民群众对政治事务和社会公共权力的参与和监督,也必须自觉遵守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来进行,经过广泛协商而达成的共识构成执政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这种源于协商民主的政策和法规充分体现了执政党与群众意志的统一。所以,它才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从而也就会杜绝或减少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共同维护了社会稳定。例如:北京市最近一次出租车调价举行听政会就是有力的佐证。很长时间以来,消费者抱怨打车难,的士司机不满收入过低,企业为微薄的利润叫屈,多方利益裹挟其中,为解决这一矛盾。北京市发改委公布出租车价格调整方案,两套方案中起步价均由现行的10元/3公里调整为13元/3公里,燃油附加费由3公里以上加收3元调整为加收1元。不同的是,方案一将计程标准由2元/公里调整为2.3元/公里,方案二将计程标准由2元/公里调整为2.6元/公里。并发布公告将在2013年5月下旬就北京出租车调价方案召开听证会进行听证。网易财经5月23日讯,今日下午,北京市召开出租汽车调价方案听证会。此次参加听证的人员共25人(24人到场,1人未到场但提交书面意见),由消费者(10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驾驶员、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及经营企业几部分组成。听证会上,23名代表同意涨价,1名代表部分同意涨价,1名代表不同意涨价。同意涨价的23人中,13名代表明确表示同意方案一,8名代表明确表示同意方案二,2名代表未明确表态同意哪个方案,而是给出了自己的改进意见。北京市出租车调价后的价格为:出租车3公里以内起步价从10元增至13元,基本单价由每公里2元增至2.3元;燃油附加费每运次1元,低速行驶和等候费每5分钟早晚高峰期间加收2公里租价,也就是4.6元,其他时段加收1公里租价。电话预约即时叫车费涨至5元,提前4小时预约为6元。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交通委在公共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嵌入民主协商的机制,实行先协商后决策的原则,使民主协商成为政府决策程序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听政会成为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交通委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重要形式,使民间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得到吸收和采纳。这样不仅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而且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这是一种最好的国家治理形式,也是一种最现代化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昌鉴.关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J].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

会会刊,2008,(3):14.

[2]陈延武.万水朝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264.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猜你喜欢

协商民主优势作用
画与话
新时期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问题探究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协商民主制度的互动关系探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