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史记〉选读》教学中组织学生探究

2014-08-18黄丽娜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吕氏蔺相如史记

黄丽娜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学贵有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语文应该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史记〉选读》的教学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因为学生存在的文言阅读障碍,正可以生发出诸多疑问,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究,不仅能够辨明语言本身的问题,而且能够真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一、探究触发点的寻找

探究活动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学生,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能被抹杀。那种以“自主学习”为旗号的放羊式教学,热热闹闹之后却是竹篮打水,已被事实所否定。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寻找探究的触发点。

就《〈史记〉选读》而言,尽管我们讲个性化阅读,但对于文言文而言,它的工具性是处于基础地位的。因此笔者将探究的点落实在字词断句之上。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寻找语言中值得探究讨论的内容。

1.因惑生疑

因为学识和资料的有限,教师虽然在备课方面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还是有很多的疑问自己无法解释,一些比较生僻的字词,困扰着课堂。我们知道“阏氏”的读音,却无法查到“阏与”的发音。在《淮阴侯列传》中多次出现的“戏下”,究竟是“麾下”的通假,还是类似于“西戏”的地名。《高祖本纪》中“儿女子”该解释为“妇女小子”还是将“儿”看做“尔”,认为是“你们女人家”的意思?这些都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认真辨别。

2.因异生疑

在学术上,我们讲“百家争鸣”、讲“多歧为贵”,但语文课堂毕竟不是“百家讲坛”,是需要一定的规范和严肃的。学生落实到考卷上的答案是唯一的。不能讲“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中的“汶汶”,既可以是“玷辱”之意,做动词,当做一般句子解释,又可以参照前半句,将之理解为形容词,做定语后置解释。“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习惯把“出入”理解为偏意词,强调进入的一面,而在教材教参中,却言之凿凿地说是“出入”的意思。教师在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中,真诚地希望专家们给出相对权威的依据,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

3.因议生疑

在《史记》一些句子的解释中,存在着各执己见的不同观点。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蔺相如完璧回国,得到封赏的句子,曰“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蔺相如为上大夫”。这句“使不辱于诸侯”的理解在同学中产生了分歧,这个“使”字,可以理解为照应前文“出使”的史实,整句理解为蔺相如成为上大夫的原因是因为出使时候没有在秦国受辱;但也有这样的声音,因为蔺相如出使的时候赵王并没有对他身份有特别的界定,他还只是个门客,而出使秦国,立下奇功,如果还是个宦者令的门客,势必在诸侯中被人耻笑,所以需要给他一个名分。

二、探究态度的把握

见仁见智,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词语。但实际上,探究学习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活动,教师应当仁不让,扮演好一个掌舵者的角色。

1.对于钉是钉铆是铆的问题

在苏教版必修一中节选了《荀子·劝学》中的章节,其中有“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句子。在课文的注释中,明确“跂”注音为“qì”,解释为“提起脚跟”。在《〈史记〉选读》节选的《史记·高祖本纪》中,有句“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其中的“跂”的读音被标注为“qǐ”,意思为“踮起脚跟”。同为苏教版,同样的字,同样的意思,却有着不一样的读音。

于是教师就鼓励学生动用所有的一切工具书进行查证,最终在2009的5月的《语文学习》中,有这样的说明:“跂”字的义项很多,其中之一是“踮起脚跟”。在这个义项上,“跛”是“企”的假借字。《说文》:“企,举踵也。从人,止声。”假借字应该读本字的音,由于“企”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读作第三声,于是“跂”字也就读第三声。

通过大方之家的解释,问题豁然开朗。吕叔湘先生就说过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音不是一成不变的。但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接触手头家中的各类工具书,让学生在一个热烈的氛围中感受它们的作用,应该是这次探究活动最大的收获。

2.对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

在《〈史记〉选读》节选的《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岳父吕公的择婿眼光有一段形象的描写。刘邦的肆无忌惮,吸引了吕公的眼光,却让吕家老婆婆怒不可遏:“何自妄许与刘季?”刘邦好歹也是个亭长,而且据说有“隆准而龙颜,美须髯”的外形,并且有“仁而爱人”的佳名,为什么吕婆婆称老公的做法是“妄许”?

当然,这只是刘邦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笔者本是随口一问,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七嘴八舌中,一个问题出现了:“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吕公之所以坚定信心要把女儿配给贵人的原因,是因为“公始常欲奇此女”,也就是书下注释中所说的“使与一般人不同”,这个“奇”字是当做使动用法存在的。

但也有同学在下发的教参上的参考译文中发现了这样的字句:“你起初总认为自己的女儿与一般人不同,一定要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更有同学搬来了台大教授版的《白话史记》,上面的相关注释是:你平素总是说:这个女儿是奇特不寻常的,应该嫁与贵人。[1]这里同样把“奇”当做一个活用来解释,只是定义的用法是意动。

尽管都能自圆其说,但使动和意动却存在本质区别。碰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与其让学生纠缠不清,更好的办法是找到关于吕后评价的佐证。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拨开文字中的迷雾,不如引导学生在对典籍的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于是,《史记·吕太后本纪》和《汉书·匈奴列传》成为该周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让大家通过阅读,了解吕雉这个人物。

三、探究成果的呵护

女性形象在司马迁的笔下屡见不鲜,其女性意识可见一斑。早在八十年代初,白寿彝先生就在《史记新论》中作了这样的论述:在写妇女历史方面,司马迁的贡献是不能抹杀的。[2]但《史记》中的女性形象,真正独立成章的只有《外戚世家》和《吕太后本纪》,而前者又是高祖到武帝时后妃的合传。因此,真正以独立姿态存在于《史记》篇目中的只有吕氏一人。

《汉书·匈奴列传》当然并不是以吕后为主要人物的,其中匈奴与汉的交锋中有一个片段涉及吕后,这也是窥见吕氏性格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素材。于是,笔者也将冒顿寄书吕后的节选,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

就文本而言,学生要读懂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带着兴趣去阅读,怀着目的去读,那就另当别论了。有时候,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与收获。读一点有兴趣的东西,写一些有思想的心得,正是探究的真谛所在。而这样的成果,不论学术价值的高低,都是需要表扬和鼓励的。

以下是笔者保留的一份学生的阅读成果。

1.司马迁曾把本纪作为“王迹所兴”的帝王之事,但不为孝惠做传,反将之列入《吕太后本纪》,以此衬托吕氏威仪,毋庸置疑,能叱咤风云于汉初社会十几年,吕后绝非闺阁女流、等闲之辈。

2.《吕太后本纪》中说吕雉是“高祖微时妃也”,在刘邦去世之后,她的权利才登上巅峰,但在刘邦在世的时候,她就参与政治斗争,展现政治才能。这点,可以从《淮阴侯列传》中剪除韩信找到佐证。

3.《汉书》中的记载,冒顿的书信语意轻佻,明显带有投石问路的意思。吕氏能够正视汉弱敌强的现实,听从季布的意见,放低身段,语词谦卑,避免了一场兵戎相见,吕氏的不同寻常,不言而喻。

吕姁娥是个不同凡响的女子。这种才能,既来自于她后天的生活经历,又与她与生俱来的性格是有关系的。由此推及,她在少女时代也一定显示出了某种特质,让她的父亲对她刮目相看。因此,我们认为意动用法更符合事实。

就以上例子,笔者得到一些思考如下。

尊重学生的疑问,相信学生的智慧。例子中出现的学习过程纯属偶然,教师往往会拘囿于现成的解释,但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有时候甚至会带着那么点对权威的挑衅。对于这样的疑惑,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在众说纷纭中找到最理想的解答方式。因为有了探究答案的兴趣,学生也会灵活的在材料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内容。

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认为教材所选的作品都是经典,无论是内容和主题,还是语言和写法,都只能以欣赏的态度去面对,以膜拜的心理去解读,发掘词句的微言大义,鉴赏手法的精妙绝伦。[3]而实际上,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应引导学生发现那些值得商榷的点滴,通过方法的指导、素材的推荐,让学生自我消化,从而在自主阅读中吹尽黄沙,始获真金。

[1]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合译.白话史记[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20.

[2]白寿彝.史记新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74.

[3]陈万勇,张丽.致用:文言文教学的出路[J].中学语文教学,2005(11):8.

猜你喜欢

吕氏蔺相如史记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
少年品读 史记
“吃了吗”原来是乡约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