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就业模式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应用

2014-08-18王秋菊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实习生用人单位单位

王秋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形势日趋严峻。201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达699万人。庞大的毕业生人数,使大学生在就业中面对更严峻的形势,就业难已是社会不容忽视的难题,也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怎样帮助大学生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适应社会复杂环境得以就业和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习预就业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一种新机制。

一、实习预就业模式的内涵

毕业生就业难的凸显迫切需要高校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21世纪初,新的教学模式——预就业模式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当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预就业就是大学生针对未来就业的预备工作或过程,是正式就业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就业思想观念、心理调适及经验积累、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准备。从狭义上说,预就业其实就是实习实践活动,而实践不仅能深化知识,培养技能,更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重要基础。预就业模式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离校的半年或一年的毕业实习转化为就业后的试用期。高校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和实习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一方面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和指导,力争在实习过程中获得实习单位上岗所需的知识及技能,从而在毕业后顺利进入实习单位工作。

实习预就业模式能有效地将高校、实习单位和大学生多个主体连接起来,通过良好的互动发挥功用。它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促进知识内化、经验积累和技能培养,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提升就业成功率。同时对实习单位而言大有裨益,能减少用人单位招聘培养人才的成本,也能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连接。

二、高校实行预就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中华民族振兴富强,是中国的使命。要实现伟大目标,就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促进中国振兴的必然之路。传统的教育已经不再适合中国,中国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有技术的人才,这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如果不能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就不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的竞争使社会对从业人员的经验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都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挑战。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多,人员过剩。另一方面很多领域岗位却缺乏合适的人才,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人才需求并不相匹配,这映射出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而人才的培养与广泛的实习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这就使得预就业实习模式愈发重要。

(二)符合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稳定。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输送人才,更要为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负责。高校不是以传道授业解惑就为最终目的,还要帮助大学生走出去,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这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尤其是在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更要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未来的发展。如何适应社会,这不再是学生自己的事,而是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事。在高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这种现实,而这一任务的实现需要在实习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将承载更多使命,他们自身的能力素质关系到中国发展的未来,也关系到自身和无数家庭的切身利益。

(三)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期的教育目标和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论述更为务实地表达了我党的教育任务和目标。对于中国新时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性。教育是中国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重要目标就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如何促进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即全社会都应关注教育,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高度重视教育重要性。内在动力是改革创新,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科技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激烈,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数量剧增,由于欠缺经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难以找到适合的岗位。这就要求高校进行反思,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高校要积极响应,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三、如何实施预就业模式

(一)转变思想,提供社会支持。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很多用人单位出于利益、便于管理等方面考虑,不愿接受大学生。以社工专业为例,实习是我们面对的最难环节,想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较困难。一些与专业相关较为适合的福利院等单位并不愿接受实习生,认为学生实习会影响内部管理,甚至有领导认为干扰其正常工作秩序。即使进入实习单位,提供的工作也缺乏实质性内容。如果扩大实习范围,广东上海等地社会工作机构相对较多,但住宿、生活补贴等问题难以解决,没有相关的扶持,增加实习的困难。而一些高校的实习制度也不灵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连接,这都会加大实习开展的困难。因此需要高校和用人单位提高认识,能从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中和国家振兴的高度有更多的责任感,转变思想,认识到参与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对企业发展人才选拔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

(二)拓展就业渠道,理性选择预就业单位。

预就业模式的实施需要大量就业岗位的提供,用人单位常常比较分散,文科类如社工专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常常很有限,而且某些单位在实际运行中所需的专业性如何,给学生提供何种性质的岗位,如何对学生进行培养,外地单位是否能安排住处,补贴如何满足等条件不同,较为繁杂。为了保证实习正常运行,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学院需要走出去,拓宽就业渠道。就业渠道的拓宽可以采取多种途径,通过学校积极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专业教师和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各种资源寻找并增加就业岗位。以社工专业来讲,根据其发展实际情况,可以在广东、北京、上海等社工发展较好的地方定点联系相应社工机构,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是慎重的理性选择。在众多单位中,他们所能提供的岗位和条件未必适合毕业生,这就需要高校在联系实习单位时,对其规模、岗位需求、资质等方面进行了解、审查和筛选,对合适的单位要通过沟通要求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岗前培训、住宿、生活补贴等实习条件。双方洽谈成功拟定合同,以法律形式规定用人单位、学校、实习生的权利和义务,以促进实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预就业实习是否能有效地开展,还取决于学校和用人单位如何更好地评估和有效地管理。专业实习是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很多专业实习中,高校虽然有实习目的,但计划和评估较差,常常流于形式,欠缺实质性。而实习单位和学校之间的配合不够,对学生评估较为缺乏,难免会影响实习质量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实现不了校方和企业利益的双赢。因此高校和实习单位应该达成共识,共同承担责任,对实习的整个过程、实习的环节、实习对象的工作情况,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有效监控,各负其责,以保证实习顺利开展。实习单位需要与高校经常沟通,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掌握实习具体情况,及时处理实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实习期内,根据教学组织原则和企业管理的原则,确定考核的具体标准,可以对学生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工作成效等进行综合测量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工作方面有哪些不足,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提高实习的有效性。也便于针对问题,重新学习,从而顺利再次就业。

(四)完善预就业相关制度。

教育目的就是使培养的大学生符合社会需要,这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分内事。学校应大力支持专业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完善实习制度。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形势的变化和各专业特点建立灵活的学分制,改革教学计划,制定各种制度安排,加大实习管理和评估,建立指导教师责任制,增强实习的目的性、有效性,使预就业实习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

针对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的情况,用人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实习生接受制度,转变观念,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制定实习生薪酬制度和管理、考核制度。在实习开始前高校与用人单位沟通,共同制订实习生培养方案,签订合同,确定双方权利和责任,促进实习制度化。针对当前一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实习生的情况,更需要国家在制度安排上提供支持。为了保证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政府需要制定相应法规规范实习活动,促进良好的实习环境的形成。建议国家适当修订《劳动法》,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如薪酬生活补贴等,保护大学生权益不受侵害。一旦出现问题便于依照法律解决。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引入实习生,可以对引入实习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评优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单位的积极性。建立泄密责任追究制度,防止用人单位蒙受意外损失等。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更好地确保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利益,促进实习预就业的有效解决,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张广贤.漫谈大学生预就业实习.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2]卫红伟.浅议大学生预就业制度的构建.教育与职业,2006(30).

[3]刘树奎,王立英.高校应届毕业生“实习预就业”教学模式探讨.鸡西大学学报,2007(4).

[4]张良贵.高校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3).

[5]陈振辉.预就业——就业教育的新模式.邵阳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实习生用人单位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填单位 要推敲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