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式循环泵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2014-08-16王孚懋刘凯刘士杰王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循环泵刚性固有频率

王孚懋,刘凯,刘士杰,王昊

(山东科技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0 引言

兖矿集团社区管理中心202水泵房是铁东社区配套供水系统,该水泵房于2008年进行了扩容改造,水泵运行噪声对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居民反映强烈。泵体噪声由机械传动、电机运行和叶轮旋转等产生,叶轮旋转产生的低频振动与空气噪声相互耦合,传播距离远,影响范围大,所以研究动力机械设备的低频振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动力机械设备朝着大型、轻薄、高速、复杂和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对动态性能要求愈来愈高。例如,由于机器转速的提高,使得惯性作用明显提高,振动与噪声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机器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由于高速度和轻型化的要求,机构构件弹性变形不可避免,改变了传统刚性结构的运动与动力性能;由于机器转速与载荷的增加,使得机构运动副间隙、制造与加工误差、摩擦、磨损等因素对机器工作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

针对循环泵振动与噪声问题,很多学者开展了动力学研究。文献[1]采用有限元法对离心泵转子(叶轮及轴)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获得了转子的固有振动特性及各阶临界速度,与模态试验的结果相比,在误差的允许范围内,证明了有限元建模和计算方法是正确的。文献[2]将轴承支撑简化为具有一定刚度的弹簧,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曲轴在自由状态下扭转和纵向振动的固有频率,然后计算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曲轴的扭转和纵振固有频率,通过比较得出了主轴承刚度对曲轴扭转和纵向振动的影响情况。

本文以换热站ISG250-315型立式循环泵为例,采用ANSYS有限单元模态分析法,对立式泵自由转子进行动态分析,同时研究弹性支承刚度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对泵的设计、减振降噪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具体试验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1 有限元结构动态模型

结构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方法是把物体离散为有限个数量的单元体,考虑粘性阻尼影响,有限元动态方程简化为一个n自由度的线性定常二阶微分方程[3]。

(1)

若无外力作用,即:{F(t)} = {0},则得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在求解结构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时,阻尼对它们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阻尼力对系统的影响,得到自由振动方程如下:

(2)

其对应的特征方程:

(3)

2 刚性支撑转子模态分析

2.1 转子实体模型

建立实体模型是为了使模型与真实结构差异尽可能的小,从而使结构比较理想。建立实体模型应依据等效原理对所分析的结构体进行简化,即对结构体上与分析目标关系不大的部分进行简化,忽略转子的过渡圆角、倒角、许多的螺栓联接孔等,将转子视为表面分段光滑的筒体结构。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成立式泵转子实体模型,如图1。

转子叶轮材料为HT200,弹性模量130GPa,泊松比0.25,密度7800kg/ m3。轴的材料为45钢,弹性模量200GPa,泊松比0.3,密度7800kg/ m3。

图1 转子实体模型

2.2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将SolidWorks软件绘制的泵转子的三维实体结构模型生成符合Parasolid标准的接口文件,再调用有限元ANSYS软件进一步分析处理,使用拓扑修复工具来显示和列出模型中出现的分开和封闭的边界,并对模型中存在的间隙进行合并造型。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时,考虑到Solid95单元能够容忍不规则的网格形状而保持足够的精度,故采用20节点四面体Solid95结构实体单元。由于转子结构的几何不规则性,采用自由网格划分,共划分单元数54892,节点数14160。转子有限元网格划分如图2所示。

图2 刚性支撑转子有限元模型

ISG250-315型立式循环泵转子旋转频率为:

电机带动下的主轴工作转速1450r/min,得基频为145Hz,四阶转速频率为580Hz,七阶为1015Hz。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转子的一阶固有频率是1529Hz,已经远高于转子的工作基频,所以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转子结构的低频共振。

2.3 约束载荷和扩展模态

一般循环泵转子系统采用滚动轴承的支撑方式,能够满足较高的刚度和位移精度的要求。考虑到滚动轴承刚度的不确定性,忽略弹性变形影响,将轴承孔与传动轴连接视为刚性,轴与轴承的接触处施加全约束即位移为零[4]。

由于低阶模态对刚性支撑转子系统振动影响较大,设置模态扩展数为6。

2.4 计算结果分析

刚性支撑转子前6阶固有频率计算结果列入表1,前6阶振型见图3—图5 。

表1 刚性支撑转子前6阶固有频率计算结果

由表1可知,刚性支撑下转子的固有频率值远高于转速频率,可以有效的避免低频共振的产生,从而降低了振动的危害性。

由图3—图5可以看出,刚性支撑转子振动表现为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第一阶振型表现为轴的弯曲振动;第三、六阶振型表现为叶轮整体受力,叶片受力相对较大,此时轴基本无变形。

图3 刚性支撑转子第1阶振型

图4 刚性支撑转子第3阶振型

图5 刚性支撑转子第6阶振型

3 弹性支撑转子模态分析

3.1 滚动轴承简化力学模型

以上对刚性支撑转子进行了模态分析,考虑到难以确定滚动轴承的刚度,所以将轴承孔与传动轴连接视为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滚动轴承支座并不是完全刚性的,需要考虑轴承的弹性影响。滚动轴承的弹性支撑简化力学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滚动轴承的简化力学模型

在图6中,用均布的四个弹簧等效轴承的弹性支撑,其中A1,A2,A3,A4,为传动轴上的节点,分别与轴承底座连接点处的B1,B2,B3,B4,四个节点一一对应。采用ANSYS中的Combin14单元对4个假设的均布弹簧进行网格划分,该单元由两端节点定义,适用于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的纵向或扭转振动。不计弹簧的单元质量,也不考虑弹簧弯曲及扭转,每个节点具有x、y和z三个方向的位移。Combin14模拟弹簧单元限制了转子在主轴x方向的移动,A1,A2,A3,A4,四个节点处加上弹性约束,在另一端B1,B2,B3,B4,四个节点为完全固接。

3.2 轴承弹性支撑对转子系统动态特性影响

为了保证转子工作转速符合设计要求,需要研究弹性支撑转子固有特性的影响。以ISG250-315型立式循环泵为研究对象,改变弹簧单元Combin14的刚度计算转子相应的固有频率,对比刚性约束的结果分析其影响规律。通过以下经验公式计算轴承的径向刚度[5],即:

式中:d1——钢球直径;R——径向载荷;

Z——滚子数目;β——滚动体接触角。

由此可以计算出轴承刚度K:

9.7×105kN/m

两个轴承相互排列,平均承受径向载荷,所以总刚度为:2×9.7×105=1.94×106kN/m。研究滚动轴承的弹性支撑刚度范围选为(106~107)kN/m。支撑刚度对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支撑刚度对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得出,弹性支承作用下,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要比刚性支撑下的固有频率低,而且随着弹簧刚度的不断增加,两种支承方式下的固有频率值逐渐接近。如图7所示,根据表2数据绘制前两阶固有频率随支撑刚度变化的曲线。

图7 前两阶固有频率随刚度变化规律

4 试验

4.1 LMS Test.Lab测试系统简介

试验采用比利时LMS公司的LMS Test.Lab模态、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对泵的转子系统进行测试与分析。LMS Test.Lab是一整套的振动噪声试验解决方案,是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与试验、分析、电子报告工具的结合,包括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结构试验、旋转机械分析、声学和环境试验。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开发平台。

4.2 试验操作过程和结果

具体做法如下: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转子轴承接触处某一测点的x、y、z方向(以被测泵体的进出水口方向为x方向,以上下方向为y方向,另一方向为z方向),传感器的输出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输入LMS SCADASIII多通道数采前端,计算机通过软件系统分时对3个参数进行采集,现场对各测点进行动态分析,作出响应的时间波形,分析得振动加速度频率图(图8)。

图8 测点的三个方向振动加速度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泵的主振动方向为x和y方向。将理论研究固有频率值与实验研究的进行对比(表3),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增强了理论研究的可操作性。

表3 试验立式循环泵的前六阶固有频率

5 结语

1) 把轴承看作弹性支撑时,转子系统的低阶固有频率显著降低。通过改变弹性单元刚度对转子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轴承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对转子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2) 一般转子的弹性支撑刚度约为106~107kN/m,此时泵转子固有频率远高于转子的工作转速,符合设计要求。

3) 基于ANSYS有限元技术的立式循环泵转子系统动态计算与设计,方法简便,节省时间,便于与泵整机动态分析与结构设计接口,为泵的整机设计与模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4) 采用试验法,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正确性,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

[1] 于敏保,黄站立.离心泵转子的有限元模态分析[J].机械工程师,2005(6):108-109.

[2] 郝志勇,韩松涛.主轴承刚度对曲轴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1,82 (2):31-35.

[3] 高翔,胡淼.框架式热压机机架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09(2):62-64.

[4] 李润方,林腾蛟,陶泽光.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响应的预估[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19(2):27-29.

[5] 魏彬,李建华,邓四二.滚动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J].轴承:2012,10(6):1-6.

猜你喜欢

循环泵刚性固有频率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脱硫装置水洗循环泵机封冲洗案例分析
脱硫装置贫液循环泵优化改造研究
现场测定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轴系的固有频率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总温总压测头模态振型变化规律研究
A novel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control system for restoring motor function of post-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