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的调查研究对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启示*

2014-08-15李自成李志红胡凤琴肖方祥三峡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宜昌44300三峡大学医学院学工办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生化积极性

李自成,李志红,胡凤琴,肖方祥,彭 帆 (三峡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宜昌 44300;三峡大学医学院学工办)

医用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课题组通过对临床医学生的调查研究,了解临床医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需求,探讨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对象 本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级全体学生共240人。

1.2 研究方法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问卷从学生对生化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生化课程设置的评价、学生对生化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原因分析、学生对实验课的认识、学生学习生化的习惯和态度分析、学生对新教学法的态度、学生对新知识的态度、学生对生化教学的建议等方面了解临床医学生的看法。

2 结果

2.1 学生对生化教学效果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临床医学生认为生化课程教学效果好、一般和差的比例分别为52%,47%和1%。

2.1 学生对生化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接受调查的临床医学生对生化课程喜欢、一般和没印象的比例分别为31%,58%和11%。喜欢生化课程的原因主要是与临床和生活相关(67%)、老师知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31%)、生化是学位课(12%)。不喜欢生化的原因分别是内容多而抽象(58%)、老师讲课乏味(28%)、觉得生化跟医学关系不大(21%)。

2.3 学生学习生化的习惯和态度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获取生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是自己看教材(74%)、上课听讲(21%)、图书馆查资料(3%)和上网(2%)。学生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最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分别是查阅教辅资料(68%)、请教同学(11%)、求助网络(11%)和请教老师(10%)。在回答“如果有了网络课程,还会不会去教室上课”的问题时,79%的学生选择了去,20%的学生选择了不去,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学生占1%。关于预习的习惯,没有学生有经常预习的习惯,89%的学生偶尔有预习的习惯,11%的学生从来不预习。关于课后总结的习惯,11%的学生经常总结,89%的学生偶尔总结,没有从不总结的学生。

2.4 学生对新教学法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4%的学生表示渴望新的教学法,19%的学生对新教学法持一般态度,17%的学生对新教学法无所谓。

2.5 学生对新知识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跟课堂知识相关的前沿科技动态表现出强烈的需求,98%的学生表示希望老师在课堂上适当介绍前沿科技动态。

2.6 学生对教学的建议 同学们还在调查问卷中对生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点:“教书”的过程中别忘“育人”;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有变革;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应常态化。

3 讨论

3.1 生化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感受到学生们对生化课程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用“逼着自己去学习生化课程”来描述。但是学生们普遍反映生化课程存在如下几个问题:①书本越来越厚,知识越来越丰富,但是课时越来越少,不够用;②化学分子很抽象,生化反应方程式多而繁杂,枯燥无味;③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难度不小。

3.2 教师在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网络如此发达,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手段仍然是以上课听讲和阅读教材和教辅书籍为主,这就说明老师在教学中仍然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水平表示认可,分别用“责任心很强”和“知识渊博”来形容。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部分老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教学按部就班,教学方法比较死板;部分老师教学缺乏激情、声音偏小;②部分老师自顾自讲、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③除了少数老师在教学中穿插讲解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外,大部分老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人生道路的引导;④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常规化的监管;⑤除了少数老师在教学中穿插讲解相关的科技前沿知识,大部分老师只是为了完成书上现有的教学内容。

3.3 学生在生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对生化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经常性地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的学生一个没有,而能够经常性地对所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总结的学生比例只有可怜的11%;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只是因为生化课程是学位课而强迫自己去学习。

4 改革措施

其实,作为教学而言,最核心的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于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要把这两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很多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因此,我们的改革措施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

4.1 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教学”乃学校的根本。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大学层面的教师考核晋升机制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一批有志于从事教学的老师的积极性。因此,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管理层必须制定一套公平的教师考核晋升制度。

4.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与不高,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为了保证老师的教学水平,管理层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要做到“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有草吃”,同时也要坚持“如若马儿不能跑,哪能随便就吃草”。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动力和压力想办法提高教学水平。

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老师有很多事情可以做。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针对课时不断压缩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临床医生的教学内容,其他内容让学生自学或者采用讲座的形式。针对生化知识抽象枯燥的问题,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少讲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让同学们自学;重点讲解物质的来龙去脉,尤其把跟临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讲透。②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大胆借鉴TBL、PBL和Sandwich教学法的先进元素到教学当中[1-4]。由于这些先进教学法的实施必须以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自主性为前提,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惰性,很多时候老师们都选择了放弃。我们认为,老师们应该主动出击,让先进教学法常态化,要让学生知道没有预习就很难跟上教学的进度。同时,如学生们建议的那样,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监管考核体系,让学生知道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后果就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③无论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多跟学生交流。把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教训适时地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人生道路加以正确的引导。调查中发现,学生们有大量关于人生的困惑,但是极少有老师关注到这一点。

当然,所有这些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来挽救逐步边缘化的教学,例如,通过一年一度的“三峡大学优秀教学奖评选活动”提高大家的教学积极性。当然,这样的举措只能够激励部分本身教学能力比较强的老师,要使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必须制定一系列常态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激励机制。

[1]刘晓瑜,刘丽华.T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47 -948.

[2]郭俣,杨清玲,马佳,等.P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41 -343.

[3]尹丽.M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23 -124.

[4]Ana Ivani,Dario Sambunjak,Maida Rakanovic'Todic',et al.Chapter 1:The sandwich desig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EB/OL].http://www.bhmed - emanual.org/book/export/html/30,2012 -01 -05.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生化积极性
生物化学技术在铅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