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体会与探讨

2014-08-15杨铁虹梅其炳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西安7003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药理学医学教育教学效果

杨铁虹,梅其炳,吴 红 (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西安 7003;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研室; 通讯作者)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自1968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提出后,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医学教育较为先进的国家广泛采用[1]。PBL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进行讨论式和启发式学习。它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球大约有1 700余所医学院校采用PBL模式,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2]。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高等医学院校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由于药理学理论抽象、枯燥,加之知识更新加快、概念多,特别是药物作用机制多而繁杂,每个药物均有不同的作用特点,使药理学成为一门教与学难度都很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即以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知识为先导,要求学生记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模式可系统、有把握地完成教师的预定目标,但同时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削弱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药理学教材缺少临床实例,学生难以将药理学知识和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比较抽象,学习难度大。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将PBL教学法引入药理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本文旨在总结我们运用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体会。

1 药理学开展PBL教学的过程

1.1 课前准备 问题是PBL的起点和焦点。问题的产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教师以教学大纲、教材为基础,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内容等,搜集整理的典型病例。在选择典型病例时,首先,需结合药理学特点,选择不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我们选择心衰;呼吸系统我们选择COPD;消化系统疾病我们选择消化性溃疡,等。通过多媒体、照片、录像、书面资料等多种方法,准备具体案例及“问题”并在上课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不仅掌握治疗药物的应用,而且对疾病的典型特征有所了解,有利于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其次,病例的选择要体现目前临床用药状况。目前新药开发日新月异,教材相对滞后,临床常用的一些新药教材介绍较少,而教材中的一些药物在临床已很少使用。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分子靶向抗肿瘤药;新型抗生素等。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对临床实际用药加深认识,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实际意义。病例确定后,教师对病例进行分析整理,将涉及临床检查、诊断的内容简单明确,重点突出药理知识。经过精心设计整理,然后交给学生,并对学习成果提出要求。学生结合问题,预习相关知识点,查阅资料,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3-5]。

1.2 教学实施 在PBL教学中,将学生分成6-8人的若干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针对具体案例及提出的具体“问题”准备讨论资料,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相互协作。分组后让每个小组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问题解决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确定好小组内每个成员具体的任务分工。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名学生主要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修正。讨论中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时,由主要发言学生或小组其他学生回答。期间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对于学生解决不了或超出他们知识范围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PBL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表扬和鼓励那些材料组织得好、发言切中要害的学生,同时,对于讲得差的学生也要指出不足,使他们逐步学会积极思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PBL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使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 考核机制及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在进行PBL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应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传统的考核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对PBL教学效果进行合理、准确地评估,我们对考核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完善。首先,教师检查学生课堂讨论前预习笔记,了解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况,课后再根据每位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客观地做出评定,为学生的考核评分提供依据。每次讨论后,进行随堂测验,了解同学们对重点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收齐学生的讨论笔记和发言稿,根据其内容对每一位学生及每一个小组的表现及能力进行评分。其次,针对PBL教学特点,我们在考核评分环节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仅以笔试确定最终成绩,尝试将讨论课的成绩提高到占最终药理学成绩的30%-40%。

通过3届临床专业教学实践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具体问题中学习相应的医学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且对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有较好的理解。经过PBL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较快地学会思考,有创新意识,能更好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把握要领的能力,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提高了学习效率,逐步培养其主动分工协作、全面考虑、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药理学PBL教学遇到的问题

PBL教学方法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联系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学习基础课的学生而言,较早的接触临床知识,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又增加了学习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病例的研究讨论,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如科学的思维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团体合作精神、言语表达能力等。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找资料和自学总结,难免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加之有些学生因自学能力有限,课前自学抓不住重点,往往面面俱到,耗费了大量精力,甚至会影响学习热情;其次,课时有限,而班级人数过多,很难为所有同学提供发言机会,部分学生也因此不认真准备预习笔记、上课不积极发言,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再次,有些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效果不佳,易造成学习效果上的两极分化;最后,与PBL教学配套的硬件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可供查阅的资料极为有限,教室和查阅资料的设备也不匹配。因此,如何针对不同专业提出更具代表性的问题,更好地安排好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时间及教师的辅导时间;对一些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怎样设法更有效地提高其自学能力;对学生的辅导应采取哪些更好的方法和措施等,这些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6,7]。

总之,PBL教学法在国外教学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巨大优势,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做深入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学生特点的药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为我国医药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创新性人才。

[1]王欣萍.PBL教学法在国外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05 -107.

[2]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1074.

[3]苏颖,李霞,岳冬辉,等.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4个关键环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2):10 -11.

[4]蓝星莲,潘龙瑞,龚新荣,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33 -1135.

[5]戴伟娟,辛勤,解素芳,等.PBL在中国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概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40-542.

[6]张文玲,冯晓,刘艳林.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16 -118.

[7]刘利平,方定志.PBL教学方法的调查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95 -98.

猜你喜欢

药理学医学教育教学效果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